专栏名称: MBA智库
MBA智库专业中文经管门户网站,专注经济管理人士能力提升,分享经济管理知识分享,打造经理人职业生活圈。旗下拥有百科、资讯、文档、商学院、培训等频道。下载MBA智库百科APP,做经管知识达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今日小寒 ·  23 小时前  
河北青年报  ·  张小斐被曝……警方:已依法处置完毕 ·  昨天  
河北青年报  ·  张小斐被曝……警方:已依法处置完毕 ·  昨天  
观察者网  ·  广州福彩中心回应双色球5亿巨奖 ·  昨天  
新华社  ·  它被黄牛盯上了…… ·  昨天  
南都周刊  ·  阿里巴巴,把大润发卖了!接盘者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BA智库

既然不加薪,我凭什么加班?

MBA智库  · 公众号  ·  · 2017-10-01 12:19

正文

文/临公子                     编辑/西西


“半年多经常这么迟下班,既没加班费也没见工资多高。才工作没多久就这样!以后还怎么了得啊?”晚上10点多,一位亲戚在家族群里感叹道。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她对儿子的心疼。


然而,她@了我。


亲戚小孩所在公司,正是我前东家,一家员工6000多人、平均年龄长年不到26岁的互联网公司。他所在的QA部老大,当年算是挺传奇的人物。


部门才十几个人的时候,身为组长的她就以雷厉风行和沉迷工作著称,大年初二还在发邮件给对接部门沟通流程。


据说亲戚小孩确实觉得辛苦:工作量大、收入不见长,凭什么卖命加班啊?


老实说,我打心眼里感同身受,这问题曾在脑海中跳出无数次。但如今认真想来,如果是“你出钱我出力 ”的传统工厂雇佣关系,那就单纯多了。工作嘛,拿钱做事,多劳多得,天经地义。


不过在眼下的时代、眼下的行业,咱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其中的因果得失。


01

世上加班可是千万种


首先必须承认,从资源角度看,加班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消耗行为,消耗了你的时间、精力、享受生活甚至一部分健康。而大部分公司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或是象征性给点儿补贴),既然如此,加班不是傻缺行为吗?


咳咳,因为很多时候,话语权可不是掌握在你手上,于是你有种种“不得不”开头的任务。被动(迫)的源头大致以下几种。


1、领导要求,统一加班。主要的原因,一是因为赶项目。比如我隔壁项目组为了赶版本上线,已经连续5,6周,几乎每晚全团队加班。


二是表态性/惩罚性加班(实在不好形容,姑且这么叫吧)。遇到2,3次,起因是所在分公司业绩不太好,领导主动向上级提出每周1,3,5统一晚上9点下班。 不过通常一阵时间后就默默作罢,恢复常态。


2、工作安排不合理。要不工作流程不合理,要不工作量不合理。导致你不得不靠加班把各种坑补上。时间长了,“不合理”没准会变成“合理”,后患无穷。


3、效率不足。别人3小时能搞定的事,你或许由于技能、熟练程度限制,折腾5小时还搞不定,只得靠增加工作量弥补效率或质量不足。


4、特定要求。我之前所在的技术部门,为了保证系统升级对业务带来的影响最小化,割接时间经常要求在零点、甚至凌晨4点执行。算是工作特性带来的硬要求吧。


此外还有行业特性,像互联网行业,不管是我之前所在的私企还是目前的国企,加班都像大自然一样自然,不过是频率不同而已。越来越多人不仅开始接受,乃至习惯加班。


那么,除了被动因素,还有哪些冥冥之中驱动我们加班的神秘力量?


02

又爱又恨的“伪加班”


刨去被动因素,不少人实际上是自愿加班。在主动型“要不要加班”问题上,我的看法是:取决于你加班的价值。


有的人所谓加班,压根是盲目导致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啊。


举个例子。


有个很勤奋上进的实习生小H,有一次领导让他部署服务器策略,小H二话没说,撸起袖子加班加点到晚上10点多,爬了上百台服务器逐一完成。


直到第4次,他才从同事口中得知:原来这类上策略的工作,他们一般是写好脚本,放在那自动批量执行就行了,好赖不过几分钟的事儿。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再举个例子。电视剧《欢乐颂1》有个挺有意思的角色:刘思明。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被上司开会指着鼻子骂,每晚加班,最后凌晨3点过劳猝死。


你想想,如果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员工每日高强度加班,凌晨过劳死在工作岗位”的新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公司老板没人性啊!血汗工厂哇!他这么努力,对吧?


事实上呢,几个亿的收购案因为刘思明弄错一个数据,导致所有人的工作推翻重做,几番修改屡屡出错,上班天天看股票,妥妥的混吃型中年病大叔。


资本家谭总说:“比起一味的刻苦努力,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才是根本”。恩,不然就是作死了。


还有一种伪加班带来的快感:我很忙,我很重要。


这类加班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团队缺你不可,进而感受到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


先不说工作12小时无法获得8小时的1.5倍产出,就算真能如愿,其中的含金量并非总随着工作量水涨船高。


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从普通工到熟练工,然后…恩,到头了,未来90%的日子做的就是不断重复同一件事,还是别人可以轻易胜任的同一件事。


决定工作价值的,是成果而非工作量。


在上家公司,一开始每周写工作记录,我总是洋洋洒洒列得一大堆,生怕体现不了工作量。没几周,主管告诉我:“你以后就写两样东西:哪些成果和对应数据。其他不用了。”周总结篇幅瞬间缩水,有时忙了一周连一件事都不见得做好。伪快感被敲打得支离破碎。


所以对待加班,能免则免,不能免,请考虑刚才提的第一点: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加班、带来的价值和对你的意义。



03

不加薪,我凭什么加班?


去年夏天,彩虹合唱团的《感觉身体被掏空》戳中无数加班狗的伤口。


-劳资才不要加班!

-我要去云南!诗和远方才是生活!


内心比当时户外的高温还燃啊有木有?


可就像词曲作者金承志采访时说的:就算辞职了去了云南,云南也有加班,也有老板,也可能会有拥挤的交通和不愿理解你的人群。


你怎样不顾一切奔向远方,最后还得怎样不顾一切地滚回来。既然如此,不如多考虑从惨淡的现实中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养分。


首先,不是只有薪资才有价值,你的能力、人脉、平台,均是宝贵的隐性价值。


为什么人们挤破头都往大公司塞?哪怕薪资低加班多?因为,平台也是能力的象征,很大程度上,你的水平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趋近,尤其在职场初期,平台无疑是块跳板。


其次,常听到这样的呼声:“下班了我享受生活不行吗?我读书学习不行吗?哪个不比加班强?!”


是是是,8小时以外的时间本就由你掌握,做什么你说了算。只是,不少人口中的“享受生活”,无外乎是刷手机逛淘宝打王者农药。至于自我学习,确实有一部分人把它一点一滴地实现,而另外一部分,准点回家后,所有的宏伟蓝图融化成沙发上的葛优瘫。


企业盘剥员工固然不可取,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加班, 从中得到经验值、技能值、知识值,不失为弯道超车的方式之一。


在金钱上无法体现,好歹在其他维度有所收获吧?不然加班付出了时间精力却一无所获,你说你图啥?


如果1年后加班仍旧常态、工资没变化、能力不见长、做的同样的事、身心俱破还看不清未来的路,甚至不知道手里做的事有啥意义都说不上,纯粹成为周而复始不停运转的齿轮——那么,要不方法不对,要不行业不对,要不老板不对,任意一个,可以换了。


-THE END-


● 作者: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绝不该错过的精彩文章

那些在钱上不肯吃亏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有一类有钱人是天生的,我们根本学不来

什么样的工作赚钱多又不累?

为什么会做事的人,当不了领导?

(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推荐文章
人民日报  ·  今日小寒
23 小时前
观察者网  ·  广州福彩中心回应双色球5亿巨奖
昨天
新华社  ·  它被黄牛盯上了……
昨天
译言  ·  登陆月球的时刻到了
7 年前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  【法律早茶】2017.06.25法治新闻〔News〕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