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商学院MBA
长江商学院MBA项目官方微信。一个不浪费你时间的微信,一个有价值,有故事的微信。为所有想通过长江MBA实现Big Dream的有志青年,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开源北交所】2025年限售股解禁压力分析: ... ·  昨天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看收盘(0207) ·  昨天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看收盘(0207) ·  昨天  
价值投资家  ·  2月7日操作公开,今天中午大盘3315.41 ... ·  昨天  
价值投资家  ·  2月7日操作公开,今天中午大盘3315.41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商学院MBA

2021十大预测

长江商学院MBA  · 公众号  ·  · 2021-01-11 18:00

正文

2021,注定不凡。


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开局之年。


“稳中求进”仍将是2021年的总基调。但可以预见,中国商业社会在这一年将势不可挡地冒出许多“小火苗”。


结合专家预测和前瞻思考,2021年将会有十大趋势。

作 者:余心丰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01

新冠疫苗,呼之欲出


人类战胜新冠病毒,最大希望还是疫苗。


2020年底,关于新冠疫苗传来许多好消息。美国辉瑞、Moderna公司开发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都接近95%;美国的第一批疫苗也已经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分发了。


听起来,似乎地球人马上就能全部接种上新冠疫苗了?


没那么简单。疫苗是出来了,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却遭到哄抢。疫苗分配成为全新博弈战场。


根据霍普金斯大学测算,实现群体免疫需要为70%-90%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按75亿人计算,若采用两针免疫,全球新冠疫苗需求至少是100亿剂。


然而,尚未量产的新冠疫苗却已经被西方富国“预购”得干干净净!杜克大学最新数据,全球各国“预购”的新冠疫苗订单达到96亿剂。其中,仅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的富裕“4人组”,就包揽了34亿剂,超过总预购数的1/3。


《自然》杂志也印证了这个事实:最早的疫苗产能已经被欧美国家垄断,低收入国家只能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种。可能出现“免疫落差”的局面。


新冠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让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但要想结束新冠大流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目前中国有5个新冠疫苗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据国家卫健委预计,2020年底国产新冠疫苗年产能可达6.1亿剂,2021年可达10亿剂以上


但短时间内给全国人接种新冠疫苗,或许并非最佳策略,分为“两步走”方案更为合理。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分析,中国的策略是 “以空间换时间” ,依靠严格防控,中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目前疫苗产能暂时无法完全跟上,可以优先完成重点人群的接种,等全球完成疫苗接种、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后,中国可能就不用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


所以2021年,仍旧要以做好严格防控为主。


02

“新计划经济”,蔚然成风


2020年末,社区团购火了,但争议点都落在互联网企业的垄断问题上。


抛开这点,社区团购其实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过往生鲜生意最大的问题,是库存,每天都需要“猜”用户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再据此进货。“猜不准”就容易造成浪费。这些浪费最终都会加到菜价里,一场“三输”局面就此上演:消费者买到的菜很贵,菜贩赚不到钱,社会承担大量浪费。


互联网这项“科技”促成了改变,用极低成本前一天晚上收集海量预购需求,通过高效仓储物流,第二天就送达社区, 精准高效地解决供需匹配问题


跟社区团购类似的,还有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像阿里的犀牛智造, 所有产品都是先有订单再生产,按需定制化生产,0库存,真正实现产销一体化。


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其实就是 “新计划经济”


它指的不是苏联时期和中国过去的那种计划经济,虽然都是有计划地发展经济, “新计划经济”是基于大数据对市场的分析,让预判成为可能,从而解决过度生产所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2021年,“新计划经济”的大趋势将进一步强化,单一个社区团购就将达到千亿规模。


03

创新加码,补短板正当时


过去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21年,仍将是“补短板”的重要年份


黄奇帆曾分析过,我国目前研发费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2%,100万亿GDP差不多2.2万亿研发费,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但在核心的、高科技的、基础性的研发方面,只占到总研发费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


关键研发投入不足,被人“卡脖子”自然不可避免。因为高科技靠买是买不来的,必须抛弃幻想。因此不难预见, 2021年“国产替代”市场将无比巨大 ,仅 芯片 领域,我国每年进口花费金额就高达2.1万亿人民币,自给率只有15%左右,如果能够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每年在进口芯片上的花费将减少1.5万亿。



类似的还有 光刻机、生物制药、高端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等 重点科技领域。2021年,这些硬核科技的创新,势必大有可为!


04

直播电商,草莽谢幕


在中国,这几年还有像直播电商一样“爆炸增长”的行业吗?


从2017年的190亿,到2020年的近万亿,直播电商规模暴涨50倍,只用了短短3年。


2020年,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的一年


一方面,人人皆可带货直播,上到政府官员,中至企业家,下到平头百姓。直播电商有多火,已无需赘言;另一方面,各种乱象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数据造假、直播售假的行为越来越多。


所以 2021年,直播电商将出现3大变化:


1. 监管趋向于严格


2021年,直播电商中刷单、刷量这条灰色产业链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同时,所有直播带货商2021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对商品的筛选和品质的把控。


2. 头部集中度提高


2021年,直播电商将迎来洗牌时代。许多品牌商入场后将不断孵化IP,形成矩阵。比如聚划算已经将“刘一刀”的成功模式孵化到其他明星身上,像景甜(种甜官)、李好(抠价官)等对应不同风格和受众。


而品牌商和平台头部主播的关系将变成“既合作又对抗”,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后,杂牌军、混编军的生存将会越发困难。


3. 产业基地成赢家


直播电商有个有趣现象,素人拼不过网红,网红拼不过品牌,品牌干不过产业基地


2021年,区域直播基地将互相抢夺蛋糕。比如中国第一直播村是北下朱村。距离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只有2.2公里,面积不大的村庄却有着“中国微商第一村”“网红直播电商村”的光环。村内近百栋商住楼,分布着近千个微商品牌,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销售了某些义乌商家1/4的货物。


直播电商2021年毫无疑问会更火,有人预估规模将达到2.5万亿,解决2000-2500万人就业


但与此同时,直播电商的“草莽时代”将会终结


05

短视频赛道,争夺长尾


2020年,中国网民平均花多长时间在短视频上?


一个保守的答案是每天将近两小时。


目前,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报告,短视频人均使用时长已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用户“杀时间”的第一利器。


短视频的市场,有多大?看一眼巨头的营收就了然。据一份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海通证券字节跳动专家会”文档显示,字节跳动旗下巨量引擎的媒体广告收入达到1500-1550亿元,其中抖音就有大约1000-1050亿元的营收。


2021年,短视频领域仍将是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主舞台。 但是争夺用户的大战役基本已经结束,据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2020年8月,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超6亿;而截至2020年6月底,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在3亿左右。


“大战已经过去,不会走入你死我活的境地。”快手一位高层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下一步,短视频巨头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满足个性化、小众化需求的垂直领域上,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 知识类内容 。相比于纯娱乐、资讯内容,知识类内容更具用户价值,能带来更多 “长尾流量” 90%的长尾产品和10%的热门产品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相同的。 因此明年抖音、B站、西瓜视频等平台发力知识类内容的趋势仍将继续。


2021年,短视频巨头的大型战役已近尾声,但内容创作者的春天才刚刚到来。只要人性不变,用户“杀时间”的习惯就会一直留存,短视频仍将是挖不完的“富矿”


06

单身经济,万亿商机


一个孤独的小人儿遥望地球,这个熟悉的微信界面,正在成为当代许多人的最真实写照。


2.4亿人!


这是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单身成年人数据,其中有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是独居。 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


《单身社会》的作者克里南伯格曾写到, “单身社会正成为一种空前强大、无法避免的社会变革”


这一趋势也捎带手撑起了一个万亿级市场:


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一种“一人食餐厅”,去那里吃饭,进门点餐、出门结账都用手机,就坐在一个三面封闭的小格子里,甚至连上菜时都看不到服务员,只是有人打开隔板迅速把菜推到面前。


迷你电器也火了起来。2020年上半年,一家叫小熊电器的公司做得如火如荼,业绩同比接近翻番。甚至迷你房屋也成了热捧对象,日本东京这几年风靡一种连胳膊都伸展不开,只为单人设计的“超迷你”公寓,但入住率却高达99%。


此外,2021年,跟陪伴相关的产业也将崛起,比如陪聊陪玩的APP、宠物、家庭机器人,等等。


买宠物?还是买一个机器人?这可能会成为2021年令人纠结的问题


07

新造车势力,决战将至


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赢家是谁?


梦想是星辰大海的马斯克。



特斯拉2020年以来股价大涨5倍,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车企业,超过大众、丰田、通用、现代等9大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


然而2020年,特斯拉的汽车销量还不到全球的1%,只有几十万辆,丰田的年销量则是1000万辆。


在这背后,一个颠覆性的叙事正在发生。我们已经不能再用看传统汽车的眼光来看特斯拉了。


它正在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变为一家科技公司,涉及的范围包括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大数据、超算、电芯、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种前沿技术领域,边界早已远超普通意义上的汽车公司。


甚至可以说, 新能源汽车只是特斯拉业务的载体,未来它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大众、丰田,更有谷歌、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还有石油巨头、氢能源技术、中国传统与新造车势力。


2021年,一场决战一触即发,特斯拉新车型Model Y进军中国,上演“围剿”局面,但这次或许不再是国产新能源造车势力围剿特斯拉,而是特斯拉围剿“非特斯拉”!


08

5G商用,走向成熟


5G,2020年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按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的说法,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是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1.8亿。


中国信通院的研究数据则显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估算,预计可带动约4800亿元的直接产出和1.2万亿元的间接经济产出。


2021年,将是5G商用的关键年份,5G新建基站将超过100万个。 过去5G商用最头疼的“应用场景”,也将在2021年逐步走向成熟


5G+超高清4K/8K视频,是目前最为明确的应用方向,有望最先迎来爆发 ,根据赛迪预测,2022年高清视频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


剩下的离得比较近的应用场景还包括,车联网、智能电网、VR/AR、智慧城市,等等。


图源:阿里云研究中心


5G商用带来的种种变化,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2021年,5G+领域值得特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