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朋友家的二胎是个高需求宝宝,一直看她在朋友圈发她养娃的愁苦,让我意识到孩子跟孩子真的是不一样啊。
她的大宝是天使,躺着自己能唱歌,唱着唱着就把自己催眠了;二宝是恶魔,没有一夜不闹觉,经常夜里需要起来抱着走,她曾抱起孩子从四楼边唱边步行至十八楼而后步行返回。(脑补一下,那是夏夜,让我那么抱着走,早就倒地了。)
大宝9个月就能自主进食了,二宝是饭渣,一顿饭两个人轮流喂,一两个小时都吃不完,常常喂进去一口娃含在嘴里十几分钟不下咽,还需有人在旁边表演口技、舞蹈,功夫逗他。狠下心来,饿他一顿,到了下一顿他还是老样子。
大宝脾气好,每天笑嘻嘻乐呵呵;二宝脾气倔,
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好几次差点哭断气!
这是人类的孩子吗!!?
朋友几次问苍天!别人问她二胎是不是幸福感加倍,她眼都不抬,一家人都被孩子折磨得快崩溃,放过自己吧!
养孩子太难了,没有金刚钻就不该揽这个瓷器活,为啥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再生个娃?
高需求宝宝的特征,你家娃中招了吗?
老天啊,为什么娃与娃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
朋友几近要嘶吼。可是高需求宝宝的确是天生的,
在《西尔斯橙色亲子课》里,西尔斯夫妇总结了高需求宝宝的简要特征:
情感强烈
,
哭得很响亮,笑起来格外带劲,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脾气也格外大。
超级好动
,
不喜欢受到限制。
“没完没了地要求抱”
。
我这位朋友家的孩子夜晚睡觉哭起来时就一定要抱,并且是抱起来走。
频繁喂奶
。
在妈妈能承受的范围内,宝宝需要多勤,你就要喂多勤。一天可能要喂二十次。
苛求多多
。
高需求宝宝提要求时会格外响亮,对人十分苛求。
经常醒来。
高需求宝宝抗拒入眠。
无法满足
。
有时你使出浑身解数,宝宝仍然不买帐。
不可预料。
昨天管用的方法今天很可能就不管用了。
超级敏感
。
高需求宝宝需要一个安全、熟悉的环境,一旦被扰乱,立即会抗议。
你们家宝宝是否中枪了呢?
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宝宝都是高需求的,只是有些宝宝高需求的方面比别人多,并且决不放弃表达他们的意见。
高需求宝宝长大真可能是学霸!
养育一个高需求宝宝,是对父母耐力和精力的极大考验,但高需求孩子负面的个性特征,
在正确的引导之下,会转化为长远发展的优势。
感情强烈、不能安静下来意味着更多的
创造性
。对照顾者挑剔,表明他们很
敏锐
,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也更激烈。
这种敏感特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接收和学习大量信息,将来很可能变成学霸。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一群早教专家,找了1300个不同家庭的美国孩子,从出生开始跟踪他们的成长轨迹,其中包括一部分“高需求宝宝”。这群孩子上到小学一年级时,这些高需求宝宝成为了
截然不同的两拨孩子:
一部分成了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另一部分则成了班里最优秀的孩子。
是成为“熊孩子”还是成为“学霸”?差别在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由于高需求宝宝总是动不动情绪崩溃,难以安慰,一些父母受不了,对他们冷漠以待。另一些父母则
尽量保持耐心,宽容与爱,满足他们的需求。
如果高需求宝宝得到的是后面一种待遇,他们入学后比其他孩子成绩更好、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也更强。
在小学快毕业时,专家们再次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得到父母正确引导的高需求宝宝,在毕业时一如既往的优秀。
(来自《西尔斯橙色亲子课》)
如果家有一个高需求宝宝,你要相信他就是一个潜力股,更多的付出一定换来更高的回报。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个“潜力股”?
1.要弄清楚宝宝的性格气质,接受宝宝本来的样子。
心理学家将婴儿大致分为三类:难养型、易养型和慢热型。每个宝宝的性情生而不同,
高需求宝宝的比例在人群中大概为10%到15%。
天使宝宝哭了,可能会慢慢自己安静下来;而高需求宝宝哭起来,希望他自我安抚,他真的会哭断气……所以不能拿一种养育方式去针对所有宝宝,
父母需要放低期待,接受孩子实际的样子,多一些耐心。
2.父母用积极的思维代替负面,自己要情绪稳定而自信
有一个高需求娃对父母的情绪是莫大的考验,因为娃的哭声时不时会让人怀疑和崩溃,自己是不是不会做母亲!
有一个高需求的宝宝,
不是任何人的错,这是他天生的个性造成的,部分原因是他不成熟的神经系统还需要发育。
用积极的思维代替负面的抱怨,会让自己更快乐,孩子也表现得更好:
比如一直抱孩子是一种锻炼;孩子动不动想吃奶让孩子与母亲更亲密;孩子很难入睡表明他很警觉,
有个朋友说,实在崩溃了她每次都这么安慰自己:
这是亲生的,再大点就好了……
3.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高需求意味着宝宝需要更多:
更多抚慰、更多理解,更有创造性的抚养方式。
他们需要更多的拥抱、更频繁地喂养并拒绝与父母分开睡。
既然孩子不是标准宝宝,应对标准宝宝的那一套就不管作用,需要变通。
比如高需求宝宝更需要妈妈“按需喂奶”,而不是按时哺喂;“哭声免疫法”只会让高需求宝宝不停地哭,让妈妈和宝宝都崩溃。
父母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寻找到一种平衡的育儿方式。
用“爱”和“耐心”培育出来的高需求宝宝,这会在未来让宝宝变得独立,不再黏人。
回到文章开头我提到的朋友家的宝宝,现在快4岁了,睡眠和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上次我带瓜瓜去他们家,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两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虽然他妈妈在前几年养育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但是为了一个自信、热情的孩子值得父母的努力。
现在朋友说:
养娃好比买了件奢侈品,钱不够便二十年分期贷款,头几年还贷压力大,而后会逐步缓解。而每一次在快崩溃时逼自己满血复活,让她变得格外强大。
瓜妈最后说: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了解到,很多高需求宝宝的父母会陷入一种矛盾,一边是
“如果我满足了娃所有匪夷所思的要求,我是不是溺爱,会不会惯坏他?”
,一边是
“如果我拒绝他,他是不是会很受伤,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就怕家人责怪“这娃那么熊!都是你宠出来的!”
哎呀,我想想也心疼我朋友,这几年斗智斗勇身心俱疲的累。不过我觉得,无论是高需求娃还是低需求娃,
头两年里多一点宠爱,多一点安全感,都是应该的,而父母树立权威也是必须的
,只是高需求娃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相爱相杀”吧。
生娃靠运气,但生出来了,就接受他,好好珍惜这个独一无二的考验吧,哈哈,黑夜尽头真的会有惊喜。
有一句英谚说:
“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快乐是接受你得到的东西。孩子是福赐,
请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每天挑他的毛病,他的一切来自你,你的态度会塑造成最后的他,请珍惜上天给你的礼物。
”
最后说一下,妈妈们亟需的双十一的购物清单我正在研究,会在双十一前分享给大家;
Cindy跟我说,
国外的黑五也快到了,经常海淘的妈妈也欢迎来和我分享下你都海淘过什么产品?我想着如果这方面需求多的话,我们也会去为大家去谋点福利。
最近一个月都是买买买的节奏,不过价格划算的话也是为这一年省钱了。
这周五我会做一个好物秒杀活动,想争取更多的福利和优惠给大家。
最后的最后别忘了每天去淘宝抽点福利红包哦,能省一点是一点。再贴一下我们号的
专属红包
口令
,
到淘宝手机端打开:
¥k3KEb6I2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