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核桃
专注于呼和浩特本土的吃喝玩乐生活资讯,只推荐走心的内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跨新年 过大年 | ... ·  19 小时前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跨新年 过大年 | ... ·  19 小时前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内蒙古“四横十二纵”综合交通主骨架建成率达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核桃

活动回顾 | 伊利公益大讲堂:穿越时光隧道,重温内蒙古峥嵘岁月

青核桃  · 公众号  · 内蒙古  · 2019-10-16 10:38

正文


伊利公益大讲堂·博物馆文化之旅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伊利公益大讲堂·青核桃教育博物馆计划
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综合素养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
多元识读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
自信与共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等
基于国际素养的七大能力为目标
分年龄、分学段
有完整学习过程
与持续学习周期的课程

2019年,伊利公益大讲堂·青核桃教育博物馆计划将联合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科技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蒙古美术馆、满族文化博物馆、蒙草·草博园、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伊利乳文化博物馆八大馆园共同打造一场科学与人文的游学盛会。邀请学界专家定期在各大博物馆传承文化精髓、为参与者答疑解惑,活动将通过奇珍异宝、历史文物、创设游戏与实验等环节,提升参与者对科学人文的兴趣,引导参与者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博物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博物馆里的中国》


在未来,我们的孩子的世界是全人类或宇宙,在他们走入世界之前,我们要去探一探、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内蒙古。


这一期,我们的孩子将踩着时间的印记,了解内蒙古历史,悦纳家乡。

在这片土地,人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过哪些民族、经历了多少风雨、更迭了多少朝代?孩子们将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寻找历史的故事。


为了解开这些问题,青核桃教育邀请了《北方新报》小记者的几位同学作为这一期课程的学员,和我们共同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共同探秘过去的内蒙古。让我们一起回到课程现场,看看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以及小学员们有了哪些收获吧。


举办课程当天,呼和浩特迎来降温天气。冷飕飕的秋风并没有阻挡小学员们求知的脚步。早早到达集合地点的伙伴们合影留念。



在正式进入展厅之前,负责本期课程的老师将学员们集中在一起,通过简单介绍记者的职责,将大家快速代入到草原小记者的角色当中。




我们的草原小记者跟随着李老师穿越时空,来到1840年。那个时期的内蒙古是什么样的呢?跨过1840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晚晴时期的内蒙古区域图,各盟各旗的名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呼和浩特以前有归化城和绥远城呀!我要是在过去的话,应该住在绥远城。”
“地图东边的‘旗’特别集中。”
“好多‘旗’的名字和今天的一样。”


除了实行盟旗制度以外,清政府还想到了两个拉拢和控制蒙古贵族的办法。第一种办法就是联姻,第二种办法是封禁。



“这些政策是为了使蒙古各部安定下来吗?”
“联姻就是结婚吗?”
“会不会每个蒙古贵族都有满族亲戚呢?”



小记者们带着新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两件文物,一件是康熙授予多罗贝勒的扎萨克银印,另一件是乘马牌,是盟长在需要打仗时用来征调马匹的行令牌。



“扎萨克银印是不是和爸爸单位里的公章差不多?”
“这两样东西是谁都可以有的吗?”
“在那个时候,是不是只要我想骑马,就可以拿着乘马牌去借去租?”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的境地日益加深。当时的中国弱小不堪,濒临被多国列强瓜分的地步。小记者们围坐在著名的实事漫画《时局图》前,开始认真分辨地图上的动物,并分析它们代表的寓意。



“我在漫画里找到了五种动物。”
“不对,应该是六种。”
“最上面的是熊,左下角的动物好像是个没有头的蛤蟆。”
“中间有只狗,头上还有个英国的国旗。”



20世纪初,受到压迫的蒙古族人民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起斗争。1905年,伊克昭盟乌审旗暴发了大规模的独贵龙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特权制度。



“‘独贵’是什么意思?”
“这些签名为什么被排成了圆形?”


草原小记者快速记录着当年发生在内蒙古的重要事件,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老师的讲解中找到不一样的故事。




时间飞快,大家来到了1919年的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在开展反抗斗争的同时,中国的其它地方也在发生革命运动,比如五四运动。


1923年,内蒙古的革命火种从蒙藏学校点燃,这所学校也成为了蒙古族第一代共产党人的诞生地。第一批蒙古族革命青年中有多位先进分子,成为了后来内蒙古地区的主要革命领导者。

“乌兰夫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吗?”
“在这所学校可以学到什么?谁是老师?”



1926年9月,国民军举行了闻名中外的五原誓师,冯玉祥宣布成立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并就任联军总司令。冯玉祥随即率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出师甘、陕,11月解西安之围。




“誓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冯玉祥誓师为什么要去五原?”
“这场战争是要打跑谁?”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央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草原,蒙古王公勾结军阀,大肆放垦草原为农耕地,残酷压迫人民,牧民被迫背井离乡。



嘎达梅林到垦务局反对无效,到省里和平请愿无效,于1931年领导牧民起义反抗时壮烈牺牲。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有力地阻止了军阀牧垦草原的计划,保护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科尔沁从草原变成沙地,和当时的开垦有没有关系?”
“嘎达梅林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他真勇敢。”



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我们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要能及时捕捉到每一个可能存在重要事件发生的场所。泰安客栈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所,在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



1931年9月,时值"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21日晚,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特派员的王若飞到达包头市后住进泰安客栈,并与乌兰夫见面。乌兰夫将两份重要文件交给王若飞保存,并准备次日送王去宁夏。由于党内叛徒出卖,王若飞当晚被国民党警察在泰安客栈三号房间逮捕。


“那乌兰夫是如何脱身的呢?”
“王若飞会怎么保护这两份文件呢?”



时间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也想在内蒙古成立“蒙古国”,极力寻找傀儡。

“‘傀儡’政策是什么?”
“那时的日本人做坏事为什么还要找个傀儡,而不是自己做?”


1936年2月12日,以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王为首的投降卖国势力公开叛国降日,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党员来不及请示乌兰夫,于1936年2月21日正式举行百灵庙暴动,打响了内蒙古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抗日战争期间建立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作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在大青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红军在8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


“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如果今天还有国家投下原子弹,世界会怎么样?”



经过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抗日奋斗,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什么不是9月2号,而是9月3日?”


老师的讲解结束后,小记者们结合新闻报道六要素,根据所见所闻进行现场跟踪报道。为了保证报道内容的准确,小记者们仔细认真地回顾着课程内容。



当天,青核桃教育还进行了内蒙古历史大闯关课程,小学员们继续穿越时空,在与文物的对话中了解内蒙古的过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