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师徒反目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圈子不同、行当各异,撕的理
由却基本
相同,那就是:徒弟翅膀硬了!
400年前的明代,也有这么一段师徒间的恩怨情仇:
师傅叫程君房,徒弟叫方于鲁,两人都是安徽歙县人,也是当时最有名的两位制墨工匠。
今天,他俩制作的传世墨,拍卖价都已高达几万元,一小块。
当年,方于鲁穷困潦倒,被程君房收留当了徒弟,并经营墨庄生意。而程氏一直醉心功名,把制墨售墨当成副业。奈何他十几年也没能考中科举,最后硬是捐钱买了个九品芝麻官当。
而方于鲁则专心积累制墨经验,最终另立门户,甚至得到万历皇帝的称赞。1588年,他又出了本书——《方氏墨谱》,首次将刻在墨块上的文字和图案集结成册,方氏制墨从此闻名天下。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
程君房返乡后,看到昔日的徒儿“背弃”师门,还名利双收,又气又眼红,发誓要做一部全方位超越方氏的墨谱书,为自己打打广告。
他完善和细化了《方氏墨谱》的编辑方法,又请当时的著名画家绘图、木刻工匠雕版,还不惜血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彩色套印技术,最终做成《程氏墨苑》。此时距《方氏墨谱》出版已经18年。
《程氏墨苑》中的“五松图”
几百年后,当藏书家郑振铎看到彩版《程氏墨苑》时,仍不禁慨叹:“此‘国宝’也!人间恐无第二!”
程君房哪里会想到,自己在手撕徒弟的同时,无意中也在中国版画史和印刷史上留下了一部重要的作品。
说到墨,大家会想,墨不就是那种装在扁圆瓶子里,闻起来臭臭的黑色液体么……
实际上,在古人的生活中,墨是固体的,每次要用的时候,再在砚台上加水研磨成墨汁。那可是很文艺的东西,文房四宝之一。
那时候,墨有方形、圆形、条形、不规则形等等,上面还雕刻、描绘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伦理宗教题材的图案。
《程氏墨苑》中的“三生图”,讲述了一个佛教故事
有的墨中还添加有麝香、牛黄、冰片、珍珠粉等中药药材,闻起来香气扑鼻。更有加入了矿物粉制成的五彩墨,有红、黄、白、蓝、青等颜色,可用来画画。
现代仿古的上等朱砂、油烟墨条
除了写字画画,
古人还会把玩和珍藏各种美墨。墨块上的图案和文字,既是种装饰,也是门学问。
墨谱,就是这些文字和图案的合集。
制墨工匠们照着墨谱,请刻工雕好模具,将和好的原料压制成型,脱模晾干,再描金填彩,才做成精致的墨块。
明代人评“墨谱四宝”,《方氏墨谱》和《程氏墨苑》双双入选。其中,《方氏墨谱》收录有各种纹样图案300多种,一共八卷,耗时5年。
《程氏墨苑》则收图高达520种,其中有彩图50幅。当时的文化名流如大文豪董其昌、太子老师申时行等都为其作序。
墨谱里的图案,不止精美,且富有深意。
比如:上面这幅女性缝补衣服的画面,实际上是用来寓意《诗经》里的一句话:“衮职有阙,惟仲山父补之。”(如果皇帝犯了错,群臣要尽力弥补)
也有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吉祥纹样:“天保九如”表示祝愿福寿绵延、“太平有象”则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甚至天文、地理、科技、百工等都被描绘在墨上。
《方氏墨谱》中的“众星拱极”图
《程氏墨苑》中像浑天仪一类的仪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程氏墨苑》中竟然还有4幅《圣经》故事。
据说是按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亲自携带的铜版画翻刻而成,利玛窦还用中文和罗马拼音对照着写下了释文。这算是最早的受到西洋画风影响的中国版画了。
《宝象图》之“二徒闻实,即舍空虚”图
如此珍贵而精美的《方氏墨谱》和《程氏墨苑》,
平时都深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库中,难得一见。
这次,一条推荐《明刊墨谱双璧》(珍藏版),是这两套墨谱的合集。另附赠两块限量定制的上等墨条,可以传家!
原书定价980元,一条仅售799元
马上注册新用户,还可以领取200元优惠券
墨条礼盒中,两块限量版仿《方氏墨谱》、《程氏墨苑》图案的墨条,是在百年老字号“胡开文”墨店定制,制作时间长达3个月。
其中朱砂墨条重达49克,黑墨采用上等油烟制成,图案皆由金粉描绘。
版本选用国家图书馆特藏明万历年初刻本,其中彩色本《程氏墨苑》为绝世珍品。
古法线装、原色印刷,原汁原味。
由专业权威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品质一流。
在此感谢那场400年前师徒互撕,为后世留下了的两部经典。
原书定价980元,一条仅售799元
马上注册新用户,还可以领取200元优惠券
非哥猜到你已经心动了
心动了就下单吧
友情提醒
A)如果您选择
微信支付
,支付时会提示“不允许跨号支付”,
点击确定
后会出现一个二维码,长按识别二维码后会弹出微信支付页面。
B)如果您选择
支付宝支付
,按提示操作即可。
▼
点这里,
购买《文房珍笈·明刊墨谱双璧》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