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OPPO Find N5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华为海外旗舰发布会定档 2 月 1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招募|杨浦七梦:请你重述工厂生产记忆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9-09-15 15:08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 活动说明 -

近年来,复旦大学信息与研究中心基于城市传播这一主攻方向,积极与城市主流新媒体在各个层次互动合作,助力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发展。 “杨浦七梦”是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学院的项目之一,由澎湃新闻市政厅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发起,希望借助七组研究和创作,勾勒出曾经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与此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如今又对此怀有怎样的梦想。本项目成果将于9月底至11月底在原烟草仓库的“绿之丘”展出,并期待纳入更多观展者的讲述。


杨浦也许是上海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杨浦区之名便来自“杨树浦”。河流总是与工厂相邻,自上世纪初,密集的工厂——上海机器造纸局、瑞瑢船厂(上海船厂修船分厂)、英商怡和纱厂(第五毛纺织厂)、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杨树浦发电厂)、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纱厂(上海第一毛条厂)、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杨树浦煤气厂)等就分布在如今杨树浦路的滨江一带。杨浦滨江不同门类的工业企业,最多的时候有三百多家。


不过,那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的事情。


图片来源 青年报


众所周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告别旧日辉煌的工厂陷入困境,杨树浦滨江百年工业带也逐渐萧条。工厂关停并转。工人随之下岗、内退,从而需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路。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筹划,将这出跨度百年的人间戏剧搬到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绿之丘 展场。继纺织单元和教育单元的公众故事征集之后,这次轮到工人登上“杨浦七梦”的舞台来述说你们的故事了。 景观规划设计师 朱梦夏 一直从事 遗产保护更新 工作。对杨浦滨江带工业遗产的更新,她认为,将工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很好的转变方式。这里对当地的历史文脉和元素也进行了很好的保留和重新利用。


更新后的杨浦滨江绿带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她也认为,一群过去与杨浦滨江关系紧密的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被忽略了。他们也就是原来在此工作的工人。


正在工厂上班打卡的工人 图片来源网络

纺织厂正在工作的工人 图片来源网络


空间的变迁意味着工作生活方式的转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大规模的工厂关停或搬迁,或许无法避免。工人们曾经生活、工作在其间,但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对现实空间的更新都几无决定权。朱梦夏希望,这类经历感受能够被更多了解和讨论,使得个体需求和社会发展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同时,她认为,一旦遇到如被迫下岗这样不可抗的生活转折,人们也需要获取自我疗愈的能力。


正好借这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相遇"的契机,朱梦夏希望邀请 曾在杨浦工厂工作过的你 ,来讲讲你在此间的经历感受。


在杨浦工厂工作、生活,有什么难忘的事?
当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经历过哪些困境?
离开工厂后如何谋生,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看到更新后的杨浦滨江带,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杨浦七梦"的展览中,通过这场“ 故事会 ”,我们希望让更多城市规划者听到你的声音,让更多现在的年轻人能感受到当年杨浦工人的力量。


报名方式:请将您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名称、您的故事(文字或录音)、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信必复。期待您的故事!


关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杨浦区人民政府承办。空间艺术季希望通过艺术植入空间的活动,邀请人们亲身感受滨江贯通这一公共空间作品;通过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