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青年志是个有趣灵魂的集合地,蘑菇仓君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看似一样的身份和选择下其实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比起聚光灯下的人物,我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故事,以一张图片+一首歌+一句个人介绍+一段故事,给大家介绍介绍我的朋友们。”
蘑菇人物志将放送系列人物故事,每两周更新一个系列,每一系列的故事都由年轻人共创来完成。希望这样的模式,你们会喜欢。
本期人物故事介绍
有趣人类,年轻可以这样。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可能性有多大,这个世界有多少有趣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有趣人类不重复单调、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期待用自己的创造,打破无趣人生。
自由行走的花儿
每采访100个独特的灵魂 就出一本书
大家可以去公众号陈实说找我玩呀
小时
一个总是会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女孩,
拥有的能力是让人安心和保持自己的真心。
成草药2C:
草龟鲍勃主理人
独立动画人
街头艺术家
用100多岁的古老定格动画让物品动起来
成草药和他的伙伴老杨(导演 剪辑师)、老罗(场景师 道具师) ireak(分镜师 动画师),一起构筑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都被赋予了生命和灵魂的梦幻世界 - 茶壶头定格动画工作室。
片头 IP 形象原型是成草药家一只养了10年的草龟,加上大家都喜欢雷鬼音乐,致敬祖师爷,于是就有了草龟鲍勃。它住在茶壶大楼。
现实生活中,成草药和老杨他们每天也在茶壶头工作室,从物理世界中的元素里,例如粘土、陶、瓷、木、纸等材质中选择材料,制作人物道具、搭建场景,进行拍摄、后期剪辑,将本身已经“静止”的物体,赋予它们“运动”的错觉,生命随之产生。
动画电影自诞生以来,其创作材料就决定了其艺术追求的方向。成草药从大三接触到定格动画,就喜欢上了亲手触摸的真实感。成草药一直觉得连线耳机比蓝牙耳机稳,相比于虚拟按键,实体按键的游戏机,按上去的机械感是更对的。加之定格动画比真人实拍、3D动画在自我表达上操作性更强。
在准备视觉传达考研的最后几个月,成草药想明白了考研对自己的意义有限,复习开始划水,最终以专业课差几分的结果,开心的回到成都,开始打造自己的结界 - 茶壶头工作室。
打造一个暂时躲避操蛋现实的结界
回到成都之后,成草药想放下毕业后的各种琐事,潜心制造一个又一个远离现实的精神岛屿 - 在精神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地,同样也可以说是许诺之地,因为这是能够让自己与所有同壶共济的友人暂时地躲避操蛋现实的屏障或结界。
成草药和老杨、老罗、ireak 初生牛肚不怕烫,想着要干就要干票大的 - 做个半小时的定格动画。最难忘的一次创作经历就是租了个10-20㎡的地方,除了作为工作室,还要居住。支撑创作场景台的是个猫笼,偶尔拍着拍着就会从下面偷偷伸出一只猫爪。
老杨 working(导演/剪辑师),老罗(场景师/道具师),Double-C与dogstick(导演/动画师),Ireak在扶墙(分镜师/动画师)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2016年末,几人开始在重庆辗转,包括学校画室,蜗居公寓,以及工作室成员 Jack 家的公司,最终毕业后正式于2018年9月在成都红星路35号创意园扎根。
作为宅男艺术家,也要出席各种展。用成草药的话说,就是强迫自己做一些线下地推,“但还是很开心能遇到一票志同道合的、喜欢茶壶头作品的壶友们。当然如果是有钱一点的,能够成为甲方的那种朋友,那就更好了”。
上头的轻萨满主义和自我探索精神之旅
在大学的时候,成草药和朋友对萨满文化、高峰体验兴趣比较浓厚。第一个起源的作品,也是关于这个题材的,表达东方宗教很原始的阶段。有观众反应,看了之后有点上头,成草药就知道自己高峰体验通过作品去表达的一些点到了,但肯定还不够好。
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有人主动谈起精神体验,可能会被当成神经病。16、17年的时候,那是团队玄扯的高峰期,因为有一些精神上的体验,开始狂侃。后来发现,自己说了一大圈才说明白的话,古时候的人一句话就说清楚了,瞬间感觉:卧槽,自己真dammmmn 傻逼了(消音)。
现在再遇到这个话题,也就笑笑一带而过。但是精神上的探索一直在延续。这种精神性的传递和延续,不正是人类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吗?
“我们从来都不仅仅是‘我们’,我们每个个体都蕴含着前人,乃至整个自然的信息。这种信息在物质层面的存在大家往往不会忽视(比如成草药长得像他爸),然而精神性的一面因其不易被觉察和定义而极其容易被无视。只有当自己在高度平静的特殊状态下,向内去寻求答案,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点都不孤独/特殊,这种精神性的传递/链接无处不在。”(摘自茶壶头公众号)
街头文化让我认识到了世界的多样性
在大学时候,除了探索萨满文化,成草药同时开始玩涂鸦。他感觉现在城市太单调、太无聊了,所以希望在城市里面展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成为一个人无聊一天中一个不一样的点。成草药做的涂鸦其实不是根源很正统的 graffiti,一开始就做的是 piece,而非传统的 tag。很多时候还是街头性的,把自己名字改成 Throw-UP 的字体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