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  ·  2025尼泊尔“中国电影日”在加德满都举办 ·  1 周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影讯|1月11日放映 ·  1 周前  
桃桃淘电影  ·  月历男孩李昀锐|赏色 ·  1 周前  
桃桃淘电影  ·  朱一龙《嘉人》开年刊大片|赏色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男神李雷和女汉子韩梅梅?这部电影让我怀疑自己用的教材不对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11 20:59

正文

文 | 韩梦想


当我听说初中英语课本里的人物,也能作为「IP」走上大银幕时,着实震惊了一把,不禁佩服现在的电影圈真是敢想敢干。


但对于这种活久见的现象,我还是觉得要拍好真难啊。


初中英语教材上的李雷和韩梅梅


为什么说这很难拍,因为原来的那套教材,尽管洋洋洒洒几大本,但几年下来根本就没有提供任何可供参考的剧情主干和立体的人物性格。


所有的对话都是简单的礼节性套话,当然,这些套话经过反复演练,也成为某种「梗」,仅此而已了。甚至有人统计发现,在教材里李雷和韩梅梅从来没说过话!


所以,李雷到底是什么样一个小男孩?韩梅梅呢?还有Jim Green?


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单薄、平面的「人设」去构筑,也因此,每个人心目中的李雷、韩梅梅,是大不相同的。


有人觉得韩梅梅是女汉子,但有人觉得她应该是个古板的班长、学习委员,也许都行吧,这倒无所谓。


这部电影的核心主旨只能是「怀旧」,让目标观众回到他们读初中、高中的90年代,所以影片只能是青春片。但青春片不是一个口碑很好的类型,怎么拍都容易被骂,也是事实。



作为一个用过那套教材的80后,在「怀旧」这一点上,我其实已经满足了。


是啊,居然在大银幕上见到了真人版的李雷和韩梅梅,还见到了魏华、林涛,Jim、Lily、Lucy,甚至还有那只会说英语的鹦鹉Polly和和蔼可亲的Uncle Wang……



这太魔幻了好吗!


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电影非常是识时务地讲出了那几句标志性的英语会话: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hanks.」


鹦鹉Polly


到此为止,这部电影的怀旧诉求已经可以下班打卡了。


在此之前,李雷和韩梅梅这个所谓IP已经出现在相当多的文本中,不光有同名歌曲,还有同名漫画、同名话剧,如果说它能引起共鸣、达到怀旧效果的话,我相信对于80后,可能还是有些许效果吧,毕竟这些名字你跟90后说,他们听不懂。


《李雷和韩梅梅》话剧


好的,怀旧的部分到此结束,下面青春片模板开始。


正片开始以后,《李雷和韩梅梅》仿佛一个低配版的《我的少女时代》,但也好在它借用的是《我的少女时代》以至于影片的方向没有向着以往国产青春片那种过于狗血的套路发展。


《我的少女时代》(2015)


首先,青春片,不可避免的是要有一段(哪怕是未曾开展的)恋爱。《李雷和韩梅梅》严格依照「学渣配学霸」的模式展开,而影片大部分时候的叙事动机也是韩梅梅为了接近李雷而使出各种招数和计谋,屡战屡败却愈战愈勇。


当然最后,我们都知道,一定一定会出现的是,李雷早就爱上韩梅梅了。


在这一点上,《李雷和韩梅梅》简化了《我的少女时代》的人物设置和关系,仅仅保留了「女追男」这个主要的动机,跌宕起伏的丰富性远远不足。



其次,青春片一定要有的就是反建制,也就是所谓青年文化。青年文化一定不是顺从,而是反叛,不管是的《无因的反叛》还是《太阳的季节》都关乎于青少年的逆反和迷茫。所以,从一开始,青年文化就一定不是主流文化,而是亚文化,和社会、学校的规制是相违背的。


《我的少女时代》中的青年文化体现在大家集体反抗教导主任的严苛管理,而在《李雷和韩梅梅》中,这种「反建制」的表达好像还更大胆了一些,一方面好像更贴近内地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更不符合现实的在电影中完成了想象性的解决。



片中,英语老师为了给自己创收,让同学们报补习班,在补习班上透题、卖高价辅导教材……他不但谎称自己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更指定学生在公开课上弄虚作假。


虽然影片后来也用了「家庭困难」和「受到惩罚」往回找,用「师生和解」来化解矛盾,但是这种我们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都遇到过的老师,还是颠覆了大银幕上以往价值观中的师者形象,而韩梅梅也许代替我们做了不敢做的事:写联名信告老师,在办公室公然顶撞老师,揭发老师。



最后,青春片除了谈恋爱、叛逆,总要有一些集体活动,在这一点上,日本青春片可谓典范,于是,《李雷和韩梅梅》也不甘人后,强行植入这一青春片的元素,在恋爱、叛逆的基础上,加入点青春的正能量。


然而,在整体剧情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这样的强行植入就显得比较难且尴尬,于是创作者想出了一个不能更俗的点子:因为同学得了绝症,所以组乐队半一场义演来为她募捐……



演唱会很有可能会成为整部影片的高潮,这本身没错,但是影片疏忽了这一点,如果是「集体活动」,它最具魅力之处一定是练习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克服的困难。


《李雷和韩梅梅》没有很好地表现这一点,于是后面那场演唱会就显得不咸不淡了,更不必说的是演唱会上的歌和表演也对整部影片没有任何增色之处,在整部影片中特别的突兀。


总的说来《李雷和韩梅梅》算不上一无是处,但是它终归因为没有一个扎实的故事支撑而失去了全片的基点。



最后,是俗套的「十年后」,韩梅梅成为漫画家,发现了十年前李雷对自己的表白,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没有感动,留下的只有影院中弥漫着的集体尴尬。


也许,《李雷雷和韩梅梅》从一开始就找错了自己的受众群?明明是80后的集体记忆,却拍成了只适合00后进电影院观看。还是,二十多年前我压根就用错了教材?这部电影不是拍给我的?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什么是大IP?春节档的一部动画电影给了我们启示

看这个人的电影,我的尴尬癌快要爆炸!

「喜欢你,是我唯一的秘密。」——00后喜欢什么样的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