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鄂尔多斯的一位大哥力哥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变和态度。从最初对新能源车的疑虑和不接受,到深入研究换电模式后选择蔚来汽车,力哥的经历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在鄂尔多斯的发展和接受度。文章还描述了鄂尔多斯汽车文化的形成和变迁,以及新能源汽车在鄂尔多斯市场的增长和传统燃油车的转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力哥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转变
最初对新能源车的疑虑和不接受,经历购买体验差的新能源车后态度有所改变。但在研究换电模式后,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表示坚信,并选择了蔚来汽车。
关键观点2: 鄂尔多斯汽车文化的形成和变迁
鄂尔多斯的大哥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曾经一段时间路虎是当地汽车的名片。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转型,鄂尔多斯的大哥们开始转向新能源汽车,形成了新的汽车文化。
关键观点3: 新能源汽车在鄂尔多斯市场的增长
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技术突破和鄂尔多斯经济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新能源汽车在鄂尔多斯市场的销量不断增长,很多鄂尔多斯人也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
正文
前阵子有个鄂尔多斯的好大哥,力哥来北京出差,我正好也找了个借口一起喝酒侃山,非常快乐。
酒过三巡,力哥冷不丁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惊,他说:“北京人还是真保守,大街上新能源车比我们那边少多了。
”
要说路虎含量比鄂尔多斯少我认可,但是新能源车比鄂尔多斯少,我是难以置信。追问怎么可能,他又倒满了一杯后,抓着酒杯缓缓说道:
“我曾经没得选,以为吃得苦中苦,才能开路虎。但是现在我只想说,不开新能源,就是在吃苦。”
大概就是这么拿着酒杯
力哥在鄂尔多斯打拼了15年,对车的痴迷和凭着鄂尔多斯这四个字的含金量,早早实现买车自由的他年轻时候开过无数所谓的豪车,不论是奔驰的AMG,奥迪的RS,宝马的M还是路虎揽胜行政也都拥有过。
早几年前,敢于尝鲜的力哥还买过一百万的美国进口电车体验新能源,加速,动力,刹车这几个关键参考指标的实际体验让他再也回不去油车的座椅上了。
但内蒙漫长冬天里糟糕的充电体验实在令他无法忍受,很快转手。直到看到一辆能换电池的纯电SUV的视频,这种击中灵魂痛点的设计,让力哥直接选择盲定了一台大几十万的蔚来。
“最近才发现,X5M送朋友开了,路虎老修,最后放公司车库里锁着,现在每天都开着ES8从东盛往返康巴什新城。”
在北方的社会体系和评价语境里,日常开的车是男人的衣裳,能够体现出身份甚至是性格。真正到了事业有成的年纪,鄂尔多斯大哥们的梦想,统一收敛在自己每天开的车能不能给人一种干大事,办实事的感觉上。
开日系车很容易被人贴上面子薄、缺点油钱的标签;开德系车稳重顾家,但一辈子也就那样了;开台蔚来、仰望这样的高端纯电则特别能凸显出BBA路虎捷豹都玩过,想要台全能的豪车干正事的姿态。
成长是男人永远的命题,一辈子都在解。买高端纯电就像是和年轻时放肆挥霍的自己划清界限一样。
这就和鄂尔多斯这座迷幻的城市一样,富过,玩过,没落过,又重新操持着实事。
来自蔚来app用户:心有猛虎M
力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始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峥嵘岁月。
力哥刚来鄂尔多斯的时候是2008年,他最初是来找亲戚帮忙做一些矿上的生意。接他的那天亲戚临时和朋友借了一辆越野车,非常破旧。他到现在还记得那辆车的发动机震耳的噪声,以及安全到站时大家异口同声地长舒了口气。
那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全国都在高歌猛进,虽然鄂尔多斯很多地方看起来很粗旷,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气想好好发展。往好听了说是大家都朝气蓬勃,不好听的说就是人人心浮气躁,都想着挣快钱。
几个亲戚举债一起凑了一两百万盘下一座矿,几年后,矿的估值就过亿了。
这种乍富经历,非常像某位儿子很低调的前首富说过的一句话:
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大
。现在回想一下,凑钱开矿然后失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家总是盲目的相信成功的例子。
除了采矿业以外,更多的鄂尔多斯老哥们是通过房地产领域走向财富自由:那段时间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因为涉及的土地面积巨大,有些人账上在几年内有上千万的入账。
不论是因为煤矿还是房地产,鄂尔多斯的这些“好大哥”们,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曾经有一段时间,路虎就是当地汽车的名片。
和路虎数量一样与日俱增的,还有不断涌入的热钱。借此势头,鄂尔多斯对于地产的开发也是大刀阔斧地在推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康巴什新区,规划号称是“草原上不落的太阳”。大手笔新建了新机场航站楼,文化艺术中心,鄂尔多斯图书馆等等,
堪称草原迪拜
。
但是也正是因为步子买大了,后续很多东西没有跟上。新城在快速建设的同时,却没有更多人入驻,从外边看,仍是一座空城。当年曾有美国记者跟拍过,写出了那篇著名的报道《中国鄂尔多斯:一座鬼城》记述了当时的康巴什新区高楼林立的外边门可罗雀的这一奇观。
其实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链条很简单且强劲:煤炭资源被挖掘出来后,政府就有钱了,政府有钱后通过征地造新城的形式补贴给民众,民众再把手里的资金借给煤老板,资金循环链条就完成了。
可惜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2012年,治霾运动开始,煤炭的需求骤减,原有的资金链条被打破,
鄂尔多斯爆雷了,陷入了数年的低谷期
。
好在力哥在闲暇之余非常喜欢看经济学的书。虽然他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煤矿和房地产,但是赚了钱后他也积极投资很多新的领域。比如能源、消费品和互联网等,在煤炭问题爆发之前,他早已完成了转型,没有太大压力。
据他观察,陷入低谷期的鄂尔多斯倒下了,但是没有垮掉。从过去依靠野蛮挖矿和炒房地产,到后来的利用光伏清洁能源发电,整个鄂尔多斯的氛围似乎也逐渐开始恢复活力。
而随着鄂尔多斯经济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步入正轨,整座城也从低谷慢慢走向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突破也突飞猛进般涌现。对比粗放发展时代同期的路虎车,很多鄂尔多斯人也开始祛魅。
今年上半年,路虎在中国的销量3.7万,同比下跌8.3%。在合资方面,奇瑞捷豹路虎中的路虎销量仅为12802辆,与2023年同期的15391相比跌幅接近17%。但是新能源的整体销量却在屡创新高。
“七折虎、六折豹,如今五折马来报道”的段子也开始广为流传。打开短视频卖二手车的账号里,只开了三四年的路虎揽胜比比皆是。说明鄂尔多斯的大哥们心头好的改变。
曾经对于这些国产电车,力哥的态度正如成龙曾经曰过的一句名言那样“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2016年购买的第一台新能源车体验很差。他从北京提的车,把新车开到鄂尔多斯。这段8到9个小时的路程,因为续航短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折磨,硬生生开了2天才到鄂尔多斯。
但是力哥毕竟是搞投资的人,一次失败并不会让他否认掉整个行业,就和鄂尔多斯逐渐遍布的光伏板一样,力哥坚信新能源是国家鼓励的未来趋势。
来到了2020年后,随着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好,在仔细研究过换电这个概念后,力哥盲定了一台蔚来。“我身边当时都没人开过蔚来,但是凭我对能源的研究,换电这模式太解决内蒙用车的痛点了,绝对是未来。”
在他看来,人对车的感情有三个分段。第一是拥有前的幻想,第二是拥有后一瞬间的满足和激动,第三是日常驾驶时的功成名就。
力哥对于驾驶的日常的基础要求很简单,
加速,动力,刹车。开车没性能,不如坐出租
。
新能源车带来的“百公里加速膨胀”,让即使是习惯了ASM(奔驰AMG系列,奥迪S系列和宝马Mpower系列)的他也能感觉油门的力量足够自己的预期。不论是加速,动力,还是刹车,都很令他满意。
脱油入电的第一步就这样完成了
。
但是所有脱油入电的传统车主们都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续航。以前加油只要几分钟,而现在充电就算是快充也要将近两个小时。再加上他平时在鄂尔多斯东盛老城区住,却又需要在康巴什新城上班。每天80到90公里的通勤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是个比较远的距离,充电又太费时间,每天都会有续航压力。
还好,换电解决了新能源对比传统车的续航劣势
。用力哥的原话来说,第一次换电就感觉看起来“像是在看科幻电影。非常精密的操作,机器人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车主也因此可以节省大量充电的时间。这下,力哥换新能源车的唯一后顾之忧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