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外周刊》有趣优质的海外资讯
(中英西三语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如果你熟悉希腊神话,自然就会由此联想到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这位富有远见的泰坦不仅抟土为人,还为人类从阿波罗的太阳车盗来了火种,启迪了人类的智慧。但他也因此触怒了宙斯,被判永远被缚在高加索山上受罚。
一只恶鹰每天会飞来啄食他的内脏,而普罗米修斯永生不死,因此每晚伤口都会复原。
酷刑每日周而复始,不知持续了多少年,直到赫拉克勒斯到来。
这位大英雄当时正在为他的第十一项伟业(苦劳)「摘取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苹果」寻找线索,绕着地中海一直走到当时希腊人所知的世界最东端。
见到这位为人类传道授业却永世受苦的泰坦,英雄并无二话,一箭射死巨鹰,将普罗米修斯解放出来。
顺带一提,英雄在泰坦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目的地——极西之地。那里,普罗米修斯的兄弟阿特拉斯(Atlas)被罚永远托举着天空。比阿特拉斯擎天处更西的地方,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大西洋(Atlantic Ocean)。
在地理课上,我们会学过大高加索山是欧亚分界线的一部分。
结合更多的传说,位于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边境的卡兹别克峰算是最有可能的地点。
这一次,船长在西行路上专程到访这座「孤阅圣山」,称得上一场「朝圣之旅」。
孤阅的校训,是个拉丁语短语 ——「Sapere Aude」,「敢于知道」。
一群囚徒从小就被锁在一个洞穴里,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子,这些影子是由背后的火光投射的。
囚徒们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真实的事物。
我们看到那个「影子」的时候,其实「真相」就在我们背后;我们都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包括「我」:我是这里面最无知的一个人,我只能做到「know myself」。
我只是在这条路上,把「旅行」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和“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的”,还有“我觉得我尚未知道的”分享给大家,由你来去探索。
这是孤阅品牌创立时的初衷,所以孤阅的品牌语言里融合了很多希腊式的和罗马式的寓言。
孤阅同行的「阵亡率」大概是 98% ,也就是 50 家企业里面最后能剩一家。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 2.6 年,也就是大部分企业到两年半就寿终正寝了。孤阅到现在是第 11 年,已经远超平均水平了。
蔡元培是这样想的,他想的可能是国家兴旺之根本;孔子也是这样想的,他想的可能是克己复礼,天下大同;周公也是这样想的,他想的可能是如何才能把人们从大商王朝留下来的恐怖中解放出来……
但是,教育从业者无论伟大还是平凡,内心的神圣的使命是绝不能少的
,不然可以称之为「主播」、可以称之为「演绎者」、可以称之为「培训者」,独不该称之为「老师」。
今天「老师」这个词其实已经被滥用了,只要开个课,讲讲人工智能怎么用、再讲怎么给别人讲这些东西就能成「名师」了。但我确实也没再找一个单独的词,专门指「敢于知道」的这类人。
「你知道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这是「敢于知道」的必然结果。
有的时候,残酷的真相就放在那个地方,人们却往往选择不提这件事,因为心里难受。没有这个胆肯定不行。
人类接受知识的时候是有极大的信息折损率的。
有人说了 100 件事,你听了 10 件事,你再复述出其中一件来说给别人,那基本上什么都说不清楚了,对吧?
我一直鼓励大家多去实践,在课堂上尽所能去给大家去讲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教给你具体的几点知识,我更希望教会大家的是「你如何才能将知识传到你的过程中的折损率大幅度降低」。
我们信息传输的折损率越低,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生命也就越长,就越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公众号文章精选
谈谈育儿:突破麻木的中式教育
太多人只上过学,却没接受过教育
无法躬身入此局
......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深度长文更新
如果你对于多语学习、提升全球视野、跨学科思维与阅读理解力感兴趣,欢迎加入「惊奇智库」。
适合想要快速了解宏观框架的同学(惊奇智库成员可免费学习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