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恩数据
艺恩是泛娱乐大数据平台领航者,从电影数据情报为起始,并将产品与服务逐步渗透至泛娱乐产业;通过数据洞察驱动行业变革;整合多屏终端消费数据,为市场洞察、项目孵化投资、营销发行、渠道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和运营辅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5分钟学会数据可视化:使用Pyech ... ·  昨天  
数据派THU  ·  EvalPlanner:基于“计划-执行”双 ...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政务系统拥抱DeepSeek,会带来哪些改变? ·  3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2小时用AI完成的SQL教程也太赞了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恩数据

美的少帅斥资18亿控股华录百纳,跨界并购影视还是门好生意吗?

艺恩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8-05-01 12:59

正文

近日,华录百纳收到控股股东告知函,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批复同意了华录文化的股权转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华录文化变更为盈峰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何剑锋。这意味着,作为目前唯一的国有控股影视文化上市公司的华录百纳,将正式成为民营控股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盈峰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何剑锋是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的儿子,也是美的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最近几年外行资本扎堆影视行业,但跨界并购影视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华录百纳业绩不及预期
股权转让谋求新发展

华录百纳此次股权转让来得十分“突然”。

去年10月,华录百纳曾公告控股股东将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不超过2亿元的计划。仅仅过了三个月,事情就来了个大反转。因涉及华录集团整体产业布局调整,公司决定自2018年1月9日结束本次增持计划。

1月15日,华录百纳再发公告称,控股股东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公司1.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7.55%的股份。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受让方就花落盈峰集团。经受让方报价,双方确认每股受让价格为12.63元/股,标的股份转让总价款为18亿元。

尽管华录百纳并未回应此次控股权转让的原因,但有分析师认为,这和它去年业绩不佳有关。

华录百纳登陆A股之前,电视剧业务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推出了《汉武大帝》《黎明之前》《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永不磨灭的番号》等多部收视与口碑齐飞的精品剧。

2014年,华录百纳全资收购综艺制作公司蓝色火焰,开始转型随后又开启了“电视剧+综艺+体育”三大板块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但近几年随着综艺市场的趋冷,体育版权市场进入寒冬,华录百纳在电视剧领域的战斗力减弱,导致最近的盈利状况令人堪忧,尤其去年更是流年不利。

从业绩报告来看,华录百纳2017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下滑1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71.35%。

业绩下滑主要受行业整体招商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综艺板块短期利润不达预期。另外,电视剧《深夜食堂》和《秦时明月丽人心》的收视率和口碑也双双扑街,电视业务年轻化的转型遭遇滑铁卢。

业绩不佳,也使华录百纳再度萌生出对外并购的想法,但最终重组失利,股价也随之遭受重挫。而2018年一季度,华录百纳的亏损继续加剧,预计亏损4500万元至5000万元。

一位分析师认为,此次控股权的转让可能更多出于经营层面的考虑。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外部实力资本,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盈峰集团成新控股股东
华录百纳未来走向成谜

据华录百纳公告显示,盈峰集团将受让华录文化所持有的1.019亿股华录百纳股份,成为持股12.55%的单一第一大股东。

盈峰集团是一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多元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产业包括环保与高端装备、母婴及大消费、投资及资产管理、文化及艺术品、科技新材料五大领域。

据启信宝的信息显示,盈峰集团注册资本40亿元,对外投资34家公司,其中包括一家影视公司——无锡海润盈峰影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盈峰投资、盈峰资本与海润影视于2013年合资设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三者分别占股40%、10%和50%。盈峰资本此前还发行了“海润盈峰影视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成立了麒麟盈峰电影基金,总规模2.36亿元。

2015年,盈峰集团还投资了广东盈峰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据媒体报道,该公司与“电视湘军”出身的肖永霖、王小山联合成立了深圳盈峰传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7%、2%、1%。

由此看来,在影视行业积累5年的盈峰集团将华录百纳收入囊中并非冲动之举。盈峰集团认为,受让华录百纳股份将补足集团影视综艺的短板,是深耕产业、实现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目前尚不知晓何剑锋接盘后对华录百纳的具体安排,但盈峰集团拥有的海润资产势必会与华录百纳构成同行竞争关系,届时这两大资产会怎样整合令人期待。

跨界资本扎堆影视业,成败几何?

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行业外资本纷纷入局。仅2015年影视相关并购就多达76起,涉及资本2000亿元,占比87%,平均每5天发生一起影视并购事件。

这些收购方不仅包括浙江广厦、中科新材、共达电声、鹿港文化、中南重工、台基股份、当代东方、华东重机、汉鼎宇佑、东方网络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也不乏BAT、小米、58同城在内的互联网公司。

一方面,资本会集中影视行业的优势资源,促使行业规模增长更快;另一方面,隔行如隔山,很多业外资本往往对影视产业缺乏深度了解,欠缺经验、人才等专业性资源,无法将正确的资金用在正确的作品上。而观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赚快钱的模式已经行不通。加上优质的影视公司又属于稀缺资源,种种原因均会导致跨界影视公司所担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实践证明,部分外行上市公司选择并购影视公司作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增长,但折戟影视行业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