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相比暑假来说,寒假真得太适合孩子放飞自我了。
如果给孩子做一个极简的寒假规划,第一是完成作业,第二就必须是阅读了。
寒假阅读最好做到一个“广”字,故事类、科普类、人文类、数学类,尽量去选一些平时孩子读不到的。不用出门,也能给孩子开眼界。
贴心如我,优中择优,给大家整理出了一套寒假阅读书单,按照年龄进行了分类,还匹配了适合的阅读策略,通过共学社群跟大家做分享。
这套书,搬回家,孩子的寒假过得充实而有有价值,老母亲可以不用太过焦虑了。
我们这次不仅给出打包书单,保证孩子阅读的营养均衡。
还会在共学社群里同步给出相应的阅读策略、还会给出匹配的阅读方法。精读还是泛读,精读需要用到哪些阅读方式,联系现实还是思维导图阅读法等等。
购买书单后,加小助理微信,报暗号:
已购寒假书单
下面是详细介绍,因为分了三大年龄段,内容有点长,
大家直接拉到自己感兴趣的位置就好。
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兴趣是最最重要的。我们选书就基于这个大原则:
全套:5册
类型:逆向思维脑幽默绘本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一起做反话正说游戏
DD有一段儿时间,特喜欢跟我玩“正话反说”游戏,每次都能笑的前仰后合。
另外,生活中,咱们对孩子表达爱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反着说。
比如,“好好刷牙,不长蛀牙,”多少人会说成“不刷牙,让虫子吃了你的牙。”
这套书就很合适亲子间一起阅读,
感悟一下“正话反说”,同时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套五本,用另类的方式,把亲情,友情、学校、家庭、亲子关系讲得既别致又好玩!
在《抓月亮的小蝙蝠》中,小蝙蝠阿福玩捉迷藏时,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头鹰。
“哇,一点儿也不可爱!”阿福一开口就把猫头鹰小妹气哭了。
为了向猫头鹰小妹道歉,小老鼠建议阿福送礼物,他说:“要说送女孩礼物,那最好的礼物就是石头了,而且尽可能送大石头。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眼看送石头没效果,小老鼠又建议阿福送闪闪发光的石头。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完了,阿福抓不到月亮,看来猫头鹰小妹不会理解阿福了。
原来礼物是什么并不重要,送礼物的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不会飞的小蝙蝠》,爸爸和阿福之间的相处,充满了不正经的各种日常,吃葡萄放屁荡秋千……但这些,都是爸爸一步一步引导阿福飞起来的基础:
后来,爸爸说“阿福,你不要努力,你不要飞”,而阿福回应“我不要长大,我不要长成爸爸的样子”的时候,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也突然明白这套书的深意:那些颠倒的话,或许正是阿福成长的密码:
一套5册,故事节奏把握的特别好,人物立体,语言幽默。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反转反转再反转,扣人心弦。
因为书中都是颠倒的话,所以暗戳戳贡献了不少笑料,也让看书的小读者跟着脑筋急转弯,忍俊不禁!
这套书在日本被作为幼儿园和小学的指定藏书,学校用这套书举办读书会、朗读会、音乐剧等等,来用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全套:7册
类型:中英双语注音故事书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
这又是一套脑洞大开的书,看完只想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
这套书一共七本,每一本都围绕一个家庭成员展开,这家人的性格和经历都非常的离奇。
他们的故事跟传统的温馨有爱不同,人物性格反差萌,风格搞怪,故事设定夸张荒诞,故事的走向往往出乎意料。
《出生四天的婴儿首相》里,鲍里斯是世界上最最聪明的小宝宝,刚出生就会说话、穿衣服。
不过,在首相就任的发布会上,鲍里斯却不见了,
最终,人们在毛茸茸的婴儿房里,看到鲍里斯抱着粉红小兔睡着了。
“如果明天我长大了,我能当大人了……”,孩子有这样的畅想,在这本书一定能找到共鸣。
这套书在令人捧腹的夸张情节里,又能引发孩子的思考。
《胆大有胆小的冒险家》里,布鲁诺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他干什么都无所畏惧,并且总能做成功。
可在完成了一次艰难任务后,半夜里,布鲁诺却哭了起来:
这套书由英国著名童书作家劳伦斯·安荷特与著名画家托尼·罗斯联手创作。
通过夸张的人物特点和荒诞的故事情节,在幽默的书写中表达着对世界和生活的独特思考。
出人意料的结尾饱含了个性被理解的温情,给孩子带来快乐又温暖的阅读体验。
另外,书中不仅有拼音,书后还以四格漫画形式附上了英文原版内容,满足小朋友双语阅读的需求。
全套:3册
类型:儿童心理自助绘本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讨论
“早点带孩子看了这套书,送幼儿园的时候估计能哭得少点。”
办公室小伙伴们读了这套书之后,齐齐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套书特别适合情绪敏感且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它能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入学焦虑,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面对陌生环境的勇气。
绘本以孩子自己入睡、打雷被惊醒这个平常却又日常的小场景开篇,宝贝们听到这里会颇有共鸣:
我自己睡觉时听到打雷也会害怕,因此会期待故事里的孩子和妈妈会怎样处理呢?
故事中的妈妈则通过讲述“爱的魔法线”,让孩子相信这条“线”的存在,相信自己无时无刻都是跟妈妈和所有自己爱的、爱自己的人在一起的。
让这条线真正联结到孩子的心里以后,孩子就会生出面对孤单和恐惧的力量。
“你冲我们发火的时候,‘爱的魔法线’是不是就消失了呢?”
这是《爱的魔法线》的续篇,开头依然承接“爱的魔法线”,以入学为内容切入点。
而且最让我感觉温暖的亮点是,这次引入了哥哥这个传授新技能的人,对于二胎家庭来说,这绝对是本潜移默化地让大宝二宝感情升温的好书啊。
这是米拉要去上学的第一天,她欢欣雀跃的同时也有许多小小的担忧:
在哥哥的劝慰下,她相信爱的魔法背包里有她需要的所有东西:
帮助她大声发言的魔法麦克风、迷路时为她指引方向的魔法手电筒、跌倒时能
接住她的魔法网、让她自由表达的魔法画笔……
《爱的魔法课》是从绘本《爱的魔法线》延伸出来的创意活动书,作者是专业心理治疗师,旨在用各种有趣又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
书中包含50多个创意图画、手工、游戏和写作活动,让孩子逐渐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帮助他们逐渐找到自己的“爱的魔法线”,敞开心扉,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学会感受爱、理解爱和表达爱。
这套书由英美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心理治疗师联袂创作,常年高居儿童心理自助绘本榜首,全球热销50多万册。
幼儿园阶段读到这本书,孩子能更好的理解“爱”,感受“爱”。
全套:3册
类型:趣味动物科普绘本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转述
幼儿园阶段,孩子还是一张白纸,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爱上“科普”,让他知道科普也很“香”!
这套动物趣味科普就很适合给孩子作为科普的入门启蒙。
你知道吗?飞蛾绕着灯飞来飞去,是因为它们把灯当作月亮了!
蜻蜓宝宝用屁股“呼吸”,它们通过“放屁”在水下快速移动!
鹰鼻龙长着鹰钩鼻和铲子一样的下巴,但它们其实是一种鸭嘴龙!
这个世界永远有让你想不到却非常想知道的有趣知识等待你去发现。
本套图书为你揭秘虫虫、恐龙和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特点,闻所未闻的冷知识满足你对知识的好奇心;
颠覆常规科普书对动物的描述套路,用脱口秀式的爆笑讲解,加上漫画般俏皮的手绘图画。
让孩子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轻松get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知识,装进脑袋的知识想忘都忘不掉!
。
全套:6册
类型:数学启蒙绘本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转述
近两年,”数学+生活“正成为数学学科的底层设计逻辑。
比如说时间,之前直接要求孩子认识“分秒”,现在却要求孩子知道“1秒钟能完成的事”。
比如说速度,现在的试卷会这样出题,直接给一张高铁票,让孩子通过分析票据,从而找到计算的依据。
上面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但是
很考验孩子的生活常识
。
史家教育集团原副校长、
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陈凤伟老师就指出了:
教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能更好地将数学符号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让孩子将知识学以致用。这才是数学教育的核心!
在这种理念下,她创作了这套
《旅途中的超级数学课》
。
它是一套
利用中国大地风景,在探索景点的过程中带娃学数学的绘本
。
立足于新课标,对标小学数学课本,独具匠心地用“旅行”的方式带娃学数学。
全套书
共18个分册,共分6个主题
——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数的思维。
3个难度级别——基础级、提高级、挑战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这个书单了选择了这套的基础级别,非常适合给孩子做数学启蒙。
数字连一连,把中间的阿拉伯数字分别和左边相同点数的图片,还有右边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这是第一步,数的认识。
一共有几辆车,第2辆是什么,
这里引入了序数的概念。
盆子、碗、勺子、筷子的多少,这是对比较大小的认识。
没有干硬的知识,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不知不觉,孩子就完成了数学启蒙。
一共五套,虚构+非虚构全面覆盖。还包含学科启蒙、心理成长。
家有小班、中班娃的,别错过哦~
戳下方小程序进入商城
这个阶段,正是幼小衔接的阶段,孩子处于自主阅读能力建立的关键期,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孩子实现独立阅读进阶。
阅读侦探类推理小说,孩子会沉浸于每个案件的细节,随着案情的抽丝剥茧,逐层推理与分析,最终获得真相,
整个阅读过程,是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很好的提升。
这套《神探福尔摩鼠》就是一套让孩子看到停不下来的侦探类桥梁书。
它同时汇集了
福尔摩斯和老鼠记者
这两大超超超人气IP。
福尔摩斯,侦探界不朽的经典,
老鼠记者,孩子们眼中的大IP。
在这套书里,两者
超强联动,
福尔摩斯的烧脑和老鼠记者的趣味巧妙结合在一起,带领孩子进入一个个烧脑又趣味的案情中。
《神探福尔摩鼠》的剧情推进及案件侦破方式都用了
基本演绎法。
案件一环扣一环,没有直接告诉真相,需要小朋友自己根据已知信息去推导和思考,在推理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力。
比如,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一个邋里邋遢、边走边吃边扔垃圾的自称管家的老鼠。
外套上有公爵府徽章,但公爵府里不可能有如此邋遢的装扮——他并非公爵府的人;
衣服袖子、裤腿都短,明显不合身——他应该是偷了一个矮个子管家的衣服;
身形削瘦,运动鞋、走路的姿势——正好对应前面案发现场脚印信息......
他绝不是自称的公爵府新管家,是的,他就是窃贼,且是其中之一。
这就是福尔摩鼠的硬核能力——
我们能从这个世界看到的,远比它告诉我们的要多得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可读这套书,孩子绝对不会走神。因为他需要不断的思考、分析、推理。
比如,正常人看到的是杂乱无序的脚印,这能看出个啥?
而在神探福尔摩鼠眼里,脚印透漏的信息可真是太多了:
另外两个嫌疑人中,一个虎背熊腰;一个高高瘦瘦穿运动鞋......
靠着这项技能,还能勾画出除了主犯之外,未出现在现场脚印里的嫌犯……
孩子一不留神,就会过关键信息,他的注意力肯定是高度集中的。
里面的推理是以
大百科
为基础的,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知识巧妙融入到探案的故事大背景之中。
就比如第3册《消失在黑雾里的珠宝》这本中,由漫天而降的黑雾,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福尔摩鼠分析推测出:
这些发生在盗窃案中的神秘黑雾是“鼠”造雾;
(发散思维+想象思维)
现场的雾从上到下(不符合科学),动物播撒雾气不可控,推测黑雾发生时天上应该有专门的撒雾机;
(认知思维+判断思维+空间思维)
案发现场汽车上有黑色的核桃味的粘稠液体,推测证实黑雾是“鼠”造+天上有播撒装备......
(具象思维+聚合思维+逻辑验证推理)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抵触看大篇文字,这就不得不提这套书的排版了。
排版形式获得了国际上著名的
“出版创意奖”
官方认证。
呈现形式动感跳跃、一点不枯燥,
对于孩子的阅读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里面有画面感,降低了阅读难度。比如,多人物的形象、特征、职业等信息的一一对应:
比如,“银粉带”的图像化,既非常形象,又是关键线索;既提示读者,又没有“剧透”。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样的排版方式,它
能
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暗含的独特线索表现出来且保证不剧透
,这套书的排版真称得上
很走心
!
想推一把,让娃开始独立阅读,这套再适合不过了,大字配图,每本100多页的厚度。
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
,这套书的趣味和排版,肯定能让娃爱上,读到停不下来,并调动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整体来说,这套书让孩子
既能开开心心地读侦探故事,还能烧烧脑、攻破思考力。
并且内容一点也不暴力血腥,完全符合孩子的认知,这点大可放心。
这是一套能让孩子体会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整本书的成就感的书。
由韩国KBS的同名热播动画片改编、
口碑近乎满分,
绝对能让孩子在爆笑中爱上独立阅读~
《面包理发店》分为
第一辑+第二辑,我们收入书单的是第一
辑4本。
它用幽默的故事告诉孩子一些道理,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非常适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漫画的主要人物是
面包托尼
,他是面包城里的天才理发师。
他开的面包理发店,是一家神奇的、可以让人心情变好的解忧理发店。
面包城里的居民是面包、蛋糕、薯片、可乐、牛奶、麻花等,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
大头蛋糕因为头太大,遭受同伴排挤;卡蒙贝尔奶酪交不到朋友;香草冰淇淋有些自卑,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
无论客人的情况多么复杂和特殊,面包托尼总是能发挥创造力,
帮助客人重拾自信,解决难题。
故事
充满创意与想象
,绝对能勾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们来看看第3册的
《蛋糕女王变美记》——
蛋糕女王想要变美,
却管不住自己的嘴,越吃越胖,来帮她的人都失败被关了。
面包托尼被请了过来,担负起给女王做公开演讲造型的重任。
一开始,托尼想到的方法是给女王加一头意大利面长头发。
造型很成功,可问题是……女王控制不住自己,把意大利面全吸溜进了肚子:
女王大怒,托尼被关了起来,他
能成功自救吗?最终,阴影给了他灵感:
故事不仅仅爆笑,同时它还传递了
友情、亲情、平等、尊重、梦想等正能量的价值观。
纸杯蛋糕大头因为头太大而受尽嘲笑,可是经过面包托尼的搭理后,她因为头大反而被评选为"纸杯蛋糕王者".
孩子从中能知道,外貌只是别人的评判而已,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饼干少年为了帮助父亲交房租,公开挑战天才理发师面包托尼。托尼没有故意输给他,因为:
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看得停不下来,益智游戏一边锻炼脑力一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最主要的,
孩子真的超爱看,能嘎嘎笑着看它半小时!
再加上图文1:1的设计,
很适合作为
桥梁书
,帮助孩子实现向自主阅读的过渡。
这套《神奇糖果》第一辑出版后,就引发了小读者们的喜爱,至今已经加印十二次。
(最新出版的第二辑有两册,孩子感兴趣,后期可以单独购买)
它针对的是孩子的
“坏情绪”
,
用轻松治愈的方式,解决了孩子在学龄阶段遇到的所有人际关系难题。
这套《神奇糖果》讲述了一系列围绕着魔法点心发生的故事。
故事里的小朋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和姐姐吵架,被同学欺负,觉得弟弟抢走了妈妈的关爱,以为奶奶不再关心自己了,
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孩子无法理解并自我消化这些不良情绪,而这套书可以通过甜蜜的小故事,让孩子从书中小主人公的身上获得共鸣,从而学会从辩证的角度看待
问题,真实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同理心等。
觉得姐姐总“欺负”自己的早纪,在街角遇到了魔法奶奶,只要说十句关于姐姐的坏话,就能做出让姐姐吃了变难受的糖果。
可早纪说着说着,想起了姐姐那些温柔的时刻... ...
☆ 这个故事帮助孩子自主思考,总“欺负”自己的哥哥/姐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智也在学校有一个特别讨厌的同学小航,因为小航总是仗着自己个子高,就“欺负”自己。
这天,智也遇到了魔法奶奶,要让小航吃下变得不幸的糖果吗?在街角,智也看到小航在帮助老爷爷提重物,小航真的是个“坏孩子”吗?
☆ 这个故事让孩子多去关注身边的细节,提升包容度,友谊的必要条件是相互理解,而沟通是理解的基础。
小健讨厌弟弟,谁让弟弟霸占了妈妈的爱呢?
小健真希望弟弟消失,魔法奶奶给了小健一盒占卜软糖,吃下的人会遭遇不幸的事。在弟弟消失后,小健才开始慌张了……
他很后悔说出了让弟弟消失的话,弟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
☆ 这个故事让多胎子女家庭的孩子,从中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吵吵闹闹的童年,其实充满了陪伴的欢乐。
欺负自己的姐姐、总找茬的同学,霸占妈妈爱的弟弟…大家发现了吧,这些故事情节,基本都是孩子现实生活的映射。
孩子
会看到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们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从中学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应对和管理不良情绪。
阅读策略:亲子共读、精读(思维导图、提炼关键信息)
植物也都很忙,它们也要工作,也要努力奋斗,才能生活……
这本全彩绘的小书足足81页,讲述了植物为了生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它们的奋斗姿被很多人忽略了。
随着书中的讲述,一个个被揭开,小读者才恍然大悟,植物的奋斗姿态原来如此的震撼人心。
每一棵植物,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而种子没有父母或者别人帮忙,它要靠自己,想法子从土壤里钻出来。
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植物不像动物一样,它在生命之初过得可是单打独斗的日子,一切靠自己。
在干燥或者阳光不足的地方,植物会想法子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
玉米想的法子是让地面上用作支撑的根也参与“抢水”。
榕树的法子是,长出很多“胡须”,吸收空气里的水分。
这本书用“奋斗”的视角来形容植物的生长,原本就是感性的。可是这些感性又都是基于自然界的客观事实的。
比如,作者说“大多数植物最伟大奇妙的地方,是自己制造食物过活。所有的动物,连人类都算上,谁也没有这个本事。”
是不是很有道理,植物维持生命最基本的原料就:水、阳光、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动物都没这个本事。
植物如何“制造食物”是这本书里的重头戏。从原材料、叶绿体到“产品”,作者掰开揉碎了讲光合作用。
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过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虽然披着励志的外壳,它的内核可是实实在在的科普,不容一点含糊。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讲述了植物需要应付的问题:对抗敌人、抵抗疾病、忍受天灾……
读到这,孩子对
“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翠竹,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能更好的运用植物的坚韧不拔、蓬勃向上。
《植物的奋斗》
从最常见的植物入手讲述了植物们奋斗的一生,不仅科普了植物的生长周期,而且也能够从中感受奋斗的力量,让孩子对身边的植物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套书适合精读,可以引导孩子提炼关键信息,制作思维导图,把书读的越透,体悟也就越深。
这本书围绕这四种负面情绪展开,它很创新地,
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成了一个个小怪物
。
故事一开始,小男孩被身上的重物压得苦不堪言。他决定,把他们抛在身后,
每次放下的时候,那些装在行李中的代表着
负面情绪的小怪物,
会跳出来大声尖叫,用力嘲笑。
男孩没有理会,而是勇敢地继续向前,去失败去尝试……
挫败、恐惧、疑惑,担忧,会随着小男孩的“放下”,越来越小,越来越安静,直到几乎消失。
到最后,小男孩会发现,只要负面情绪,
只需要把他们看管好,确保它们不要变大,就可以跟它们和平共处
。
哪怕有一天它们会重振旗鼓,也没什么可怕,我们只需要“转换方向”。
有时候孩子产生情绪,或是在成长、学习、社交中遇到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孩子直接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能我们自己也不太了解,又或者是聊天的语气、时机不对,就很容易被孩子拒绝。
而本书就像一个客观中立的第三者,
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向内探索的桥梁,
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看见自己,帮助自己,接纳自己,
当孩子被
恐惧担忧焦虑的感觉
困住时,就可以想想这本书,跟随书中的小男孩,
学习如何放下和转念。
这本书的最后还有英文原版的内容,英文好的小朋友,可以一书两用啦。
前面幼儿园阶段提到过这套书的介绍,它最打动我的点就在于实现了数学+生活的完美结合。
幼小衔接书单中收录的是匹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提高级。
这套书每个单册,都会以一个大热的旅游目的地展开,比如上海,北京,成都,等等,
然后
把小学1-3年级必学的数学知识,无缝嵌入了旅途场景中
。
在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教孩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是不是比单纯的刷练习册有趣的多?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感受生活的机会,到处走一走、看看,丰富生活数学的感受,让孩子对数学保有好奇之心。
当然,数学知识不能单方面的灌输,而是要在练习中有所得。为此,书中设计了各种小任务。
比如在成都的大熊猫基地
,最爆火的点就是能看到熊猫幼崽的月亮产房,去晚了就要大排长龙,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到一条路线,可以最快到达月亮产房呢?
西安的兵马俑
,姿态万千,有坐,有站,有跪的,那试着挑战一下,能不能找到在“比👍”的兵马俑呢?这就很考验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了。
去长白山旅游的时候
,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所以不同的气温就要对应不同厚度的衣物,旅行箱的容量有限,要带什么不带什么要好好思考一番,这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这套书
帮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来不靠知识的灌输,
仅以数学的知识点和逻辑思维展开,也能玩出一百多种不重样,还超有趣的小游戏!
孩子能真正的明白,数学不只是书本和练习册上的加减计算,比较大小,排序统计,推理判断等等,
数学真正的作用,是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推孩子一把进入自主阅读的桥梁书,有感知情绪的绘本,有植物科普绘本,有数学启蒙绘本,做了一个虚构与非虚构的配比,保证孩子有一个营养均衡的寒假。
塔夫茨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授玛丽安娜·沃尔夫在《升维阅读》一书中指出:
四年级代表着“学会阅读”和“学着利用阅读来思考和学习”之间的马奇诺防线。
说人话,就是:
三四年级的孩子有一个重要任务,完成从
“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
到
“阅读学习”(Reading to Learn)
的进阶,在掌握了基本的阅读能力之后,进入到用阅读来思考和学习的阶段。
咱们最为焦虑的三四年级成绩滑坡,七八年级断崖跌落,就是这样发生的。
书单里有一套蒲公英童书馆的《小学生分级整本书阅读》,它引导孩子从片段式阅读向整本书过渡,能够充分理解一本书,并将它的内涵从头到尾把握住。
最创新的一点是,书中穿插着资深老师的点评,他们用亲切、平实的语气,教孩子边读边想、做记录、总结,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咀嚼和回味。
这就相当于在孩子大脑中植入一个第三者的小人,
担任起了孩子深度思考的引路人。
让孩子慢慢发展出在阅读中从旁观者的角度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是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学会利用阅读来学习,二是为孩子初高中的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按年级段选择:第一学段(一二年级)5册、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5册、第三学段(五六年级)6册
有些孩子读了很多书,阅读理解和作文却毫无起色,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进入深度阅读。那怎么深度阅读呢?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有一种“思”的自觉。会一边读,一边思考,并主动对自己的阅读做梳理、反思、回顾。除了阅读和理解,还能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联想想象,实现有目的、有系统地阅读。
首先,编辑和主编老师们在选书阶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制定的阅读目标、阅读内容进行了适龄分类。
选出来的书匹配孩子的认知是基本条件,然后优中选中,还都有着极深的立意,我们以三四年级适配的第二学段书目为例:
由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获得者琳达·休·帕克根据发生在非洲的真人故事动人改编。
亚马逊网站非洲题材童书畅销榜TOP1,全美销售火爆,曾引发关于非洲、水资源等话题讨论热潮。
讲述了两个小主人公在动荡年代,为了寻找水源,踏上漫漫旅程的故事。
文字中传达的苦难中的坚守,动荡中心怀希望的精神,令人震撼。
荣获冰岛文学奖、西北欧儿童图书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奖。
主人公布米尔和胡尔达住在一颗美丽的蓝色星星上,每天过着无拘无束、精彩刺激的生活。
一天,一艘宇宙飞船坠落在黑沙滩上,里面走出一个名叫乐天先生的大人。他承诺让孩子们美梦成真,还要给他们一百倍的快乐……
这是一个奇幻冒险故事,可以作为孩子科幻书的入门之作。
讲述主人公通过努力练习乒乓球,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真实展现体育竞技的艰辛与拼搏精神。
讲述一只叫克伦肖的猫与主人之间的感人故事,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美的插图,让孩子感受到宠物带来的温暖与快乐。
讲的是男孩与熊在漂流中共同面对生存挑战,展现勇气与智慧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生存挑战的乐趣。
每本书的开篇,儿童阅读专家王林给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孩子,做出了针对的、细致的阅读指导策略,包含读什么、怎么读、阅读重点以及学校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