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林民旺】
进入2017年之初,中印关系似乎要走上积极发展的轨道。1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时,印度的观察家们从中读到了积极的信息。
如白皮书提到印度15次,这在中国过去发布的外交白皮书中是毫无前例的。而且,在谈及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时,将印度放在美国、俄罗斯之后,列在日本和其他国家之前。同样,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在对外活动中向印度听众提及,中印需要签订自贸协定,还应该签定一个《和平友好条约》。后一建议让印度听众颇很吃惊(也许,他们嘀咕,难道中印关系都发展到了中俄关系那个程度啦?)。
这些新信号,新德里似乎已经接收到。只是,印度观察家们提醒,需要仔细地甄别甄别,到底这些信号表明了中国对印战略的根本调整,还是战术性的“缓兵之计”。毕竟2016年中印关系一直受制于两个事件:印度申请加入NSG问题上的受挫,以及中方多次“技术性搁置”印度将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的头目马苏德列入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名单的申请。
似乎印度形成的感知是,中国在打压印度,不允许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显耀的角色。这对希望扮演领导型大国(leading power)角色的莫迪政府而言,绝对是一枚难以下咽的苦果。
到今年2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印度外秘苏杰生率领的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的首次战略对话。这其实是继2016年10月2日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启动后,又一个重要沟通机制的“复活”。
可以看到,两个分歧问题依然没有取得突破。但是,聊以欣慰的是,中印战略对话机制的重启,本身也就意味着两国都希望中印关系能够稳定下来,希望中印关系能够良性发展,而不是继续下滑。以至于当媒体质疑对话毫无成果时,印度外交部特意澄清,此次会谈是富有成果的(productive ),媒体需要客观平衡地(balanced)地看待中印关系。
进入到4月,中印关系再次受到严重冲击。4月4日起,达赖喇嘛要开始窜访达旺地区,尽管因天气原因行程有所缩短。但是印度内政部国务秘书里吉朱(Kiren Rijiju)一路陪同并高调向中国喊话,也让中国方面放出狠话,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正当权益”。
《环球时报》的评论似乎更是火上浇油,“说句很实在的话:新德里哪里有资本把中印关系搞砸,让两国重新成为战略上的公开对手呢?印度人应当想一想,如果中国愿意开发针对印度的‘外交工具’,我们能够搞出多少来!中国的GDP数倍于印度,我们的军事力量已经可以向印度洋投送,印度周边有中国友好国家,印度不稳定的东北部紧靠中国,如果中印相互‘玩地缘政治’,北京会输给新德里吗?”。
在印度关注的中国媒体里,《环球时报》英文版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而且印度的报道中总是认为《环球时报》是中国政府经营的(state-run),代表中国政府的意图。如此一来,《环球时报》评论的赤果果“羞辱”,激起了印度各方的群情激奋(更委屈的是,笔者也“被”躺枪。3月29日发表的一篇小文,被认为在羞辱印度,意在“逼迫”印度来参加“一带一路”高峰会议)。
4月14日,达赖喇嘛的窜访一结束,中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地名6个,立即被看作中国的报复。更令印度观察家们担心的是,中国还可能采取什么报复措施?毕竟春天已经到了,中印边界又到了“越境”频发的时期,是否可能又发生一起大的“对峙”呢?
印媒报道截图,称中国增补地名是对达赖窜访的报复
中印关系,一直在别别扭扭中发展。套用邓小平评价中美关系的话,也同样适用于中印关系:“中印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2013-2015年中国如此重视两国关系,却又磕磕碰碰地发展,不免让人遗憾。问题的关键是,中印都没有想清楚将彼此关系定位在哪个层面上。换言之,中国寻求一个什么样的中印关系?而印度又寻求一个什么样的中印关系?
人民网图
2014年9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关系主要聚焦在两国的经济合作上,似乎缺少了战略层面的关系定位。印度当然是个庞大的市场,两国经济发展合作的空间巨大。 “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结合,加上25亿多的人口体量,“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只是,中印这样的国家如何可能只是定位在“发展伙伴关系”上呢?在大国关系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纯粹的“买卖关系”,它必定涉及到地缘政治的战略维度。
因此,只有回到战略层面,才是中印关系的正道,理清对彼此关系的定位。也许,这是减少双方为了一些小问题而互相“打牌”的正确路径。一如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后,印美、印日、印俄之间都达成的文件,阐明彼此对对方的定位。
如印美在2015年1月达成《印美关于亚太与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愿景》(US-India Joint Strategic Vision for the Asia-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Region),阐明双方对印太地区事务的共同立场。印日也在2015年12月安倍访问印度时发表《印日2025年愿景共同声明:特殊的全球战略伙伴,携手创造印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Joint Statement on India and Japan Vision 2025: Special Strategic and Global Partnership Working Together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of the Indo-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更加详细地梳理了两国在印太和全球事务中的共同立场。中印之间需要此类文件,在新形势下系统地梳理彼此在全球和地区事务的共同立场,阐明彼此对对方的外交定位,也许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彼此的“重视”程度。当然,是否需要这样的文件,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也同样取决于印度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 资料图
此外,在中印的磕磕碰碰之中,也不乏积极信号值得关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联合研究组会议将于4月25-26日在印度加尔各答召开,这是时隔两年半之后又“重启”这一合作倡议。印度国宝级明星阿米尔汗近日在华,受到中国粉丝的热情欢迎,其程度丝毫不亚于成龙在印度的热度。习近平主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大文明古国似乎还可以在明晰战略定位之外,找到文化的亲近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