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9日晚上,一个16岁的女孩在教室中被同学王某杀害。
之后,王某向警方投案。在取证半年后,检方指控王某涉嫌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
前两天,此案开庭审理,并未宣判。期间,王某坚称两人是自愿发生关系,自己是过失杀人。
而女孩母亲认为有充分证据证明王某强奸女孩后将其杀害,并且是有预谋的。
她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索赔要求,“我一分钱都不要,只想严惩他。”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王某犯罪性质恶劣,但法律会从轻判决。
网友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议论未成年犯罪该不该被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本义是为了给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人生漫长,不能因为一个污点就毁了他们的一生。
堂姐愿意相信,大多未成年犯罪是愿意改过自新的。
在电影《男孩A》中,杰克因为年少时杀人入狱,出狱后改过自新的他依然不被社会接受,
当有罪案发生时,人们的眼光都会投向他,甚至女友也开始犹豫。
杰克不被任何人信任的绝望让人心碎。
尤其wuli加菲辣么帅辣么敏感,人们却依然无凭无据地怀疑他,说好的这是个看脸的社会呢?
但总有一些未成年嫌疑人本性难移,甚至对自己做的事心无愧疚。
“女孩教室被害案”的庭审中,拒不承认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王某,真的会对自己杀害同学表示悔意吗?
这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让未成年人犯罪有恃无恐。别说改过自新,他们甚至都不觉得自己犯罪有错。
在电影《伊甸湖》中,新婚夫妇去伊甸湖度蜜月,却走上了绝望的地狱之路。
这部恐怖片没有鬼,但是其中犯罪的未成年们比鬼更可怕。
电影中的人性如果被激发出阴暗面,没有最恶,只有更恶。
当我们都以为小孩一定是善良的时候,少年的恶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但他们也不是性本恶,他们接受的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才是滋生无畏恶意的根源。
对于这样主动向恶的未成年,如果法律还用“减轻罪刑”来保护他们,孰知当他们出狱后不会继续犯罪?
当未成年人犯罪后,沉浸在悲痛中的受害者家属面对法律判决和内心期待的落差也会反应不一。
有的受害者家属会选择原谅,或者皈依宗教,获得内心的平静。
《今天》中,乔妹不顾周围人不解的眼光,宽恕了撞死自己未婚夫的未成年女孩,并且给了女孩亲情一样的温暖。
妮可主演的《兔子洞》中,面对撞死儿子的未成年男生,她同样选择了原谅,并且和男孩生出一段情感寄托的情谊。
有的可能会在嫌疑人家属的威逼利诱下选择“宽恕”。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韩公主》中,韩公主被几十个男生轮奸,
她的父亲却为了赔偿金答应跟嫌疑人和解,并劝女儿也在请愿书上签字。
韩公主作为受害者却成了社会指点甚至嫌疑人家属讨伐的对象,甚至不得不经常转学。
更多时候,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宽恕”对亲身经历丧亲人之痛的人而言太过虚无。爱有多深,宽恕就有多难。
有些受害者家属做不到宽恕,也做不到隐忍接受现实,毕竟逝去的生命和所受的侮辱怎能就此忽略?
所以这部分受害者家属在法律不能制裁嫌疑人时,选择以暴制暴,
用自己的手消弭内心的痛,用自己的方式让未成年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电影《告白》中,腹黑女老师用自己的方式为死去的女儿复仇,让嫌疑人(班里的两个男生)不寒而栗。
相比《告白》的理想化,《彷徨之刃》显得更现实,
跟文章开始提及的16岁女孩被害案有些类似,都是未成年人奸杀未成年人的恶性案件。
泥萌一定想不到,这个有很强社会性话题的故事出自东野圭吾之手。
这部小说是最不东野圭吾的作品,因为弱化了推理,但小说涉及了很多社会性的议题。
比如警察保护的是人还是并不完善的法律?警察保护的是受害者还是被害者?
比如人性与法律的对立,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对立,以及人性的中的诸多自相矛盾。
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有日版和韩版两个版本。
故事有些沉重,高中女孩秀珍被四个未成年人下药并奸杀,嫌疑人把强奸过程录成了录像带并出售赚钱。
因为是先下药后奸杀,所以法医把女孩死因归于药物引起的肾衰竭。
凶手如果被判刑,最少判六个月,最多判七年。
这样的判决结果,女孩的爸爸胜贤不能接受。
女儿如花似玉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而凶手们受到的惩戒只有六个月。
这时他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短信上写明了凶手的藏身地点。
胜贤决定一探究竟,没想到却看到了女儿被奸杀的影像。
愤怒的胜贤冲向了在场的共犯之一哲勇,当他举着棒球棒愤怒地质问哲勇时,
这个惊慌的男孩竟然说“ipad不是我偷的”。
难道在他心里,ipad比少女的生命还重要?
也许他本只是想要凶手的一句道歉,没想到却发现他们根本不把奸杀女孩当回事,甚至觉得那不是自己的错。
怒火中烧的胜贤杀死了哲勇,善良老实的他走上了为女儿复仇的道路。
这些没有悔意的少年却被法律保护,作为被奸杀少女的父亲怎能不愤怒?
胜贤发现了这些男生强奸多个女生并拍成录像带的秘密,
同时在这个共犯的手机里找到了共犯们的地址,开始寻找主犯。
警察们也因为哲勇的死开始了抓捕胜贤的行动。
道德和职业修养的对峙让他们痛心不已,
他们明知不愿悔改的少年凶手们应该绳之以法,却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就这样,本来是受害者家属的胜贤却成了警察的追捕对象,
而奸杀数个少女的未成年们则成了保护对象。
无比荒谬,却又无比现实。
电影节奏有些拖沓,情节不是很抓人,但所反映的未成年犯罪问题很值得思考。
电影中女孩的父亲死去了,这对他也是种解脱,他终于不用再做关于女儿的噩梦。
现实中,16岁少女的母亲呢?
案件发生后,她放下了工作,一心为案件奔走,她希望的严惩会实现吗?
我们允许法律的相对公平正义,接受法律对未成年犯罪的保护,但法官是不是也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未成年犯法,在案件性质恶劣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该受到更重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