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其实,知识所蕴含的“广度”远远不止于学术体系之内,它还包含有人生经验所积攒的丰厚阅历,与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认知世界的角度与深度。
世界丰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够为艺术留学生推开更为宽阔的大门,让艺术留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于康石石公众号汇合交织:你能在伦敦租到高性价比的住房,就能帮助经济并不充裕的家庭前往伦敦留学;你了解UCL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了解AA的授课方向,就能够给不知何为A校B校的学生指引方向;自己当年年轻吃过的亏,上过的当,后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将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留学经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Taxi Driver
英国巴斯大学(Bath)
Architecture,本科
本期内容提要:Bath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
我是一个想法比较多、不愿意归于安逸的人,所以求学生涯也一直在折腾。当时高中毕业申请了巴斯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但由于更喜欢建筑,转专业读了建筑学。发现巴斯的建筑学不太适合我,所以大二暑假在汉艺准备作品集,想要直接transfer到AA读大三。
我眼中的巴斯大学
1. 校园“气质”
Bath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学校,因为Bath的本科只提供一年的宿舍,所以我在大二的时候是自己租房子住的。学校在山上,我又住的比较远,每天从我住的地方到学校要坐40分钟的巴士。有时候半夜没有车自己走路回家,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连灯都是黑的。不过这也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安全系数之高,至少我读书的这两年里,基本没有听到过任何犯罪事件。
而且因为Bath工程和商科是优势专业,学校里一般都是比较听话的好孩子,整个学校的校园气息比较浓郁,与伦敦的学校很不同,反而有点像是美国的大学校,但没有他们那么open。
2. 校园“设施”
在设备资源方面,Bath的基础性设施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们大一的时候要求做手工模型,能够使用到的基本工具都比较齐全。而且我们最近建了一栋新的studio,虽然大二没有去新楼上课,不过我还是去看了一眼,整体风格是比较现代的。
3. 城市“资源”
巴斯是一座小城,它的生活节奏很慢,很多资源都比较匮乏,展览、讲座等基本都没有。但学校还是会经常邀请一些设计领域的人来做讲座,不过讲座内容主要是涉及建筑材料、结构科技等一些客观性较强的内容,而对于主观的见解类讲座比较少。另外,巴斯是一座旅游城市,这里游客比较多,所以消费也算比较高。
巴斯申请之路
因为英国申请要通过UCAS(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所以我申请本科的时候,是从UCAS上查询每个学校和专业的申请要求,再根据要求对照自己的目前学术背景。
因为我不是艺术生,对于portfolio方面不了解,而且我数理化成绩比较高,所以当时没有考虑艺术类大学,而是选择申请不需要作品集的综合类大学的工程类专业。这类专业对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绩要求比较高,也能够发挥我的优势。
UCAS允许申请5所学校,在学生拿到预录取结果之后再选择2所学校。因为我比较喜欢结构和建筑相关的东西,所以我当时报考了帝国理工的电子电器专业和巴斯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最后被巴斯大学录取。
建筑学转系历程
1. 土木工程
因为巴斯大学的建筑学是土木工程的下属分支,第一学期除了地质学课程建筑学不需要学习之外,几乎所有课程完全一致。我当时转专业的契机是,我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时候,与建筑学专业一起做了project。因为一直抱有转专业的想法,所以把项目拿给department的leader看,也跟他讨论了转系的事宜,比较顺利地就转系成功了。
Project Review
2. 建筑学
巴斯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在第一个学期基本学习的都是比较简单的高中物理,对我来说压力不大。但由于我没有艺术背景,没有做过project,高中也没有学习过portfolio,而我又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人,非常想要更多地去摄取设计方面的东西,所以这方面的自学稍微有些吃力。
大家都把巴斯大学当做英国建筑届的大牛,不过虽然它的建筑很强,但与设计的挂钩不大。比如老师在为作业打分的时候,评分标准分为五个栏目,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给定的设计方法进行创作,比如说一定要画几张分析图,平面图、立面图,在设计中一定要加入某几个diagram等等,主要是对技能方面内容的评判。
Studio
但与之相悖的是,在软件的学习上,对于一般的基础性软件,比如sketchup、3Dmax等,基本是直接从课上学习。对于rhino、grasshopper等软件的学习,虽然晚上偶尔会有专门的软件课,但一学期只有一次,基本上没什么帮助。所以我的rhino、grasshopper之类的软件基本都是自学的。
巴斯的建筑学与工程结合非常紧密,包括对于保温、通风、电暖等内容的学习也比较多,主要以现实中的实体建筑为基准,它的应用性非常强。这些东西确实是必要的,但我认为它更多的是需要在工作中总结的技能经验,而不是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巴斯大学在建筑学上主要以量产设计师为准则,注重模块化思维。因为工程有它自己的逻辑,前人已经总结好了,你只需要根据这些固有的内容去使用它就好。
转学想法的萌生
1. 对建筑理解的变化
我一开始对建筑的理解比较肤浅,就是单纯认为它很cool,它能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但没有具体了解。对于设计了解也不深,仅限于之前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总是愿意去观察生活中的人或者事物,得到灵感,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发现设计很有趣。
Rome Pantheon
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但真正开始理解建筑设计,更多的是在大学接触了设计之后。尤其是大一暑假,我参加了一场建筑设计竞赛,在两个月的竞赛时间里,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讨论,开阔了自己的思路,算是我重新理解建筑设计的一个契机。
2. 实习后的想法确定
我开始考虑想要transfer到AA,是因为去奥地利实习的时候,觉得如果未来两年一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实在过于乏味无聊,所以想在学习生涯中制造一些改变。
实习的时候,我们是5个人一起为蓝天组协助制作一个投标项目,我是从前期准备就开始在做,大概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然后在项目的前半部分,由于每天都有新的concept出来,所以主要是做模型。后期设计比较成熟之后,主要是绘制diagram和制作3D模型之类。
当时我在蓝天组实习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实习生,是一个意大利的在读研究生,我在与他的讨论过程中迸发出了非常多的设计灵感。也是因为这份实习,让我认识到,在适合自己,能够表达自己的地方学习非常重要。
AA&Bath对比调研
AA在我眼中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校,他能接受“坏人”,能接受天马行空的人,但这种天马行空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的,虽然可能表面上看比较乱,但是乱而有序。同时它更能够着眼于设计方面,包括从我AA的朋友那里了解到的,他们的设计会更加概念化,比如给你一个命题让你去做,更能够融入自己的想法。
相对而言,巴斯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校,但我做的设计,不是单纯从建筑角度出发,我更多的是想要从人与人或人与事物出发,考虑建筑与人的沟通等等,创作出一些融入我更多个人想法的设计,而不是中规中矩的东西。
包括我平时看书都比较杂乱,我更喜欢看小说、历史、哲学、符号学等等,很多书都是浅尝辄止,但也能对我的设计灵感有所帮助。所以如果一直在巴斯这样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环境学习,可能过于平淡,或者说束缚,不是我想要的。
比如,巴斯的教授在讲课的时候目的性很明确,他这节课要教给你什么,你需要掌握什么内容,都会非常清楚系统地传授给你。很多文科课程的教授会跟着PPT一页一页读,巴拉巴拉,有时实在是觉得有些无聊。
而从我的朋友那里听到的,AA更多的是会给你一些内容让你独立完成,比如这周需要完成一个research,然后拿到课堂与老师讨论,这样的方式我会更喜欢。
一开始,我给UCL发邮件询问过transfer的问题,他们不接受中途转学,必须通过UCAS重新申请,再从大一开始读。但暑假通过询问同学、官网手册等一系列调研之后,我发现AA可以中途转学。可能是相比公立大学的成熟系统,私立大学相对开放一些。所以在这个暑假决定来汉艺准备作品集,正式攻陷AA。
后记
我初到英国的时候,是新奇大于迷茫的。恰好我大一的室友是中国人,因为Bath的本科生里中国人非常少,我们全系七八十个人中只有三个中国人,所以感觉自己还是很幸运。而且我在Bath读到了想读的专业,它指引我走上了建筑这条路,也算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对一个非艺术生,在对设计的理解比较浅显的时候,Bath规律的授课方式与生活环境,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初到英国的生活。
虽然在更多地接触到设计之后,我觉得Bath可能不适合我,而打算transfer到AA。但至少但是相比于伦敦UCL这类课业压力非常大的学校,Bath相对轻松许多。所以总体来说,Bath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一些个性没有那么强的同学可能会乐在其中。但如果是像我这种比较喜欢在设计中融入个人想法的,或者说更加喜欢设计,而不是工程、结构的同学来说,可能并不合适。
往期“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
第六期
SX.Chen:我在ACCD一年的“血泪史”告诉你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专业”与“企业实习”?
第五期
暖心回归:给艺术留学的“你们”,一个互诉衷肠的机会!
第四期
Xiaorui:“圣马丁”褪去光环后,那些努力成痴的日子
如果你认同“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
希望与学弟学妹分享你的留学经验
希望将自己在国外所学与大家分享
请与康石石小助手联系
你的视角与见解将于康石石公众号刊登
如有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的问题,请将自己的问题梳理好,以方便康石石能够更快捷地为大家解答。
提问方式很简单
希望康石石能帮到每一名艺术生
无论艺术留学,还是艺术设计,或是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