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原理
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什么是决策树? ·  昨天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  别再迷信喝茶 ... ·  2 天前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  别再迷信喝茶 ... ·  2 天前  
环球科学  ·  越过这个年龄,得癌症的概率就开始变小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我,一个成年人,成了儿童精神科的病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原理

首次测量“魔角”石墨烯的一个关键特性

原理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07 20:30

正文




在超导材料中,成对的电子就像驶入拥挤公路上的专用车道,能够避开常规交通,以零摩擦的方式穿越材料。然而,正如专用车道的通行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子对的流动性也取决于多个条件,其中关键之一是电子对在材料中的密度。这一特性被称为 “超流劲度” ,即衡量电子对传输电流的难易程度,是评估超导性的重要指标。


在一项新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中,一个物理学家团队首次直接测量了 “魔角”石墨烯 的超流劲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超导性主要取决于量子几何,也就是材料内部可能存在的量子态的“形状”。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超导理论,为理解二维超导材料提供了新的视角。



魔角的奇妙共振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它由 单层碳原子 构成,碳原子以精确的六边形晶格排列。这种看似简单的结构赋予了 石墨烯卓越的物理特性,包括超高的强度、优异的耐久性,以及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018年,物理学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特定的角度 (约1.05°) 堆叠时,形成的扭曲结构,即所谓的 “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 (MATBG) ,展现出 非常规超导性


MATBG之所以备受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它与高温超导体表现出重要的相似性。此外,相较于其他超导材料,MATBG更易于研究,不仅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其电子密度也可通过外部手段轻松调节。然而,其超导性背后的物理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测量 MATBG 的超流劲度,将为理解其超导机制提供关键线索,有助于推动非常规超导理论的发展。


目前,科学家可以通过 微波共振器 测量超导材料的超流劲度。微波共振器是一种具有特定共振频率的设备,在该频率下,电信号以微波频率振荡。当超导材料被放入其中时,它会改变共振器的共振频率,特别是其 “动电感” ,而这一改变量可直接与材料的超流劲度相关联。


然而,迄今为止,这种测量方法仅适用于大尺寸、较厚的超导材料。对于像MATBG这样仅有原子级厚度的材料,科学家需要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



捕获超导信号


在MATBG中测量超流劲度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确保这种极其精细的材料能够无缝连接到微波共振器表面。换言之,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两种材料之间的理想无损接触,即超导接触。否则,传输的微波信号可能会被削弱,甚至直接反射,而无法进入目标材料。


此次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精准连接二维材料的技术,以推动未来量子计算设备中新型量子比特的设计。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成功地将一个微小的MATBG样本无缝连接到 铝制微波共振器 的末端。


铝是超导量子计算研究中常见的材料,例如,许多量子比特的读出系统依赖铝制共振器。因此,研究人员设想:为何不将共振器的主体用铝制造,并在其末端添加一小部分MATBG?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具体而言,他们首先利用传统方法组装MATBG,并将其夹在两层六方氮化硼 (hBN) 绝缘层之间,以维持MATBG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特性。随后,研究人员采用精细蚀刻技术,使其边缘如同精密切割的蛋糕层一般整齐,以确保MATBG与共振器的无损接触。


接着,他们在新暴露的MATBG表面沉积一层铝 (与共振器材料相同) ,形成可靠的金属接触,并连接铝引线。最终,MATBG的铝引线被连接至更大的铝微波共振器。研究人员通过共振器传输微波信号,并测量共振频率的变化,从而推断出MATBG的动电感。


然而,当他们将测得的电感转换为超流劲度后,发现其数值远超传统超导理论的预测。具体而言, MATBG的超流劲度比传统理论预测值高出十倍 ,同时,其温度依赖性与量子几何理论的预期高度一致。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异常现象是一个“确凿的证据”,表明量子几何在调控这种二维材料的超流劲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二维材料中直接测量超流劲度。研究人员表示,所发展的实验方法未来可用于测量其他二维超导材料。二维超导体家族仍有许多成员尚待探索,而这项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