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分拆:百雀羚模式切换致营销收入降,叠加拓品牌/品类/平台促管理模式高增,新业务稳步推进
分业务看,百雀羚模式切换致营销业务收入下滑、管理业务高增,拓品牌/拓品类/平台对管理业务形成增量。
2020年营销业务收入同降48.64%、占比32.36%(-24.05PCT),管理业务同增57.34%、占比40.14%(+17.31PCT),分销同增18.78%、占比27.00%(+6.65PCT)。1Q21营销同降30.86%、管理同增51.28%、分销同降4.43%、其他同增126.46%。公司从20年10月与百雀羚在天猫平台的合作模式由营销切换为管理模式,导致20年以及1Q21营销收入下滑、管理收入高增,管理业务增速较高还受益于拓品牌/拓品类/平台带来的增量贡献。
分客户看,大客户业绩依赖减少,20年新增10个品牌。
公司近年对百雀羚大客户的依赖不断减少,从2017年的营收占比72%下降至1~3Q20的31%,净利贡献由2017年的44%下降至20Q1~3的5.6%。
公司第一大客户百雀羚业务分析(合作平台有天猫、唯品会等):1)天猫渠道:2020年10月公司在天猫平台与百雀羚的合作模式由营销模式切换为管理模式(合同期间为一年,即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经公司测算,模式切换致百雀羚天猫20年营收减少3.05亿元、拖累20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21.02%,净利减少1053.42万元、拖累20年全年净利下降4.81%,推算其他业务(包含20Q1~3百雀羚天猫营销模式、20年百雀羚唯品会分销业务)拉动20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0.53%、净利同比增长46.35%。2)唯品会渠道:2016年3月公司与百雀羚在唯品会上的合作模式由分销模式切换为管理模式, 2020年12月30日合作终止。此后,百雀羚自身经营策略调整,将京东、天猫超市、唯品会业务收回自营。
客户拓展方面,2020年公司新增10个品牌,其中美妆品牌有菲洛嘉、染护发品牌植花季,以及食品品牌星巴克、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等。2020年公司食品和潮玩的GMV达6亿元。1Q21公司新签约品牌6个,正在洽谈中的品牌约10个,其中大部分已接近签约。潮玩和食品等新品类GMV同比增长236%。
分平台看,百雀羚模式切换影响拖累天猫营收下降,拓展京东、抖音等新平台。
20年天猫收入同降21.09%、占比30%(-20.09PCT)、增速下滑主要为百雀羚模式切换影响,唯品会收入同增2.08%、占比21%(+2.08PCT),20年开始拓展京东、全年GMV为5300万元、占公司总GMV比重为0.27%。此外,20年公司通过收购浙江上佰进入抖音、洋葱平台,20年6~12月抖音、洋葱贡献收入162.55万元。
※ 盈利能力:模式切换带来盈利能力增强,加大系统自动化投入拉高管理费用率
毛利率:
20年毛利率为47.83%(+4.79PCT)、1Q21毛利率为48.57%(+3.99PCT),主要为大客户合作模式变更,管理模式营收占比提升、该模式下毛利率高,带动整体毛利率改善。
费用率:
20年销售费用率11.20%(-9.70PCT),1Q21销售费用率6.80%(-8.71PCT),销售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因为营销业务占比下降,推广费、仓配费减少。
20年管理+研发费用率4.94%(+2.02PCT)、1Q21管理费用率10.30%(+5.53PCT),持续提升一方面为模式切换致收入下降使得费用率提升,另一方面为公司在自动化建设投入继续加强,OMS等运维操作系统、数据智能化操作系统、运营环节固化等系统化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效能及品牌承载能力。
净利率:
20年、1Q21净利率分别为26.60%(+11.50PCT)、26.45%(+4.33PCT),边际改善显著。主要因为管理模式下毛利率高、销售费用率低,品牌线上服务中管理模式营收占比提升带动公司盈利指标改善。
※ 营运能力:20年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放缓
存货:
20年底存货8429.09万元、较期初减少27.43%,存货周转天数为53天、较上一年增加12天。1Q21存货较期初增加35.38%,主要系活动备货所致。
应收账款:
20年底应收账款2.02亿元、较期初增加14.8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2天、较上一年增加19天。1Q21应收账款较期初下降5.94%。
现金流:
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38亿元、同增197.96%,增速超过收入,主要为模式切换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流出减少。1Q2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31亿元、同降203.17%,主要为代垫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增加,支付的薪酬、税费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