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言先生
所有不能说出口的深情,都藏在每一天的晚安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90后”苏铧烨,当选市长 ·  昨天  
南国都市报  ·  雨雨雨持续到啥时候?未来一周海南天气→ ·  昨天  
防骗大数据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七言先生

公公的一句话暖哭所有人:最甜的婚姻,是他和他全家都来爱你

七言先生  · 公众号  ·  · 2018-11-01 20:57

正文

每晚九点,伴你入眠

点击题目下方蓝 字关注 七言先生


公公的一句话暖哭所有人:

最甜的婚姻,是他和他全家都来爱你

文| 老驴


最近韩国姑娘的一篇博客,刷爆了全网,引发了网友的纷纷感叹: “这才是婚姻该有的样子!”


这位姑娘的博客是这样写的:


我今年29岁,6岁那年,爸爸因事故去世了,除了债务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从那时开始,就住在单间地下室里与妈妈相依为命


为了把我养大,妈妈做了所有累活脏活。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后半生只能靠轮椅生活,再加上债务未清,恋爱结婚这种事情从不敢想。


直到遇见了老公一家人,这一切都变了。


结婚不久,老公就提出,把妈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即使妈妈行动不便,婆婆也不嫌麻烦带她出去兜风,公婆几乎每天都聚在我们家,直到睡觉才会回去。妈妈自从生病后,一直很忧郁,但是现在感觉她比我还快乐。


有一天,我很晚才下班。本打算自己打车回家,谁知道公公竟然来了。


便对公公说:“我打车回家就好,您何必亲自过来一趟。”

但是公公却说: “本来如果女儿要回家的话,爸爸就应该过来接的。”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哭,婆婆知道了把公公训了一顿。


我打算一辈子都怀着感恩的心,像三跪九叩一样虔诚地生活,因为曾经的自己每天都过着抑郁的生活,自从遇到他们,我变得一天比一天幸福。


因为与另一个家庭的相遇,接收到双倍的幸福,这才是结婚真正的意义啊。




01


如果说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那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嫁给一个人,也是意味着嫁给一个家庭。


还记得宋慧乔和宋仲基宣布结婚的官方通稿中有这样一句话: “因为结婚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相遇,所以倍感慎重。因此到结婚这步为止都万分谨慎,到现在才发布立场。希望大家能给予理解,并给两位的未来送上美好祝福。”


回顾了他们的感情发展历程,即使狗仔曝光了无数次牵手同游的照片,但是他们全部都以否认收尾,直到最后结婚才彻底大方公开。


其实他们不是故意制造神秘,而是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斟酌和适应彼此的家庭。


我的大学同学,最近结婚了。


在所有人眼里,他们简直般配地毫无瑕疵。两个人出生在二线城市,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除了物质上的门当户对,精神上也同样,很多爱好都一拍即合。


这样高度一致的两个人,怎么会吵架呢?可是现实就是:每天都在争执。


原因就是,两个人的成长模式完全不同。


大学同学的家庭是典型的军人家庭,干什么都是中规中矩,尤其对于很多行为细节更是一板一眼。


每天生活就像军训,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门禁,这种环境早已让她从骨子里就刻板自律。


而丈夫的家庭则是很自由开放,鼓励孩子自我掌控,所以从小就树立了很强的独立意识。


两个人出行,一个主张今天的行程今天毕,一个随性开心就好;买东西的时候也是,一个只买实用的,一个喜欢就买。两个人常常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争执。


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很相似,但是从种种小事上思想观念完全不同,其实这也间接反映出了两个家庭的差异。


每一个家庭都千差万别,看似无异的两个家庭常常在一些细节摩擦。


追究婚姻的本质,不止是两个人融为一体,也是将两个不同的家庭合二为一,在相处中能够及时剔除矛盾点、筛选出一个彼此能够适应并愉悦的模式。




02


所谓好的婚姻,其实是嫁对了一个家庭。


其实婚姻的幸福度,很大程度,都不和物质相关,而是和家庭的氛围相关。而这个氛围,很大程度取决于彼此家庭的三观。


表姐离婚了,因为实在受不了表姐夫的家庭。


对方是舅舅常年的合作伙伴,原以为门当户对可以省去很多烦恼,但是真正成为了一家人后才发现根本无法沟通。


表姐嫁过去,婆婆便催着要孙子,刚生完大女儿不到一年又被催着要二胎,并说:这次一定是个孙子。


不仅如此,表姐的婆婆是个勤快的人,在家一刻也闲不下来,每天至少擦三遍地。


只要看见表姐家里有一点不整洁,就一整天黑着一张脸。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婆婆从来不指挥她干活,却总是阴阳怪气地表达不满。


每次表姐跟表姐夫提起这些事,表姐夫总是:我妈就这样,忍忍吧。


又一次两个人为了婆婆指导家务的事吵了起来,表姐夫直接说:“我妈说的有错吗?你照做就行了!”。


有些家庭,潜意识还是受旧的封建思想影响,只把女性当作“工具”,会干活、会做家务、会照顾人、会生孩子,这是最基本的配置。在这种家庭里,你没有“人权”,只有责任,一切都是你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感谢你的付出。


而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即使婚前感情再好,婚后也难以维持,原生家庭给予他的三观其实早已融入了血液里。


而反观那些父母关系和谐,父亲爱护母亲的家庭,多年恩爱连笑起来的弧度都一模一样,彼此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这种家庭几乎不存在什么婆媳问题,甚至和公婆在一起比跟自己父母在一起都开心。通常这种家庭的儿子都有着非常正的三观,因为从小受父母的耳熏目染,对待女性也十分的尊重和宠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