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虹膜写真”作为新兴产业正在市场上兴起,通过拍摄人眼内的虹膜并经过后期渲染得到独一无二的照片。同时,该产业也面临着安全和健康风险的争议。本文将从介绍虹膜写真兴起背景,到拍摄方法、价格、发展前景,再到安全和健康风险等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虹膜写真的兴起和拍摄方法
介绍虹膜写真如何在市场上兴起,以及具体的拍摄方法,包括顾客需要做的动作和拍摄流程。
关键观点2: 虹膜写真的价格和相关产品
阐述虹膜写真的价格范围,以及基于照片设计的周边产品,如手串、手机壳等。
关键观点3: 虹膜写真的前景和风险
介绍虹膜写真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专家对虹膜写真安全性的提醒,包括虹膜信息包含个人独特生物识别信息,可能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
关键观点4: 虹膜写真的健康风险
介绍医生对虹膜写真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的提醒,包括强光照射可能对视网膜造成的损害,以及不建议特定眼部疾病患者或近期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虹膜写真。
正文
最近,一种新兴的“虹膜写真”
在市场上兴起
还有不少网友及商家
在社交媒体发布相关照片
据媒体报道
虹膜写真的拍摄方法与
在医院检查眼睛类似
首先顾客要将下巴放置在一个托盘上
两侧强光会将瞳孔照亮
再由处于正面的一台相机
进行近距离拍摄
通过拍摄人眼内的虹膜
再经过后期渲染后就能得到一幅
独一无二的虹膜写真照片
相关报道显示
拍摄一张六寸的虹膜写真照片
价格为99-170元不等
经过电脑渲染效果后
半个小时就能取片
根据照片再设计手串、手机壳等周边产品
作为新兴产业
不少从业者比较看好前景
已经有多地开始相关门店
有情侣前往拍摄
还有一些人是和自己的宠物拍摄
虹膜写真安全吗?专家提醒
有从业者表示,虹膜识别需要通过活体检测,捕捉眼球运动轨迹来进行识别的,而虹膜写真是静态的,而且后期还会进行艺术渲染,无法做到生物识别。“虹膜写真和虹膜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对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徐明表示,
虹膜和人的指纹一样,其纹理特征包含着很多独一无二的个人信息。
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有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虹膜的写真照片,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对虹膜生物认证系统进行破解。
“对于拍摄的虹膜写真,尽可能不要在公共场合展示。”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律师邵斌表示,
虹膜写真照片如果单纯作为艺术品,并在消费者本人同意情况下拍摄,不涉及侵犯隐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摄底片获取不法利益,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邵斌建议,商家和消费者双方应在拍摄前签订合同,内容包括经被拍摄者同意,商家方可采集虹膜这类敏感的个人信息,避免后续纠纷;并且商家应承诺不得将消费者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医生: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
浙中医大二院眼科主任俞萍萍表示,虹膜写真的原理是将虹膜的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已经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损害。
“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更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韩伟也表示,如果拍摄时需要强光照射,且时间较长、反复照射,对本身有眼睛疾患的可能会有损伤。因此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虹膜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