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日报  ·  新重庆·夜读丨又闻橘香(节选) ·  昨天  
重庆日报  ·  新重庆·夜读丨又闻橘香(节选) ·  昨天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以下4个反应,就是爱上你了 ·  2 天前  
朝文社  ·  套现45%,97岁李嘉诚新年“大撤退”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武汉这座城市的建立者,正是这个人们熟知的三国英雄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1-01 08:28

正文

众所周知,武汉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合称。而近代汉口、汉阳两镇崛起之前,一直是由武昌这座历史名城为代表,并长达数百年时间,都是元朝之湖广行省,明朝之湖广省,清朝之湖北省的首府之地。

而武昌这座城市最初建立,就是三国时东吴孙权,在此建都并称王称帝。而且,在武昌定都的八年,也是孙权一生叱咤风云、极有作为,堪称时代主角的八年。


(注:孙权的吴都武昌,其具体位置确实靠近今天的鄂州市,但中国历史上,现在的“武昌”和“鄂州”本就是一个城市。一直到民国建立,才把原属武昌府管辖的武昌县,改成了鄂城县。新中国成立,鄂城划归黄冈专区,到1983年,成立了鄂州市这个地级市。

因此,绝不能用近年来鄂州和武汉两市分治的现实,来否认1700多年前的历史。)

当孙权攻取荆州,斩杀关羽后,面对刘备复仇大军东出,他将大本营从长江下游的建业(今南京)迁到了武昌,以便就近接应迎击蜀军的陆逊军团。

在相持经年后,刘备被东吴名将陆逊“火烧连营”,四万中军精锐全军覆没,冯习、张南、傅肜等军中一线骨干战死,沙摩柯率领的一万武陵蛮军同样全灭,黄权率领的江北军团万余人叛投曹魏。

此后,又有孟达率上庸等三郡叛投曹魏,刘备既愧且恨,焦头烂额,无颜面返回成都,就在白帝城一病不起。短短几年,蜀汉政权的两次惨败,前后折损兵马超过十万人,大将重臣和军中骨干损失无数,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再也不能怼下游的东吴造成威胁。


此刻,孙权又改弦更张,绝交魏国。魏文帝曹丕大怒,下令三路大军大举南侵,结果,吴将朱桓于羡溪之战,只用五千人就大破曹仁数万大军;吴将朱然于江陵之战,面对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众多魏国名将的轮番进攻,坚守半年,名震中夏。

将三路魏军尽数击退后,孙权派遣使者拜谒病重的刘备,向四面楚歌的蜀汉重新示好。

刘备一死, 诸葛亮执政, 孙权又趁蜀汉人心不稳, 鼓动南中地区的豪强雍闿、孟获等人起兵,席卷南中三郡, 杀死建宁太守正昂, 越嶲郡将焦璜,牂柯从事常颀等, 将益州太守张裔绑缚至吴国。

诸葛亮不得不遣使访吴,请求孙权放还张裔,并停止对南中叛军的支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讨价还价,当诸葛亮挥军南征, 杀雍闿,降孟获,收复南中后,也不得不为了维系和孙权的盟约,放弃自称“汉室正统”的大义名分,并最终承认孙权的帝位合法性,两国实现空前但非绝后的“二帝并尊”。

得到了自称继承两汉法统的蜀汉政权的认可后,孙权从“吴王”变成“吴帝”,就不再只是自说自话的闹剧,因而也具有了相对的合法性。

在随后进行的魏吴石亭之战,陆逊率九万吴军,三路合围,重创魏国南线的曹休军团十万人,斩首超过万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令曹魏此后数十年兵锋不敢南进,孙权终于可以放心地自称皇帝。


此后,孙权终于将都城从武昌迁回建邺,此举也是对盟友蜀汉政权的示好,以示东吴再无西进巴蜀之意。

而整个时间线中, 如雍闿孟获等南中豪强,很明显只是被孙权当做重建蜀吴同盟的棋子,卖了个好价钱。

孙权在这十年间的战略操作,近乎 出神入化 !他不断示弱,却又狠下煞手,将刘备、曹操、曹丕等天下枭雄尽数戏耍,迫使千古奇才诸葛亮也不得不妥协,不但成功称帝,更获得了一个持续整整四十年的稳定吴蜀联盟,还让东吴的国力兵力和版图始终保持了对蜀汉两倍以上的优势, 不至于重蹈赤壁之战后,被刘备这个此前当阳兵败投奔的附庸,竟一度“反客为主”的覆辙。

而在孙权迁都回建业后,武昌就成为吴国陪都,同时也是荆州地区的首府。孙权将太子孙登、众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均留在在武昌,令陆逊坐镇武昌,辅佐太子,总揽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


可惜的是,将首都迁回建业的孙权,就再不复昔日的雄心壮志,对诸葛亮不断北伐,也只是虚应故事,安享江南半壁的太平江山。等到孙权垂垂老矣时,更闹出了被辽东公孙渊所欺,望洋兴叹,无能狂怒的囧事;更在国内引发“二宫之争”,迫害贤臣,逼死陆逊,最后竟让孺子即位,可谓昏聩之举。此等晚节不保,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孙权最终的历史风评。

其后,孙权的孙子孙皓在位时,面临司马氏晋国已经兼并巴蜀、四分天下有其三的劣势局面,也曾短暂迁都武昌,意图进取,无奈东吴百官军民一致反对,留下「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