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青岛,
24小时实时播报最新疫情资讯。
疫情是面镜子。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透过这面镜子,
可以照出人性美丑,
社会是否良善。
武汉的这次疫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3年的SARS之痛。
或许很多人已经不记得,17年前的那次疫情,青岛人有多么的“热血”。
青岛支援北京的血量占到了全国支援北京血液总量的1/4,为此北京方面专门发来了感谢信,信中说到——
在北京市被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侵袭,血液工作陷入困境,临床用血告急的紧要关头,青岛人以大局为重,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急北京人民之所急,把北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全力动员,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雪中送炭,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血液资源,为维护首都的安定以及国际声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腔热血,始终是青岛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已深深融入城市文化之中。
要不,也不会出现“感动全国”的特殊群体“微尘”了。
面对本次汹汹疫情,青岛再次展现出“热血”的一面。
不到7个小时完成特殊任务
1月27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看望慰问武汉金银谭医院一线医护人员时,对医护人员说:
“今天晚上,一定把这两万个医学护目镜,运到你们这”。
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青岛,这是考验青岛的时刻,更是青岛在疫情面前担当的时刻。
当天,11时40分左右,青岛市政府收到调拨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调度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研究排查相关生产企业,组织人员奔赴平度、莱西等企业现场查验,迅速锁定了位于平度开发区的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同时派局分管领导赴流亭机场衔接空运事宜。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16时05分,平度市安排专用车辆、由专人押运至流亭机场。
17时10分,专车抵达流亭机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分管领导和平度市有关人员与工信部安排的山航专机接货人员开始交接。
17时30分,74箱调拨物资交接完毕,并与工信部领导和湖北省工信厅接货负责人进行了电话确认。
18时17分,满载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青岛人民深情厚谊的山航SC9001航班从青岛流亭机场启航飞往武汉,19时50分抵达武汉,当晚发放到医护人员手中。
从接到任务到飞机起飞,青岛仅仅用了不到7个小时,这样的青岛,很“硬核”!
“隔离病毒不能隔离人心”
最新消息显示,500多万人离开武汉。
在一些地方,武汉人受到了歧视、道德绑架乃至过度管控,包括武汉就读大学生、武汉务工人员在内的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危急时刻,更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非常时期,病毒才是敌人,隔离病毒不能隔离人心。
从湖北返回即墨的张艳一家,即刻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真没想到,挺感动的,特别是在这种紧要关头。
不但没有歧视我们,还给我们送了这么多东西,真是隔离了人,隔离不了在一块的心啊。
”即墨北安街道新都社区的张艳(化名)面对网格员送来的米面油,感动地说。
张艳(化名)一家三口从湖北返乡,在返乡途中就接到了北安街道新都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张萌萌的微信,随时定位了车辆位置报送到街道社区,回到社区后第一时间在家自我隔离,张萌萌与社区工作者们也第一时间对其所在单元进行了全面消毒。
这只是疫情防控中的个别细节,但是细节就是城市的“温度计”。
请战!
请战!请战!
如同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时一样,疫情出现至今,许许多多“热血”的青岛人已行动起来。
医护人员请战、待命,企业捐款捐物。
1、请战奔赴第一线
目前,已经有9名医务人员分别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抵达湖北,第二批12名医务人员整装待发。
他们,是勇敢的逆行者,是青岛的骄傲!
更多的人,则提交了“请战书”。
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全院上下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做好万全准备抗战疫情。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6名医护人员集体写下请战书,并签字摁上了红手印。
目前,全部队员已经完成了个人防护、团队工作流程、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培训,随时准备听从上级安排出发去湖北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据悉,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超过百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希望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医学工程部陶文强在请战书中写道: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春节期间每天值班,至此,我积极请战: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
1月24日,除夕夜,青大附院院感科医生秦文在乌鲁木齐老家紧张准备着赴武汉的行李,即刻出发赶赴武汉。
作为全国援助武汉的专家组成员之一,秦文坦言:
“从疫情爆发那天起,我就做好了准备,只要需要我,随时出发奔赴前线。
”
海慈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甘人后
“非常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做好表率,行动在前,冲在前面……”“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检验工作是防控救治的重要防线,我们检验科党小组全体党员深感责任重大,向院党委郑重表态,时刻做好出征准备,到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一份份请战书,言辞恳切,洋溢着医者仁心的大爱,令人肃然起敬。
2、企业扛起社会责任
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企业也要扛起社会责任。
青岛的企业海尔成为首批捐赠武汉的企业之一,带了个好头。
1月18日,海尔第一时间为武汉金银潭医院提供了生物安全柜防护保障;
海尔国际细胞库连夜调集首批支援物资,将无菌口罩、防护服、无菌手套、手术衣、隔离服等急需物资,送往武汉;
海尔热水器为武汉当地救治新型肺炎患者的医院安装了热水器,为广大医护工作者送上了贴身服务。
1月24日,除夕当天,海尔集团捐赠现金及物联网家电总计500万元。
其中,300万元现金用于支援武汉第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以及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医院的医疗设施、防护设施购置。
春节期间,位于城阳区流亭街道的青岛黑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却是日夜灯火通明。
该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公司负责人、管理人员在内,已全部投入到医用口罩的生产之中,保证每天10万个口罩的产能,为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更令人尊敬的是,生产的口罩全部零利润输出!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联系冠宇农业,购置45吨价值10万元的无公害蔬菜。
其中胶州大白菜一车,20吨,另一车土豆15吨,萝卜9吨,网兜包装,芹菜1吨,合计25吨。
1月26日,蔬菜已经运往湖北。
除此之外,更多的爱心正在汇聚
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有限公司,定向向武汉捐助2万元现金用于疫情防控。
目前,款项已经打到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账户,新区红十字会正积极对接青岛市红十字会确认向武汉打款方式。
莱西市沽河街道的青岛中雷新型保温工程有限公司从大年三十就组织全公司60多名员工,通过企业微信群开展了爱心募捐,两天多时间,全公司干部职工踊跃捐款2.626万元,向武汉人民献上了一份挚爱。
本次疫情也照出了青岛的应对能力
应对疫情,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发现、治疗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