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合
智合,一个有温度的法律新媒体。以敏锐慧眼洞察行业起落,以法律视角解读社会热点。行业研究,律界波澜,热点时评,实务技能,我们只传播有价值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分享欲不对等,令我的八年友谊陷入危机 ·  7 小时前  
单读  ·  许知远:异乡人的 Love Letters ·  20 小时前  
新周刊  ·  DeepSeek强推的西北“小江南”,春天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合

律师如何再造一个黄金时代?

智合  · 公众号  ·  · 2024-08-16 19:17

正文

作者 | 孙麟飞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规模红利”时代落幕

查理·芒格曾说:“我们是特定时期和完美机会的产物。”

三十年的持续繁荣中,律师行业已经历了“牌照红利”、“规模红利”时期。然而,昔日“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凛冽的寒风已然吹透了整个律师行业。

寒冬之下的业务

过去,法律服务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得益于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国民财富的大幅增长,律师行业实实在在地吃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

回首过去一年,传统业务内卷,红圈所大幅降薪消息频传,低价竞争愈演愈烈,总分所间矛盾重重,法律咨询公司大行其道。 种种现象都在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律师越来越难了。

“市场的增量没有如我们期待那样,存量却在逐渐减少。”华商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高树曾在文章中以局内人的身份分析,“原本发展的势头受到了一定冲击,而在疫情结束后,我们预想的小阳春也未如期而至,今年律师行业普遍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 [1]

激增的律师队伍

与此同时,律师人数的增长却未停歇。截至2024年1月,全国律师人数已超过70.7万人 [2]



根据司法部规划 [3] ,到2025年中国律师要达到75万人。2022年,全年新增律师人数是5.54万;2023年7月到2024年1月的半年时间,律师人数增长了3万余人。

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参与进来:

· 2019年,12.9万人通过法考;

· 2020年,16.2万人通过法考;

· 2021年,17万人通过法考;

· 2022年,15.8万人通过法考;

· 2023年,12.7万人通过法考。


照此趋势, “2025年75万律师” 的目标将提前达成,或者说将超额完成。

案源短缺的压力

律师人数的增多,意味着在总量恒定的条件下,每名律师人均可接受的案件数量减少。 2020-2023短短三年间,中国律师人数增长了50%。这意味着律师业收入需要连续三年每年增长10%才能实现律师人均创收持平。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当前GDP增长速度的两倍,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今再闯入法律服务市场,不是享受增长红利,大概率是参与存量博弈 [4]

一方面,市场增量在宏观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白热化的竞争下,费率大大降低,而客户的要求却与日俱增,律师时间成本被严重消耗,但又很难获得过去那样的回报了。

从业者可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当下早已不是供小于求的“过去时”,而是供大于求、供需又难以匹配的“现在时”。有律师在智合评论区调侃:“律师是副业,一直在找主业中”。



当大家都不务“副业”的时候,某种程度从侧面佐证了“副业”,没增长了。

欢迎来到AI时代

法律服务的“AI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我们或许可以从律师行业内外两个视角看看AI给法律行业带来的变革:

行业外的“专家”视角

微软:大模型开启新一轮工业革命

我们曾经的经验是,技术创新首先取代部分体力劳动,但AI革命带来的意外是,技术创新以如此快的速度取代了基础的脑力劳动。



2023年伊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他的博客 GatesNotes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七页的文章《AI时代已经开启》 [5]

文章中比尔·盖茨盛赞了OpenAI的GPT模型,称其是自1980年现代图形用户界面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同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现任微软公司CEO纳德拉说, “对于知识性工作者来说,这完全等同于工业革命。” 截至2023年12月,ChatGPT 拥有约1.8亿用户。整个 2023 年,ChatGPT的月访问量始终保持在10亿以上。



麦肯锡:AI将为法律行业带来约1800到2600亿美元的额外价值


2023年中旬,管理咨询巨头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在报告中评估,生成式AI的应用可能每年为法律服务行业带来1000亿美元的潜在影响,约占实施AI企业的法律服务支出的15-20%。



麦肯锡还预计,AI技术将会为法律行业增加约1800亿至2600亿美元的额外价值。

行业内的“律师”视角

微软和麦肯锡的“外部”视角,为我们描绘了AI技术对法律行业未来的影响。但要了解AI对律师行业的实际影响以及律师的态度。还需要行业“内部”的视角。



德国研究机构LLI(Liquid Legal Institute)[6]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调研了全球200多家律师事务所,近10万名法律人士的观点。

近9成律师认可AI可以简化重复性工作、有效提升效率

大多数受访者(87%)都认同,实施AI将简化重复性工作并显著提升效率。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还指出,AI有助于减少人为错误(56.5%)。



法律研究、文件审查、合同起草最具潜力

大多数律师(约70%)认为,法律研究和文件审查这类工作可以通过AI得到有效简化。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5.8%)也认同,合同起草的过程同样可以借助AI技术得到优化。此外,AI在尽职调查、案件管理、合规监控、合同分析和校对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潜力。



AI在极大地提升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正在逐步取代一些基础和重复性的法律工作。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研,法律科技解决方案有望承担起初级律师目前30%至50%的任务。

3年之内,AI工具将成为律师工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被问及如何预测AI在未来3年对律师工作的影响时,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使用AI工具将成为律师工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53.2%)。同样比例的人预计,律师助理的任务也将在此期间实现自动化(53.2%)。此外,有近半数的律师(49.8%)对AI广泛在法律实践的各个领域应用持乐观态度。


过去、未来;老路,新路

每个时代的问题被解决后,都会成为下个时代眼里的黄金时代。

2023年我们已经见证过的现实——一个属于律师业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

而今,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变化,新的突破手段又还没能成熟。

但是, 将目光投向海外,我们就会发现法律AI这个革命性要素的应用,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年初Law.com的一项调研,Am Law 100律所中,有41家正在积极构建、测试和培训律师使用生成式AI应用。Am Law 200律所中有超过半数(53%)已经采购了法律AI解决方案,43%的律所表示在2024年有专门用于生成式AI投资的预算。

而在国内,大模型亦在以燎原之势普及,法律行业里,智爱法律大模型已经在为律所提供服务。 同时,行业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也在增多,例如上海去年底印发的《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就通过政策支持打响了律师行业深化法律科技应用第一枪。

在2024年4月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上海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提出支持法律、检验检测等领域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垂直行业大模型。

未来的竞争,不是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而是新技术、新资源、新组合形式的竞争。 未来,律师群体将出现分化——那些善于使用AI的律师,将如同冷兵器时代的战士获得了现代工具的加持,对那些不会使用AI的律师形成降维打击。



本文作者

孙麟飞

智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关注律师行业数据,关注关于法律科技的一切。



参考资料

[1] 高树:《从无限性成就确定性到有限性建立确定性——当下律师行业的转型与更迭》,载微信公众号“高树在远山”2023年11月25日,https://mp.weixin.qq.com/s/fLpF0RSqgZTu8FHA2jnXM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