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关注河北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理工大学丛振华团队AFM:利用氢键网络特 ... ·  22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北京大学马丁/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合作,最新N ... ·  22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川大李旭东/陈君泽、港城大谭超良团队 ...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你到底适合买多少钱的手机? ·  2 天前  
EETOP  ·  Arm CEO 唱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生态河北”征文获奖作品丨绿色的乐章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2-07 17:13

正文

为讲好生态河北故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河北的生动实践,以文学助力美丽河北建设,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生态河北”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获奖名单已公布,我们将陆续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一起品读。



三等奖

绿色的乐章

作者:孙晓明

推荐地区:承德

滦平我去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巍峨的金山岭长城和周台子村,而对于其境内的潮河和潮河湿地公园却知之甚少。经查阅资料得知:潮河古称鲍丘水,宋代因水流湍急,其声如潮而得名潮里河,简称潮河。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草碾沟南山,为潮白河一级支流,从丰宁满族自治县进入滦平县,经虎什哈镇、马营子满族乡、付家店满族乡、巴克什营镇,在巴克什营镇穿长城出境到北京市密云区。

当采风的车辆驶入盘旋上升的山路,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不是去潮河采风吗?怎么一直往高处走?我带着疑问欣赏着窗外的风景,车辆就这样沿着盘旋的山路上升又下降,而后映入眼帘的是热闹的村庄和开阔的良田,我心中的疑问也随之消散:这趟路线真是别有一番景致!我不禁想起了上学时学过的那篇《桃花源记》,或许很久很久以前来这里的人们也是“不复出焉,与外人间隔”。

车窗外天空一直阴沉着,气温降了好几度,与前几日燥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天气出行体感非常舒适。

车辆在付家店乡北店子村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停了下来,不远处就是汩汩流淌的潮河水,让人忍不住走近。

时值五月,草木尽情地生长,毫无保留地把绿色释放、献给人间。清澈的河流,仿若大地柔软的血管。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成群的小鱼苗在水草间穿梭;大白鹅在河水里洗过后更加白得耀眼,橙黄色的鹅掌颜色鲜艳、清透;几只鸭子正从河里回到岸上,站在石阶上专注于梳理自己的羽毛。河中心的睡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托着淡粉、洁白的花朵开在水面,安静而恬淡。河岸边的睡莲则依河堤而生,安安静静地生长,不卑不亢,没有因为生长位置的差别而显出丝毫逊色。当地的河湖管理员说潮河沿岸这样的睡莲不止一处,每到这个时节,沿河的睡莲陆续盛开,成为潮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避暑山庄里也有睡莲,每年我都要去观赏一番,但避暑山庄里的睡莲开在湖畔,开在围墙内,仿佛深宫里不谙世事的格格,有着几分矜持的高贵。而潮河里开放的睡莲是自由的、热烈的、奔放的,它们扎根于潮河,无拘无束,它们习惯听流水讲述两岸的故事,没有娇嗔,反而多了几分洒脱随性。

正赏着睡莲,一只黑鹳在天空张开翅膀朝河对岸的山林飞去,我们纷纷抬头,拿出手机试图拍下这个“鸟中大熊猫”。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黑鹳,惊喜和惊奇溢于言表。对面的山林大部分都是松树,黑鹳瞬间隐入山林,手机拍到的也只是模糊的身影。据当地的河湖管理员介绍,山上起码得有二三十个黑鹳的窝,这些黑鹳早就把这里当成了家,除了这片山林,附近的山崖也有它们的巢穴。

“它们不怕人吗?没人破坏吗?”我不禁问道。

“若是前些年,它们肯定都不愿意来。那时候为了发展经济,潮河水受到了污染,人们的钱袋子鼓了,可是生态也破坏了。不仅空气变差、粮食减产,许多候鸟都绕道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变强,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水清了、岸绿了、空气清新了,候鸟陆陆续续又开始来了,有的还成了留鸟。县里专门成立了动物保护协会,村民们也当起了河湖管理员和志愿者,定期在岸边巡逻,共同守护这些人类的朋友……”当地的河湖管理员滔滔不绝地跟我们介绍着。

天空还不时有其他珍稀鸟类飞过,可惜我才疏学浅叫不上名字,只能一个劲惊叹着。摄影家协会的老师们将无人机升空,追着黑鹳等稀有鸟类跟拍。

河边的芦苇扎堆生长着,浓密的绿色让人看了心情大好。几株被冬天遗落的干枯芦苇穿插其中,芦花顶着枯草的黄色,和浓密的绿色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我心中吟诵着这句诗。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等地,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潮河良好的湿地环境给芦苇提供了生长的空间。

木栈道边的一小片芦苇荡正努力生长,试图伸够木栈道的木条。我站在岸边的木栈道上感受着凉爽、清新的空气,听流水在耳畔奏响琼音。“太美了!我家那儿的大河边也有这样的芦苇,我妈还摘过宽大的芦苇叶子包粽子!”看着眼前的芦苇,我不禁想到了小时候老家稻田边的芦苇荡。它们长在河沟边,和一簇簇细嫩的柳树苗长在一起,柳条可以用来编筐,芦苇则供村里人采摘叶片包粽子。可惜,时光流转,那片芦苇荡终究成了记忆里的一片风景,只能偶尔拿来回忆。

当地的河湖管理员向我们介绍了一下这种芦苇,他说这种叫野芦苇,在潮河岸边或者浅滩非常常见,其实这种芦苇并不适合包粽子,叶子比较狭长,包粽子那种是家芦苇,叶片长而挺阔。现在的芦苇荡并不是最美的,秋天芦花泛黄的芦苇才叫好看,等到了冬天,干枯的芦苇立在结冰的冰面上更是绝美……

天气阴沉,气温凉爽,细碎的雨滴翩然而至,纷纷跃入潮河的怀抱,而我们也走进滦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里进行参观。

科普馆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珍稀鸟类仿真模型。第一眼我就被这些天空的生灵萌化了。红角鹄顶着“小耳朵”,瞪着呆萌的大眼睛;雀鹰歪着小脑袋似在思考些什么;灰鹤有着灰黑色的大长腿,黑绿色的嘴巴是全身最亮丽的颜色……

原来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竟有如此多的珍稀鸟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除了鸟类,潮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也很茂盛,记录维管植物408种,好多植物我都闻所未闻……

从科普馆出来,我对滦平有了新的认识,我脑中都是那些珍稀鸟类和那些数不清的植物,我对下午采风点的期待值又增加了不少。

下午的采风点依旧是潮河沿岸,地点是滦平县虎什哈镇六道河村。上午的小雨让河边的草木颜色更加干净清新,坐在车上可以看见河里游着的野鸭、白鹅和站在草丛里随时准备捕食游鱼的苍鹭。待车辆停在岸边,不论河边和河里的都早已扑棱着翅膀要么飞上了天空,要么躲远了,不知道各位摄影老师们抓拍到没有。有几位老师被河边的鹅卵石吸引,蹲在河边捡起了石头。这些躺在河岸边看似普通的鹅卵石见证了潮河的昨日与今朝,它们历经流水和岁月的打磨光滑而又圆润。草木会干枯,飞鸟择良地而栖,而这些小小的鹅卵石是潮河最忠贞的随从……

沿河上行,从滦平作家协会袁舒森老师口中得知,曾经的潮河偷捕鱼虾的情况屡禁不止。因为当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跨地域执法存在诸多掣肘,北京、承德两地偷捕的人最擅于钻空子。尤其是边界地带,北京执法的人员抓不了滦平界这边偷捕的,滦平执法的又抓不了北京界那边偷捕的,遇到这种情况两地执法者都是干着急,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国家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在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执法实行了联动,让那些偷捕的人再无可乘之机……政府的重视、民众的自觉和法律的加持,让潮河两岸生态日益向好,才有今日的盎然生机。望着车窗外蔓延的绿色,我的心底一片澄澈。

在另一处采风的河边,我们到达时恰好远处山间正有一列火车穿山而过,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山宇间钻进钻出,直至钻进远处的一片绿色消失不见。顺着石坡而下,可见岸边的水芹菜已长到半人高,沿着横贯河流的一个个石墩行至河中心,眼前是开阔的河道,望远山青翠、听流水潺潺,眼前这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的一幕涤荡了心中诸多芜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