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10
多年我国煤炭的进口规模的变化主要的节点是
2009
年、
2014
年、
2016
年。
进口大幅上升的
2009
年:
我国推行四万亿投资拉动国内经济,带动了大量的煤炭进口,同时山西开始大规模的资源停产整合,国内煤炭供不应求,被
08
年经济下滑抵消的
08
年零关税效应在
09
年开始显现,煤炭进口量从
2008
年的
0.4
亿吨跃升至
2009
年的
1.26
亿吨,同比增速
211%
。
进口高位回落的
2014/15
年:
煤炭进口量开始高位回落,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进口煤的政策逐步收紧,
2014
年
10
月
15
日取消零关税,恢复
3-6%
的进口关税,限制劣质煤进口的《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煤炭进口量从
2013
年的
3.27
亿吨下降至
2014
年的
2.91
亿吨,同比下降
11%
。
2015
年煤炭进口量进一步下降至
2
亿吨,同比下降
30%。
供改高煤价影响限进连续性的
2016
年:
国内开始供给侧改革,煤炭供求紧张煤价上涨,煤炭进口量恢复上升,从
2015
年的
2
亿吨上升至
2016
年的
2.56
亿吨,同比上升
25%
,为了保证供给侧改革的红利,防止进口煤冲击国内市场,国内出台政策限制进口,但又被国内高涨的煤价影响了政策的持续执行,进口政策不断反复。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出台供改侧改革的
7
号文,煤炭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国内煤价大幅度上涨,国内外价差推动进口量大幅上升。政府有关部门担心进口量大幅度上升会影响可国内供改的成果,于是在
2017
年
5
月开始出台政策限制进口,后由于煤价持续上涨,限进政策并未严格执行。
2018
年进口量大增,煤价持续快速下跌,政府担心大量进口会使煤价跌破绿色区域,于是
2018
年
4
月开始重拾
2017
年的进口限制政策。
2017
年
5
月开始限制进口:
由于国内煤价高位,大量从国际上进口煤炭,
2017
年
4
月进口煤炭
2478
万吨,年化进口
3
亿吨。
5
月
10
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指出要坚决控制劣质煤进口。主要措施:
1
)限制劣质煤、
2
)延长通关时间、
3
)窗口指导、
4
)限制二类口岸进口煤炭等,媒体报道年度进口量预计回到供给侧改革前的
2015
年的
2
亿吨,月度进口量下降至
1500
万吨。
-
控制劣质煤进口
。
-
延长通关时间:
原五项微量元素检验出具通关单需一周时间就可完成,而新政策执行后可能将延长至一个月左右
。
-
窗口指导:
要求企业自动减少进口量等
。
-
限制二类口岸进口煤炭
:
2017
年
7
月
1
日起,中国禁止省级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根据统计,超过
12
个港口煤炭进口业务被禁止,多个港口受政策限制,清关条件更加严格。此次被禁止进口煤业务的码头主要包括福建可门港、宁德港、东吴港和海南乐东港,所属电厂分别是华电、大唐、国电和华能
。
在限制进口政策影响下,煤炭进口量从
4
月的
2478
万吨下降至
7
月份的
1946
万吨,下降了大约
500
万吨
/
月。
2017
年
8-9
月的旺季政策放松进口增加:
在
5
月启动限制进口的大背景下,
8-9
月份进口不降反增,主要是由于国内煤价暴涨,政策被迫转向,
8
月份达到
2527
万吨,月环比增加
581
万吨,主要是放行朝鲜煤(
163
万吨),以及旺季需求推动,
9
月份进口再增至
2708
万吨,主要是国内煤价暴涨,放行其他国家进口煤,缩短通关时间。
2018
年初放开后进口大增,行业出现供过于求态势:
煤炭保供危机凸显,政策出现松动,多个二类口岸进口煤炭业务再次启动。煤炭进口
2018
年
1
月达到
2781
万吨,
2
月
2091
万吨(春节因素,剔掉春节因素还原
30
天的月度进口
2727
万吨),
3
月煤炭进口
2670
万吨,剔掉春节因素后前三个月月均进口
2700
万吨。煤炭行业出现供过于求态势,国内煤价从
2
月初的高点
765
元
/
吨下跌至
4
月中旬的
564
元
/
吨,
2.5
个月下跌了
200
元,平均每天下跌大约
3
元
/
吨。
2018
年
4
月重新限制进口:
2
月
-4
月中旬的煤价快速下跌,加之
4
月份才刚刚进入淡季,市场对煤价比较悲观,于是
4
月份政府再次启动对进口煤的限制政策。
2018
年
1\2\3
月煤炭进口量分别为
2781
万吨、
2091
万吨(
2
月春节,剔出春节因素按照
30
天计算进口为
2727
万吨)和
2670
万吨,剔掉春节因素后前三个月月度平均进口
2700
万吨。
2017
年的
7
月
1
日开始限制二类口岸进口,
7
月份煤炭进口从上月的
2160
万吨下降至
1946
万吨,下降了
214
万吨,似乎下降不多,这既与
7
月份才开始执行有关,也与前几个月进口已经大幅下降有关(
6
月进口
2160
万吨,较限制进口前的
4
月份高点
2478
万吨下降了
318
万吨)。后面的
8
月
-9
月份煤炭进口的环比上升与旺季,朝鲜煤放行,其他国家进口煤放行有关。所以从数据来看似乎看不到禁止二类口岸对进口的重大影响。
我们认为,有几个数据可供参考,
-
2017
年曾要求年度进口回到
2
亿吨,目前来看回去的可能性不大;
-
2017
年
7
月的进口低点
1946
万吨,较
4
月份的高点下降了
500
万吨,可以借鉴的是下降的绝对值
500
万吨和下降到的绝对值大约
2000
万吨,那么此次限制有可能回到月度
2000
万吨或
2200
万吨。不过
2017
年是四管齐下(
限制劣质煤、窗口指导、延长通关、限制二类口岸
);
-
2017
年
10-12
月份的进口量:部分限制放松后的进口量,大致维持在
2200
万吨左右。
2018
年
1
月开始放松二类口岸的限制,煤炭进口从第四季度的
2200
万吨左右跃升至
2700
万吨。
二类口岸限制煤炭进口会下降多少呢?可以反过来理解部分限制放松后进口量,即
2017
年第四季度的月度进口量,我们觉得
2200
万吨的月度进口量是比较可取的进口值。
如果回到月度进口
2200
万吨,则每月月度进口下降
500
万吨,
对煤价走势的判断,继续维持
2018/4/24
《煤价提前见底,建议抄底煤炭股》的旺季到
725
元
/
吨以上。煤价反弹空间
3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