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已久的博物馆系列第二弹登场啦!(呱唧呱唧👏👏
作为每天最常用的物品——椅子,你可曾有想过我们为何坐在椅子上而不是榻榻米?
曾经,我们是确实是坐榻榻米的。
还坐得更早。
我大天朝一直都是席地而坐的民族,来看这幅图:
(四川出土·东汉画像砖拓片)
当时人们膝下的“席”倒不是现在所指的竹席凉席之类,而是有一定厚度的垫子,主要功能用来防潮隔虫,坐得舒服彰显地位什么的都是后话23333
《礼记》中记载皇室设筵席,席必有五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筵更复杂。
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简单来说,只有熊席是用猛兽的皮革制成,其余四席分别用不同的草木编制而成,阶级从莞至熊依次升高。
(宋·孝经图 - 局部1)
(宋·孝经图 - 局部2)
如此幅孝经图所示,宋代已从完全的平地的席发展到近地的榻,坐姿依然是盘腿和跪坐两种。
“长者为尊,尊者异席。”局部1中独坐的长者生动解释了“主席”一词,与当时贵族阶级地位的展现。
通俗点来说,就是站着的不如坐着的,坐着的不如坐得好看的,坐得好看的不如坐得高的…
咳,
回到正题。
东汉时由塞外胡人传入的“胡床”——椅子MVP版本,一直未受重视,直到宋代迭代为交床,后发展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交椅”,再到坐具最兴旺的风口期——明清,发展出多种座椅形式,包括杌、凳、墩、几、案等等品类繁多的周边衍生品。
(胡床,当时胡人挂在马上随时取下休息的工具)
↑嗯,就是这个在世博会拯救了很多条腿的小东西…俗称马扎。
胡床彻底解放了人们的双腿,让广大人民过上了垂足而坐的美♂滋♂滋生活。
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简单的的胡床之后渐渐有了靠背和扶手,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生活的操作习惯:衍生家具的产生,如桌子、几案;有了桌子之后,用餐方式也由分餐制变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合餐制;在皇家,皇帝端坐龙椅,臣民跪拜于地,这是旧事物对新事物的臣服,也叫权利。
真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呱唧呱唧👏👏
看文章的设计师盆友较多,大家都知道欧洲座椅的设计历史很深,相比亚洲,欧洲一直都是垂足而坐,据说这与欧亚大陆不同的气候有关,欧洲潮湿阴冷不适合席地而坐,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塑造了不同的起居习俗。
至今亚洲很多国家依然保持了席地而坐的传统,比如经常被我们买空的日本和把自己玩到狗带的韩国,包括泰国、朝鲜、缅甸、印度等等国家依然习惯于回家坐在地上,享受他们古老的起居习俗。(为何我回家只想挺尸于床……
好,接下来进入座椅赏析时间。(呱唧呱唧👏👏
· 交椅
·圆背交椅
先从折叠马扎Plus版本说起。
( 明 · 晚期 - 黄花梨双龙纹交椅 )
交椅classic版本在马扎的基础上增加了椅圈、扶手和背靠。
其交叉的腿部可以折叠又方便外出携带的特点,在出游、打猎、行军之中,德高权重者方可坐下休息,长此以往就演变为权利的象征。
( 清 · 乾隆接见马戛尔尼 )
↑Boss专座。
·直背交椅
( 明晚期 · 黄花梨直背交椅 )
相对圆背交椅,衍生出更休闲的直背交椅。交叉角度更大,椅背更宽,扶手长而平直且带枕,背靠处多使用藤编工艺,透气舒适,能够使人半躺彻底放松身体,故有逍遥椅之美称。
( 明 · 仇英 - 桐荫画静图 )
兴许是现代躺椅的由来。怀念小时候抱西瓜坐躺椅吹风扇看动画片的日子……
·圈椅
( 黄花梨三接圈椅 )
圈椅之名是由圆形靠背如圈状而来,椅圈多用竹篾或柳条编成大圆框,带斜度的圈型结构能够在支撑肩背部的同时肘部也能倚靠。
圈椅和圆背交椅看起来很相似,其实除了椅圈和背靠之外结构差异巨大。
古人讲究外圆内方,圈椅是典型案例。
我们把屁股着地的部分叫椅盘,仔细看圈椅的椅盘上部都是圆的,弧度柔和,椅盘下部方直的四条腿与横向的管脚枨(chéng),构成支撑椅盘的结构,是为外圆内方。
四根管脚枨,正面一根最低而且做地更厚实,方便脚踏,后面一根稍高一些,左右两根更高或更低,这样的结构和当时最常用的榫卯木结构有关,四面错落的管脚枨能避免纵横的榫眼开凿在同一高度上,以确保整张椅子的坚实和稳定性。
( 圈椅 )
( 现代以圈椅为基础,改良后的新式“圈椅” )
↑这把是结合了北欧简约设计风格的“圈椅”,将结构最大程度简化,同时也将圈椅所拥有的文化习俗也简化删除了。
·官帽椅
( 清 · 黄花梨四出头式官帽椅 )
官帽椅顾名思义搭脑两端如同官帽一样翘起。
搭脑,就是搁脑袋的地方,也就是椅子靠背最高处,图上这把搭脑处相较两边内凹些,靠着更舒服,坐累了脑袋还能往边上搭一搭。
官帽椅椅盘下部和交椅同样结构,这种正面最低,左右稍高,后面最高的赶枨造型,称之为“步步高”,有点讨个好口彩的意思。
扶手和搭脑都突出一部分,叫出头,所谓四出头就是四个部分都突出的意思,嗯就是辣么简单……
↑包大人头上的官帽,生动形象~
( 宋 · 扇面形南官帽椅 )
↑这种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官帽椅叫“南官帽椅”。
↑还有这种神奇的加宽加大XXL的六方形官帽椅,可能坐的这位心宽…吧…😂
·玫瑰椅
( 明 · 黄花梨券口靠背玫瑰椅 )
玫瑰椅,江浙地区都称“文椅”,指靠背和扶手都比较矮,且两者高度相差不大,都与椅盘垂直的一种椅子。
“玫瑰”之名有待考证,但却是各类椅子中体积小、用材单细、造型轻巧细致的一种。
因其椅背矮的特性,适合背靠窗台置放,不会挡住阳光。可惜搭脑位置偏低,刚好抵在后背,倚靠并不舒适,略遗憾。
图上这把是券口靠背玫瑰椅,券口是指上左右三根通长的牙条,使框内空间产生变化,这把玫瑰椅的椅背就是使用了这个样式。P.S.南官帽椅那张的椅腿部分就是券口样式
( 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 )
↑椅背通体透雕,雕饰工艺极其复杂。
( 冰绽纹围子玫瑰椅 )
↑冰绽纹亦称冰裂纹,是窗扇乃至器物的常用图案,也用到了椅子上。
玫瑰椅的椅背形状四方,是个尝试花样的好地方。
·灯挂椅
( 清 · 柞榛木灯挂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