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
想看这部美剧,完全是慕名而来。
一部号称
电影级别的电视剧
,一部由美国
非主流影片领袖
大卫·林奇,和他的老搭档——马克·弗罗斯特、凯尔·麦克拉克伦共同打造的美剧。
大多数中国观众可能更熟悉与
大卫·林奇一字之差的“大卫·芬奇”。
后者拍摄了《搏击俱乐部》、《返老还童》、《消失的爱人》等世界级名作。
而大卫·林奇与大卫·芬奇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他热衷拍摄灵异诡谲的故事,代表作有
《穆赫兰道》、《蓝丝绒》
等等。
大卫·林奇的影片洋溢着黑色幽默,暗藏着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的内容,十足的艺术家腔调。这样的作品难免让人有一点望而生畏,又有点兴奋。
下半年的文艺范,全靠它了。
早在1990年,大卫·林奇就执导了《双峰》第一季,在当时由肥皂剧一统天下的电视剧圈投下重磅炸弹,引起了巨大轰动。
故事说的是美国边陲小镇——双峰镇,发生了
少女被残杀的恶劣事件
,联邦调派了男主角库柏去查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平凡小镇隐藏的巨大黑暗被慢慢揭露。
除了贪婪可怕的人性,更有无法说明的
奇异力量。
人物关系复杂,故事线索细碎繁多,再加上平行空间......
案件越发扑朔迷离,观众比主角更热心真相,人人都在猜凶手是谁。
然而第二季因为各种没有按时达到的机缘,导演救场不及,略显潦草的结束了。
时隔26年,《双峰》回归季的资金到位了,元老团队也到位了。
对电影市场有些灰心丧气,“不想再拍电影”的大卫·林奇打算拍一部
18小时的电影
。
看来等一等,在有生之年我们还是可以等到一些剧的更新。
画外音:
你别跑,富坚老贼。
《双峰》(2017)的叙事注定和大多数美剧都不同。
已经不再年轻的探员库柏坐在神秘小屋里,听同样衰老的巨人提示他似乎毫无联系的线索:430、理查德和琳达、一石二鸟。
导演很快把镜头切回粉丝们念念不忘的双峰镇。
层叠苍翠的树林,山雾蒸腾,看来美国的环保工作相当不错啊。
双峰镇依然是笨拙可爱又暗潮汹涌的模样,导演的野心却不止于此了。
第一集中,美国的其他城市小镇都发生了多起奇异恐怖的凶杀案件。
在纽约,一个健康活泼的青年被雇佣着去看管空荡荡的玻璃箱。
当青年和女票正在开心地“嘿嘿嘿”,玻璃箱里“无中生有”。
青年和女票被那个东西咬得面目全非,瞬间暴毙。
鹿角镇,一个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露丝被发现死在家中,死状极惨,
脸部被撕啮了一个大洞。
最离奇的是,尸体的头部和身子断开,头是露丝自己的,身子却不是。
警方在露丝的房子里检查出了该校
校长的指纹
,立马把校长带去审讯。
校长起初一脸无辜迷茫,充满信心的表示自己没犯罪,随着审讯时间的加长,校长变得惶恐。
等校长夫人来给他“爱的鼓励”,校长已经奔溃了。
校长向夫人坦诚,他在梦里去了死者的家,但那只是个梦!
我以为接下来是夫妻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没想到,
夫人却一口咬准了校长是杀人的垃圾。
原来这又是一个夫妻双双把轨出的家庭。
当然该选择互相原谅了。
哦不,当然是互相伤害了
。
炮灰了多条人命后,导演开始不紧不慢地把线索归拢到一条主线上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集的体量将近120分钟)。
校长夫人和雇佣青年的老板,都与一个人有着莫大关系。
这个人就是穿着皮衣,长发狂野版的探员
库柏
——
联系前两季的剧情,新一季也有提示,库柏说:”我本来是要被关到黑色小屋中的。“
这个库柏显然是被
恶灵
(Bob)
附身的,库柏真正的灵魂还在小屋中。
“恶灵”挑唆了校长夫人为他做事。
比如帮他入侵校长的梦境,操纵校长的内心,从而增强人性中邪恶的一面,以获取怨恨、愤怒、恐惧等黑色能量。
又因为平行空间可以影响当前空间(此理论尚且存疑哦),校长能够梦境中杀害了露丝。
在恶灵到处为非作歹的同时,
真正的库柏也在善良灵魂的帮助下走出了神秘小屋。
真正的较量正式打响了,这也是之后剧情开展最大的焦灼点。
不管是曲折新鲜的故事情节,还是不拘一格的叙述手法,乃至华丽的画面、刺激的氛围,这部美剧继承了前两季的优点,
绝对骨骼清奇,不同凡响。
正因为风格突出,有的人爱,有的人就会发出”这拍的都是什么玩意?“的疑问。
当导演集中于剧情时,大家还能跟上他的步伐;一旦导演用镜头描绘人的心理,常常陷入自迷,像我这样的只能看着屏幕发呆了。
大卫·林奇曾说:
“
电影应该自有其道理
,若是拍电影的人还得用文字语言来说明影片意义的话,那就是很荒谬的。”
看来比起自己明确影片的内容方向,
导演更支持观众自己解读电影,他只管拍他想拍的。
然而,一旦观众和导演的表达不在一个调频,双方是很难沟通的。
这里不得不提,大卫·林奇是一个
热衷冥想
的艺术家。
据我的粗浅了解,艺术家们的冥想早就脱离了瑜伽冥想的”低级“趣味。
虽然两者可能同源同宗,前者更多与哲学、宗教、精神、意志力挂钩。
从大卫·林奇对直觉、想象力的标榜不难看出,印度哲学家
克里希那穆提
(著作有《重新认识你自己》)
对他影响深远 。
克里希那穆提的观念是:
人要认识自己内心的局限,觉察它,绝非主动改变它。
他们的冥想更强调解放意识活动,没有控制就没有压抑。
所以,大卫·林奇的作品充满了他瑰丽雄奇的想象,有时候也比较难懂。
艺术风格与艺术家的个性紧密相关,然而太过彰显自我的作品常常曲高和寡。
这或许是所有”作品叫好不叫座“导演的痛苦了,他们不愿改变自己,更无法改变他们面前的观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观众,我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的尝试。
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永远能比导演更任性。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好导演,最好不要因为不喜欢或者看不懂就说电影是烂片哦~
曾经的惨剧还历历在目,比如周星驰导演的《回魂夜》
(当时票房比较惨)
、《唐伯虎点秋香》
(曾被评为世纪大烂片)
,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等等。
感恩好导演,很荣幸做你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