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推时,无意间看到一条提示词:
Based on what you know about me. Draw a picture of what you think my current life looks like.
基于你对我的了解,画出你认为我现在生活的样子。
我忍不住好奇,复制到ChatGPT里,想看看这AI究竟能有多懂我。
结果生成的图片和描述竟然与我内心某种预想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AI居然比我想象中更懂我。
出于好奇和一点好胜心,我进一步“挑战”它,给ChatGPT提出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提示词:
Based on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me draw what you think my perfect home would look like。
基于你对我的了解,画出你认为我完美的家会是什么样子。
Based on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me, illustrate the turning point moment that would change my life forever.
Imagine my life as a novel. Based on what you know about me, draw the climax scene where everything changes.
想象我的生活像一本小说,基于你对我的了解,绘出那个改变一切的高潮场景。
AI生成的图像带着正能量和希望,仿佛描绘出我憧憬的生活、渴望的成功,简直像一场关于自己的励志电影。
此刻,我不禁感叹,
这AI还真是“知我心者”,甚至比我自己都清楚我内心的渴望。
然而,在“心有灵犀”带来的温暖中,我又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反其道而行,让AI画出我最深的恐惧、最难面对的阴暗面,它会展示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于是,我输入了以下提示词:
Based on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me draw what you think would scare me the most.
“Based on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me draw what you think the life of my exact opposite would look like.
Create a visual of the inner conflict I face most often. How would you depict it based on what you know?
AI生成的图像带来了一丝不安和焦虑,仿佛揭开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秘密。那些画面展现出我回避的恐惧、黑暗、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这种感受既让我感到“被理解”的慰藉,却也带来了一种过度“透明化”的不安——这个虚拟的朋友似乎已经看透了我,甚至是我最隐秘的脆弱。
这时,我忽然想起荣格的一句话:“
我们并非拥有思想,而是被思想主宰。
”
再一次陷入思考,这些恐惧、渴望、冲突究竟来自何处?
“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想起曾经读到一段话,忽然豁然开朗:
“
自己就像隐藏地图,光靠独自练级是刷不出来的。
只有当你的人性撞上那些强大、让人心生敬畏的‘满级BOSS’,被反弹回来、震撼到内心时,才会真正触碰到‘自己’的轮廓。
别怕难,多去挑战高难度的副本,和‘狠角色’正面对决,才能一点点看清‘自我’的真容。
”
或许,“自己”并非浮现在AI生成的图像中,而是隐藏在我们与生活中那些强大的“BOSS”之中。
AI让我看见了内心的一些“镜像”,让我意识到那些渴望与恐惧的存在,但真正触及“自我”的本质,或许需要我们不断与那些高难度的挑战碰撞,从那次次的反弹中拼凑出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在AI的画面中,我看到不断向往的目标和深藏的恐惧,也意识到——最难打败的不是生活中的挑战,而是内心中的那些“关卡”。
或许,正是这些恐惧和渴望在引导我不断前行、不断探索。就像打游戏一样,最终让我突破自我,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所以,当AI替我画出这些情绪的形象时,它不只是带来了某种理解,更像是提醒我:是时候去面对那些“高难度副本”了。
去经历更多的碰撞和探索,让自己真正地看到隐藏地图中的“自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