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试听没准备,大家自己找好了,反正他们每首歌都差不多.......
78年合集之后,No Wave 众乐队得到了一些独立厂牌青睐,得以发行专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我们知道,英国后朋也有一批艺术自觉的乐队,the fall、the raincoat 等等,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一些后朋竟然神似 No Wave。
题外话,大家难道没有发现,No Wave 是所有所有的摇滚运动中,除了 Riot Girl 运动外,唯一的女性参与率极高的么?
几乎每个团都有女生,大量从事吉他等技术工种而不是主唱,很难得的。
1978 补
本来想78年特意就写一个 No New York,其他补在后面发专辑时候,发现,Mars 就没别的了....
ZE 的名字来自俩创始人,其中的E 是个法国出版商人,出过Patti Smith和Lizzy Mercier Descloux(别急后面要写她的)的书和介绍朋克运动的杂志Rock News。之后他来到纽约和 Z 一起创建了 ZE,第一批 No Wave 唱片目测得有一半在他家发行。
而他们硬是以黑心商人的一己之力,为取悦自己老婆,硬拉着一票 No Wave 加上 Disco 元素,生生引出 No Wave 下半场的一个舞曲倾向性。
然后年底他们就解散了。
他们当年的录音作品,以78,78+,Mars LP: The Complete Studio Recordings, NYC
1977–1978
的专辑名发了三次,其实是同一张录音内容,只不过早年的版本他们对混音制作时候的调整不满意,最后这个Mars LP更能反应他们真正当时的面貌。
要说这批 No Wave 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们和理论女孩,因为很简单:他们俩加上Glen自己的首EP吉他课,加起来就等于早期的 Sonic Youth的吉他。大家听听看,就知道我那么爱 Sonic Youth,却从来觉得他们算不上多伟大(三档当然有)。
Theoretical Girls发行唯一单曲 You Got Me
之前旧作录音以Theoretical Girls: Theoretical Record 之名于02年发行。
前面说了,他们加上 Mars 就是早期 Sonic Youth。Glen Branca 的吉他技法的开创性可见。
日后Glen Branca功成名就,成功跻身德艺双馨老艺术家之列,成为了minimalism的代表之一。
他的吉他交响曲,成为了一面招牌,张守望还去美国参与过录制。恍如隔世哈哈哈。
80年发过 EP A Taste of DNA,82年解散。2004年旧作合集DNA on DNA 发行。
他们的作品也挺棒的,论起来是先锋感在四大 No Wave 乐队中最强一些。the Contortions太先锋爵士,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太吵,Mars和他们最疏朗。
吉他噪音制造上,听起来有些地方这四家都有些神似,应该有用什么棍棒类东西挤压吉他弦的技法。但比十岁耶稣技法要丰富。
DNA的吉他手Arto Lindsay算是挺出名,后面组过不少团,和大神John Zorn搭过伙,还有不少个人作品。
键盘手、表演艺术家Robin Crutchfield,在80年出 EP 之前就退团了,之后一方面玩一个叫Dark Day的团(后来这个团变成就他自己的团了),一方面演电影,后来画画写诗。
鼓手Ikue Mori,就是那个日本女生,参加 DNA 之前几乎没碰过什么音乐。在这里,她却成长为很好的鼓手,解散后她开始玩鼓机,和 Thurston Moore、Kim Gordon、John Zorn 都合作过,自己也出过很多专辑。
还一个故事,Blondie Redhead 的乐队名字就来自他们的一首歌名。
1979
James Chance and the Contortions发行首专Buy,和经典专辑Off White
同年他们还以James White and the Blacks的名字又发了一张Off White。
那张里面的女声都不是团员,有 Chance 当时的女朋友、经纪人Anya Phillips,华裔,她弟弟是著名的:费翔;还有来自Lydia Lunch的吉他和人声,一起玩的还有实验电影作者Vivienne Dick等。
至于哪首歌是费翔她姐唱的,一听就知道,Chinglish 明显。
Anya 和 James
这两张里面,Off White 更出名一些,部分因为融合 Disco 的原因。当时唱片公司要他们出一张 Disco,经纪人 Anya 建议他们用这个新名字来做。他们搞来一堆免费 Disco 唱片来听听,听几秒钟,James 就拿起来扔到窗外一张,都是垃圾。
他的这张,终于成为经典,入选不少历史榜单。
随后,No Wave 的跳舞化,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尚。
另外,他们的特色除了 James Chance 的萨克斯之外,爵士的融合也很明显。
还有一点就算这些实验乐队瞎玩,往往也有个专业的鼓手和贝斯手稳在后面,由着前台的吉他手、主唱瞎 JB 玩。
这很重要。
79年或80年左右,乐队解散。之后James 以James White and the Blacks乐队名义还发行了几张作品,其实都不是那批人了。82年的Sax Maniac,献给 Anya 的一张专辑(Anya 81年因癌症去世,享年26岁),我也挺喜欢,可以听下。再往后的东西,基本上自由爵士更浓,没了早年 No Wave的那种精气神儿了。
换句话说,虽然the Contortions最出彩的是 James 的萨克斯和演唱,但是最标志性的,确实两位吉他手。
Anya多才多艺,是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化装师,也是演员,歌手, 舞者。1978年,她参与了No Wave电影"The Foreigner" 的摄制,同年,Anya与另外两人一起开了当年颇有名气的夜总会The Mudd Club
2015年的 James
会如何怀念当年打观众的年少轻狂岁月?(还记得前面说过的梗么?)
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发行专辑Teenage Jesus and the Jerks,解散
称为专辑有点勉强,一共7首歌,9分钟。
95年一个小厂牌搜罗了他们所有的作品,出了张合集Everything,12首歌一共加起来才18分钟。
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 Lydia Lunch 踏上了 No Wave 女王之路,和Orphans 中用酒瓶子当滑棒刷吉他,这个贡献可以一直到 Car Sick Cars 的张守望等很多人的演出中一直看到,我也在一个地下室的北邮吉他社小规模演出时候玩过。
他们也因为技术上,更没有和弦的概念,纯吉他贝斯鼓(当然有两首 James 早期参与的曲子有他标志性的 sax,一听就知道是他),而更加 No Wave 一些,对了,他们的贝斯手其实是个吉他手,被 Lydia Lunch 找来做鼓手的。
Lizzy Mercier Descloux发行首专Press Color
大美女Lizzy Mercier Descloux日后以Worldbeat世界音乐流行 闻名,当时她还在纽约混无浪潮。
法国长大的她,75年19岁时候来纽约玩时候认识了 Patti Smith,然后77年就搬到了纽约来了,先是和一个吉他手组了个表演艺术团,78年出过个EP。
和 Patti Smith
看看现场
Lizzy Mercier Descloux - Fire (1979) French TV with Gainsbo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