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馒头说
来来来,听馒头说一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善于从大时间尺度看问题 ·  15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用AI赶作业的孩子”有没有未来? | 人民锐见 ·  昨天  
CHINADAILY  ·  开春这样穿,你也能拥有“大长腿”! ·  2 天前  
网信安徽  ·  今日雨水 ·  2 天前  
网信安徽  ·  今日雨水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馒头说

【4.7】23年前的今天,人类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页

馒头说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4-07 08:59

正文

今天是2017年4月7日


这是馒头说第 128 篇文章


昨天读者“小汤包”在后台留言:


“终于来份小菜了,前面的战争故事实在肥甘厚腻!”


她说的是关于鸟山明的那篇推送


确实,那篇推送得到那么多人的共鸣


我也有些意外


只是今天的推送,不好意思,又要推一篇比较沉重的文章了


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可能很多人未必知道,或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这也正是要推送的原因





【今日主打】

1994年4月7日

卢旺达爆发“种族大屠杀”





1


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不少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如果只以遇难人数来算,发生在卢旺达的这场“种族大屠杀”并不是最多的。


但是,它之所以令人发指,是因为这是一场迄今最近的大屠杀。这场屠杀就发生在1994年——这是人类文明自以为已经摆脱蒙昧,即将迎来新世纪曙光的前夕——距今也就过去了23年而已。


而且,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就有超过100万人被屠杀。


卢旺达的全国人口,因此减少1/8。


全世界人口,被抹去1/5000。


所以,这已经不叫“种族大屠杀”了,而是“种族灭绝”。


2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卢旺达这个国家。


卢旺达 (Republika y'u Rwanda) ,位于非洲的中东部,全称为“卢旺达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卢旺达的国土面积为26338平方公,比我国的海南岛小一点吧。卢旺达境内多山,所以有“千丘之国”的称谓。因为它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所以虽然地处非洲,但气候还算宜人。


卢旺达在大屠杀爆发前,全国大约有70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0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700万人主要由三个民族组成: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 胡图族是卢旺达第一大种族,要占到全国人口的84%,排在第二位的是图西族,占到人口的15%,特瓦族很小,只占全国人口的1%——正是因为他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后来反而逃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胡图族是卢旺达的原住民,而图西族早先是游牧民族,但从本质上上说,这两个族群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已经长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并且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胡图族和图西族(图西族身材略高)


1884年,卢旺达作为殖民地被划给了德国,但德国并没有太管这个地方,卢旺达还是维持一种酋长部落式的形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卢旺达被划给了比利时。


比利时接过统治权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3


比利时并没有像德国那样进行松散式管理,而是深深介入了卢旺达的统治。


但比利时的统治,在卢旺达呈现出了矛盾的两面性。


一方面,比利时延续了胡图族和图西族隔离的政策,并且进一步固化了阶层 (原先两个族群的身份是可以流动的,贫穷的图西族会成为胡图族,富裕的胡图族会成为图西族)


他们根据身高,肤色,甚至鼻子和瞳孔的大小,进一步区分出了胡图族和图西族,而且——在1935年,比利时人用身份证制度,将两者的族群乃至阶层牢牢固定了下来。



阶层怎样分化?那就是占少数的图西族明显占据统治阶层,族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占多数的胡图族基本上被剥夺了资格,沦为了社会底层—— 1987年,在卢旺达20个政府部长席位中,胡图族仅占有4个席位;在国民议会的65个席位中胡图族仅占有7个席位;在中央委员会的65个席位中胡图族仅占有2个席位;15个省中,仅有1个省由胡图族担任省长。


为什么比利时要扶植人口占绝对劣势的图西族,统治人口占绝对优势的胡图族?


古今中外,很多殖民者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把子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但第二等怎么可能是人数最多的汉人和南人?他们挑选的是占少数的色目人;满人建立的清朝在曾国藩之前,几乎从不重用汉人,他们选择的结盟对象,是占少数的蒙古人;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选择基层官员时,当然不会优先选择中国人,而是东北境内的朝鲜族人。


为什么?因为外来殖民者一旦让人口占多数的族群掌握统治权,自己的地位很可能就会被团结一心的他们推翻,而选择占少数的族群去压制多数族群,那个少数族群反而会对自己死心塌地。


“色目人”是元朝对除蒙古以外的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各族人的概称


但比利时进行严格的阶层固化,只是悲剧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又表现出了矛盾的另一面。


随着比利时传教士大规模进入卢旺达,无论是图西族和胡图族,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信奉天主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加上时代的发展,一批经济作物的引入使得胡图族农民在生存上对图西族地主的依赖渐渐减少,矛盾,则开始渐渐激化,双方长期有小规模相互屠杀和报复。


1988年,卢旺达首次出现了胡图族人担任总统的政府,但这也引起了流亡的图西族人的不满。


1990年, 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 (RPF) 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了内战。在周边国家的调停和压力下,1993年8月,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


但一纸和平条约根本无法弥合两个族群之间的矛盾,相反,胡图族不少政府高官认为总统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对图西族人让步太多


1994年4月,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大悲剧终于爆发。



4


1994年4月6日,一架飞机突然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火箭炮击落。


那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上面载着 卢旺达总统 朱韦纳尔 布隆迪 总统 西普里安!


两位总统同时罹难,谁是凶手?


胡图族人反应神速,他们立刻站出来指证:肯定是图西族人干的!


4月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冲进总理府,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三名部长。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拉开帷幕。


在媒体和电台的煽动下,胡图族的士兵、民兵甚至平民,拿起了枪、砍刀甚至就是一根削尖的木棒,开始有组织地屠杀图西族人 (主要是通过查身份证)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有超过100万人被杀害 (卢旺达公布的数字不到100万,但不少外界数据都显示超过了100万), 其中有25万至50万卢旺达妇女和女孩遭到强奸。


后来收缴的胡图族人用来屠杀的砍刀


在这100万人里,超过90%都是图西族人,但其中也有不到10%的胡图族人。这些胡图族人有的是不愿意屠杀图西族人,被当做“叛徒”一起杀掉;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亲戚是图西族人,也被一起杀掉;还有的,只是因为和别的胡图族人有仇,就被“借势”杀掉。


这场杀戮到后来在有些地区已经超出了种族的仇恨,成为了赤裸裸的抢劫和谋杀——不少胡图族人仅仅是因为贪图对方的财产,就杀光对方全家,再将财产瓜分。


1994年6月14日,士兵走过一个女人的尸体。


“知乎”用户“LU 决明子”曾回忆当初自己去卢旺达采访一位妇女的经历:


“我抵达卢旺达的第一天,一位女士通过翻译一句一句地讲给了我们她的故事,在那个氛围下,眼泪就没停下来过。她本有丈夫孩子,屠杀开始时,她失去了她们,而她自己也被驱赶至万人坑,无数人死去,活下来本是她的运气,但是更残暴的还未结束。到处都是路障和民兵的盘查,她很快又被抓回去,日日夜夜反复强奸蹂躏,屠杀持续了三个月,那么也就是说她被强奸了这么久。后来她活了下来,来到幸存者营地,在那里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然而一切没有结束。


虽然孩子来自于痛苦的回忆,但是她仍然把孩子留了下来。而她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发现,她HIV阳性。后来孩子生下来了,一出生就携带HIV。这是她的故事,也是千千万卢旺达女人的故事,包括艾滋病的部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时胡图族的人,雇佣了患有艾滋病的男子,一个一个去强奸女人们,因为他们要让图西族的人世世代代受到痛苦,最后绝种。”


当时,许多图西族难民都想从基伍湖逃难到邻近的扎伊尔,但因为没有船只,大批图西族人在岸边和河中遭到虐杀。在100多公里长,数公里宽的基伍湖上漂满了尸体。


这场大屠杀,直接改变了卢旺达的人口结构——全国人口的40%居然是儿童!大量的妇女成为寡妇,200万难民逃离卢旺达,进入周边国家。




卢旺达人口基数的变迁


5


于是,一个问题来了。


在卢旺达爆发如此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其他的文明国家在做什么?


首先遭到质问的,是宗主国比利时。


国际上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非洲的前殖民地国家发生骚乱,宗主国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是,骚乱爆发的前一天,比利时在卢旺达的维和士兵,就被胡图族人杀死了10人,不愿意蹚浑水的比利时随即撤走了所有本国的维和部队。


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照片,网上有很多,但我不愿意多发,太残忍。


其次被问到的,是历来在全世界维护和平的美国。


但美国刚刚遭受了“索马里之痛”——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美国士兵被索马里人开枪打死了19个人,2架直升机被击落 (参看电影《黑鹰坠落》) 。美国士兵的尸体被索马里人在地上拖着游街。这一幕通过电视镜头深深刺痛了所有美国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罕见地宣称:这是卢旺达的内部事务,我们不干涉。


和美国一直步调一致的英国在索马里也吃了亏,所以也选择旁观。



如果说“不干涉他国内政”至少也算一个说法的话,但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个重要机构——联合国。


在骚乱爆发之初,当时的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指挥官达莱尔将军就曾表示,只要派出5000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就可以阻止骚乱。


但他等来的却是联合国的另一纸命令:根据872号决议,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士兵不能在第三国首先开枪——施暴的是卢旺达平民,落难的也是卢旺达平民,不干涉。在这场骚乱中,联合国维和部队当时只留下了象征性的260名士兵,负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一个半月后,联合国才将人数增加到5500人,进而呼吁各个国家参与进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  ·  善于从大时间尺度看问题
15 小时前
网信安徽  ·  今日雨水
2 天前
网信安徽  ·  今日雨水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2 天前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央行孙国峰:金融大数据应用的风险与监管
7 年前
装修情报  ·  装修前,先储备点经验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