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贪心记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贪心记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贪心记  · 公众号  ·  · 2017-08-31 19: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开始收到这篇文章,我心里还是有点嘀咕的,众所周知,贪心记的格调比较特殊,能跟我们搭得上的文章很少。但这篇的确不一样。


武志红老师曾是我的灯塔,他的原生家庭系列书籍给我打开过很重要的一扇窗。


这篇文章里的每一句话我都同意。 他要说的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


不要受任何舆论、教育、权威的影响,坚持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的判断,走自己的路,成为你自己。



-1-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一点,并身体力行,那么你一定拥有一个非常不同的人生起点。


譬如股神巴菲特,他父亲一再对他说: 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巴菲特说,这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教诲。这种教诲深入骨髓,他才能做到,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第一流人士的共同特点。

譬如动漫之王宫崎骏说: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譬如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说:过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德川家康的铠甲。他在乱世时,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


-2-

我最初关注的牛人,多是这种众所周知的大神级人物,后来作为记者和心理咨询师,见的人越来越多后则发现,身边牛人们普遍有一个特点: 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们很小,如初中、小学甚至刚记事起,就有了一个意识——我要过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几十年过去后,他们的人生也的确活成了这个样子。


譬如一位女强人,在她两岁半时对父母失望至极,于是对自己说:我发誓这辈子不再靠任何人。现在,她是成功的企业家,非常独立,当然回避依赖也导致了她的亲密关系会出问题。


譬如我一位朋友,六十岁时看着还年轻貌美,她没多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但她活得惬意,生活一直在按她的意愿前行,虽然有过她那个年代的人很容易遇到的一些很凶险的选择,但她都逢凶化吉,安然度过。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每到一个重要的选择关头,她都没有随波逐流——“别人怎么过我也怎么过别人要什么我也要什么”——而是强烈地知道“我想要什么”。


聆听这些强人们的故事,很容易会得出一个结论: 一个人的外在现实,是由他的内在意识所决定的。


特别是放到几十年甚至一生的长度去看,这个结论就更容易看到。


强悍的人,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种自我意识——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不只强人们如此,普通人也如此,所谓弱者也如此。作为资深咨询师,我在和来访者的深度咨询中会看到,他们的内在意识是如何决定了自己一生。


同时,我一直在做自我分析,也稳定在找精神分析师给我做分析,这也让我深刻地发现,我的外在人生,是我内在想象的展现。


谁都如此,只是强人们,在他们强悍的领域中,没有从众——即听从别人的意志,而是一直在坚持自己在这方面的自我意识。


你,是一切的根源。


-3-

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基础,这相当于人生的一种起跑线,而能否做自我归因与自我觉知,又是一个关键。


我们一生,势必会遇到各种挫败。


而挫败中,有人会为了维护自恋,而容易去做外部归因——是别人或环境让我不成功。


有人则倾向于做自我归因——是不是我自己的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了失败。


做外部归因的人,会一时爽,但因此失去了升级自我的机会。

做自我归因的人,看似难受,但他的自我会因此松动,而有了被淬炼的可能。


归因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生:做外部归因的人,他的心理逻辑基本没发生过改变,于是不断有同样的轮回;做自我归因的人,随着内在意识的升维,他的外在人生也在升级。


你什么时候真学会了『内归因』,你的自我就可以不断升维。


能否做自己,其实还有非常复杂微妙的种种表现。


譬如,“拖延”、“迟到”、“宅、“好忘事”、“效率低下”乃至皮肤病、耳聋眼花等等,都可能是因为 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


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的生命,就会倾向于将自己适当封闭起来,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向世界中自己说了算。


譬如,一些人的自毁,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命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因此他们想毁掉自己的人生,以此证明父母的意志是错的,同时也证明了,他至少可以通过自毁来证明他有说了算的地方。


所以,你必须去为自己的生命争取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说了算。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深入人心,而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是基础。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 幸福感的主要源头是人际关系的深度,但当你在人际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时,你不会去构建太深度的关系,你需要从关系中撤离一部分自我,好保护你做自己的空间。


-4-

活出自己是一件最美的事。


一旦你活出了自己,你会发现,你对外界的善恶感知,其实源自内在的善恶;你所看到的外界的黑暗与光明,其实是源自你内在的黑暗与光明。


你好,我是武志红,我自从北大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开始由浅入深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25年了。


在这期间,我听过上万人的故事,累计咨询时间超过6000小时,也写了十几本书,文字已有三百万字,文章总数已上千。


现在,我也开始讲视频和音频,这一直贯穿其中的精神,就是, 成为你自己

大学本科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个概念就特别深入我心。然后发现,我自己所有的学习和努力,也是为了完成这一精神。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而不是其他。你必须知道,你是多宝贵。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经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管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美国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



-5-

成为你自己,这是一个简单的哲学。但将它活出来,殊为不易,特别是当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强调“听话”哲学时。


我从在北京大学读心理学本科就在明确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已有25年。


并且,我从未被父母教育过听话,我一生没挨过父母一次打骂,他们也不会去左右我的选择,所以我也是难得地有了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就可以自己说了算的空间。


我不仅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个哲学,也借助心理学工作,有了大量的细致入微的真切理解。


心理学是一个涵义很大的概念,我所讲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我也的确认为,这是最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现在,我很高兴,能借助平台,将这份“不听话”的哲学讲出来。

我的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就是想帮助你通过学习心理学,洞悉自己的内心,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真正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除了帮助你升级人生的「操作系统」,学习它还有迷人的另一面 ——  帮你掌握一把「钥匙」。


小到围绕在你身边的亲密关系,大到你和外部世界发生的社会协同,你都需要一把万能钥匙,去解锁复杂世界。


你会对亲密关系有更深层的认知,找到相处中的正确姿势和技巧,更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会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保有健全的人格。


你能慢慢看懂合作伙伴的行为和意图,用良好的沟通,建立起深度的理解与互信。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知道怎么去激励员工,对看似复杂的人事与动机,做到洞若观火。


如果你是员工,学了心理学,你会知道如何融入新的集体,如何巧妙地在团队里争取话语权,如何和同事相处得更好。


懂得如何和身边的人相处,懂得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不代表对外部世界的妥协,而是一个强大自我的生命力展现。


这,也是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的体现。


附:课程目录


购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朋友,将会获得《我是演说家》总冠军、著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系学霸刘轩的特别课程《如何利用你的专属天赋引爆成长》,教你发现并利用自己的专属天赋,引爆成长,从此坐上人生顺风车。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直接购买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