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夏天,段学槐出生在一个偏远小山村的一户贫苦人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饥荒与病魔便带走了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随着母亲的改嫁出走,他只能寄宿在父亲的“拜把子兄弟”老陈家里。
目睹过日本侵略者的穷凶极恶,看到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霸道残忍,这个满腔热血的小伙子自小便有穿上军装为国浴血奋战的志向,只可惜一直没有得到合适的机会。直到1955年,命运终于给了他圆梦的机会。
那一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口号标语贴满了街头。一心想为国浴血沙场的他放弃了待遇诱人的县政府工作,毅然报名参军,光荣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海军战士。
(图为段学槐于外伶仃岛担任班长期间摄)
经过数月的坚持不懈,成功完成特殊士兵训练的他满心欢喜,登上了前往分配地的轮船。接近十个小时的航行,这群从小在深山里长大的年轻人皆因晕船吐得死去活来,但是为了这身军装,他们没有一丝抱怨。然而,当他和战友们到达目的地,登上海岛后的所见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本以为战争即将打响,本以为自己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映入眼帘的却是海岛上的一片荒芜。
海军不能驶向深蓝,当兵不能手握钢枪,现实是如此骨感。
他们的任务不是登上战舰,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在这个名为“外伶仃”的小岛上进行开垦与军用、民用建设。尽管这个小岛可以隔岸看见香港,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这个岛却是如此荒芜,与外隔绝。
岛上的工作生活是极为艰苦的,一切建设基本从零开始。部队的营区建在山洞里、荒野中,战士们住的是草棚,睡的是黄土坡和石头路。饮食条件也十分地差,战士们吃的要么是野外采摘来的野菜和野果,要么是一个月来一次的补给运输船送来的干粮,喝的是溪水或泉水,吃不饱、缺水是常有的现象。
然而,比起身体上的折磨,与外隔绝所带来的精神折磨更是让战士们苦不堪言。没有收音机,没有报纸广播,一个月看不上一次电影,枯燥的生活只有星星月亮的往复。
(图为段学槐时任炮排排长顺利完成爆破任务后入党留念时摄)
工作上,他和战友们不仅要四处建设军事工事等军事设施,还要开垦屯田,植树造林。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吹雨打,他们都没有丝毫怨言,而是埋头苦干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胸膛里永远有激情,这两句话完美地诠释了他们这一代军人的担当与坚守。
外公段学槐由于工作积极踏实,没几年便当上了排长。而在一次坑道建设的爆破任务之中的英勇表现,更是让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党员。
在那次坑道爆破任务中,由于坑道深度和位置需求不一,所放置的炸药导火线长度也不一致,如此一来,进行爆破作业便很有可能会被炸。在第一次作业经验不足情况下,在困难面前,作为排长的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走向了作业井,战友们的心里都捏着一把汗,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背影坚定地走进爆破井。
一秒,两秒,时间缓缓流逝,空气中凝聚着说不出的紧张感。忽然,井外对话机传来他冷静的声音:“已准备就绪,可以开始。”接下来,寂静的空气中似乎能够从对话机里隐约听见引线燃烧的声音,大家都死死盯着井口。
每一秒都扣人心弦,每过去一秒,大伙儿紧张感就多一分,也不知过了多久,井口出现了他的身影,战友们也跟着欢呼雀跃。然而也不过是高兴了一秒,轰隆的巨响和巨大的气浪便从井口喷涌而出。他从死神那抢回了一秒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那之后,他总结了工作经验,得出系统安全爆破的经验方法,使得后续的坑道爆破任务得以安全顺利完成。因为在任务中的英勇担当,早已多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他终于如愿被党组织正式吸纳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现在每每讲起这段惊险往事,他总是很淡定地说:“军人生来为打仗,关键时刻用我,那我就要能上、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