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对美国五大科技公司,苹果、微软、亚马逊、Google、Facebook 做了个统计,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光是它们市值新增加的约 2 万亿欧元市值,就已经超过了整个德国股市的市值。(截至 2 月 17 日,25 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总市值更是达到 7.5 万亿美元)
编辑们提到,衡量公司规模的一个粗略指标是其全球利润相对于美国 GDP 的比例。 按照这个标准,苹果已经大致相当于 1910 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和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鼎盛时期的了。而 Google、微软和亚马逊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这一门槛。
不过经济学人做这个统计不是在吹投资价值,而是提醒市值疯涨背后的隐忧之一是,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对科技公司的“威胁”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一旦经济衰退,大型科技公司长久以来享受到的利益倾斜,可能会引发新的不满情绪,它们可能面临一场少有人关注的风暴。
“自 2018 年底以来,使用 Facebook 服务(包括 Instagram、 Messenger 和 WhatsApp)的人数增长了 11% ,达到 23 亿人。 监管机构以税收、隐私和不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科技公司进行了惩罚,但迄今为止,他们的努力就像是把一把‘豌豆枪’”带到了枪战中: 他们开出的罚单和处罚金额还不到五大科技公司市值的 1% ,这是做生意可以忍受的成本。”
……
“5.6 万亿美元(五大科技公司市值)的市场价值证明了它们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公司……它变得越大,就越有理由怀疑这种情况能否持续下去。 ”
Tech take over!他们是,我们也是。
编辑们提到,衡量公司规模的一个粗略指标是其全球利润相对于美国 GDP 的比例。 按照这个标准,苹果已经大致相当于 1910 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和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鼎盛时期的了。而 Google、微软和亚马逊将在未来十年内达到这一门槛。
不过经济学人做这个统计不是在吹投资价值,而是提醒市值疯涨背后的隐忧之一是,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对科技公司的“威胁”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一旦经济衰退,大型科技公司长久以来享受到的利益倾斜,可能会引发新的不满情绪,它们可能面临一场少有人关注的风暴。
“自 2018 年底以来,使用 Facebook 服务(包括 Instagram、 Messenger 和 WhatsApp)的人数增长了 11% ,达到 23 亿人。 监管机构以税收、隐私和不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科技公司进行了惩罚,但迄今为止,他们的努力就像是把一把‘豌豆枪’”带到了枪战中: 他们开出的罚单和处罚金额还不到五大科技公司市值的 1% ,这是做生意可以忍受的成本。”
……
“5.6 万亿美元(五大科技公司市值)的市场价值证明了它们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公司……它变得越大,就越有理由怀疑这种情况能否持续下去。 ”
Tech take over!他们是,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