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春节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以及年货的选择和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货的选择逐渐丰富,年轻人引领的年货潮流成为了一种符号化消费,折射出消费升级的稳健步伐。文章强调春节不仅是时间的节点,更是具有丰富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春节的意义和年货的重要性
春节对人们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备年货是大多数人绕不开的传统。年货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水平。
关键观点2: 年货的历史变迁
过去,年货以基础生活物资和糖果点心为主,现在则涵盖了有机食材、进口海鲜、特色小吃、潮玩文创、3C数码产品等,反映了时代变迁和消费升级的趋势。
关键观点3: 年轻人在年货消费中的角色
年轻人开始整顿年货,引领年货潮流,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选择体现了对兴趣品位的大胆表达和生活态度的自我形塑。
关键观点4: 春节的经济和文化意义
春节不仅是时间的节点,更是具有丰富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年货消费和春节经济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体现了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意义空间。
正文
春节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可以是孩子对穿新衣、收红包的期盼,可以是远方游子归心似箭又近乡情怯的复杂情愫,可以是家里长辈掰着手指盼日子的迫切……不论如何定义春节的意义,备年货,一定是大多数人绕不开的“规定动作”。俗话说“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筐”,蛇年新春将至,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你是不是也挑花了眼?今天,我们就从年货聊起。对老一辈人来说,记忆里的年货并没有多复杂。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日报记者走街串巷采访年货供应,除了春联等节庆“必需品”,最受群众关注的,就是米面粮油肉蛋这些基础生活物资。酒心巧克力、大白兔奶糖等糖果点心,已堪称货架上的“明星”。若还能添置几件稀罕的“工业品”,准能引来友邻羡慕的眼光。物质生活尚不富足的年代,过年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源自有别于日常的丰腴。扯几尺布缝件新衣,尝尝平时不舍得、消费不起的美味,一家人围坐恭贺新岁,算不上精致,但温馨而祥和。时代变迁,年货的选择也随之丰富。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年下单年货的用户中,95后占比超一半。那些勇于“整顿职场”、热衷“爆改工位”的年轻人,也开始“整顿年货”、“爆改”春节。口腹之欲任何时候都少不了,但餐桌已然换了主角,有机食材、进口海鲜、特色小吃等赢得越来越多人青睐;潮玩文创、3C数码产品等,逐渐成为走亲访友的伴手礼“新宠”;订上出游的机票,下单跑步机、健身环,给老人送台血糖仪、按摩椅,“文化年货”“健康年货”渐成风尚;家里的“毛孩子”也不能落下,宠物用品也出现在不少人的采购清单中……市民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珠市街年货市场选购春节饰品。图源新华社买什么各有所爱,怎么买亦有讲究。电商“年货节”大张旗鼓,带货主播卖力吆喝,快递物流四通八达,有人首选线上下单,随手货比三家还能直接送货到家——一声声“一二三上链接”,怎么不算一种节庆的热闹?也有人务必要逛一逛市场、赶一赶大集,和摊主大姐唠唠嗑,掂一掂论捆卖的蔬菜、尝一尝论兜卖的干果,买不买不打紧,求的是个仪式感。因为,在有来有回的砍价抹零中,在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里,那生发于脚下大地的、在民族文化血脉中氤氲千年的节日气息,最浓烈、最动人、最触手可及。经济发展、物质丰裕,如今的年货消费早已不再是对匮乏的弥补。年轻人引领的年货潮流甚至是一种符号化消费,其中有对兴趣品位的大胆表达、对生活态度的自我形塑,也折射着消费升级的稳健步伐,支撑起内涵更丰富、潜力更大的“春节经济”。进一步说,食物、衣着等日常物品是行为的具象载体,它们的流通、交换,不仅是经济行为,更凝练着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意义空间。我们对待年货的态度正是如此。前段时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世界非遗”的春节,远不单是一个辞旧迎新时间节点。如果说,时节更易是春节的“筋骨”,那么贴春联、备年货、逛庙会、团圆守岁等习俗则构成了它的“血肉”。“血肉”在生长。这一系列社会实践,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一直并将继续处于活态之中。近年来,总有人吐槽“年味淡了”,但就像更迭变化的年货一样,我们庆贺新春的实践,其实也正在时代洪流中推陈出新。守望“年味”,也大胆用新的方式制造“年味”,古老春节也能绽放年轻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