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妈罗罗
六妈关于婴幼儿辅食喂养以及儿童教育、亲子游攻略的靠谱分享,以及少而精的独家团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孩子口腔溃疡,劝你别用xx霜!更推荐这3种做 ... ·  18 小时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老母亲最怕的,是突然接到孩子受伤的电话…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广播剧系列 ... ·  昨天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女性40岁之后会有的变化,这一条很多人都中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妈罗罗

风靡全球的思维导图,零基础的妈妈也能在家带娃画

六妈罗罗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5-14 09:59

正文

去年《妈妈是超人》播出时,朋友给我安利说黄圣依在这个节目里还挺圈粉的,于是我抽空专门找来看了看。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期安迪要参加一个主题为“炫耀妈妈”的演讲比赛,赛前准备的时候安迪不知道该怎么说,妈妈黄圣依就跟他提议不如把“妈妈会做什么”画出来,俩人边聊边画,最终呈现出来的“小板报”居然是一幅标准的思维导图。


还不到六岁的安迪就可以跟妈妈一起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大部分的观众都觉得挺意外的,黄圣依也因此圈了一波好感。后来一期,安迪要带比他小一岁的大麟子去超市购物,黄圣依仍然让安迪用画的方式制作购物清单,还说了,这样做是因为 图像更便于人记忆,尤其是对于不识字的孩子来说。


我之所以对这两个片段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一直认为相对于单一的成绩分数来说, 孩子的学习能力才是我更看重的,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 。六六上小学后,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中都会有涉及到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比如教孩子们用思维导读学习和记笔记,有时候作业都是要求用思维导图完成。原来我们看到比较多的都是外国孩子们画的思维导图,好些人都表示很羡慕他们从小就有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在我们国内的小学,老师们也早已有对孩子们这方面的训练了。下面几幅是六六学校四年级级小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是不是还挺复杂的。


其实思维导图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新鲜事物,我记得小时候上学的那会儿,老师们的黑板板书中最常见的就是大括号套小括号的那种形式,其实就是思维导图中的一种。

(图片来自网络)


我平时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不多,所以在六六上学前并没有刻意引导过,只是上小学后英语和数学作业,突然都需要用这种形式了,我才开始研究带她玩起来。为了给六六指导,我专门针对思维导图做了一番研究,发现思维导图虽然是个强大的思考工具,各种名目的书也不少,但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入门也不难,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很多原理性的东西根本不需要了解太多, 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用”才是关键 。今天这篇我就从实操方面带大家入个门,演示一下我是如何把思维导图融入到训练六六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的。

思维导图,重在“图” ,它的表现形式虽然有很多种,但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的思维可视化,从而帮助我们的大脑思考。毕竟,相对于文字来说,可视的图像更容易让大脑记住,并且绘制的过程就是脑袋思考的过程。

我跟六六最开始接触思维导图的时候,是从最简单的 气泡图( Bubble map 开始的。气泡图是思维导图中非常容易上手的一种图示,就算是毫无思维导图基础的妈妈,跟孩子做起来也毫无压力。它的原理非常简单, 中间的气泡表示一个中心主题,在中间气泡外,用线段发散出若干气泡,每个气泡表示一个和中心主题有关的内容或创意,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如果可以,让孩子尝试把能画的都画出来,像不像没关系,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


上面这幅气泡图是我在让六六介绍她的好朋友时一起画的,中间的小人是六六画的她好朋友的形象,周围发散出的气泡是她对好朋友的描述,男生还是女生?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温柔的、善良的、美丽的……诸如此类的描述,引导她说下去,然后我帮她一个个填到气泡里去就可以了。

气泡图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不断地发散思维 ,一个中心泡泡周围可以增加无数的泡泡,不过也要提醒孩子不要过于发散,毕竟想到的东西是要跟中心气泡里的主题有关联的才行。

类似的练习大家可以经常跟孩子玩,即使不动手画,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述一个主题以及与其相关的描述。主题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让孩子描述她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最喜欢的动画片主角是什么样的?或者简单点儿,描述她眼里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再或者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让孩子讲一讲春天都有些什么,比如花、草、蜜蜂、阳光等等。

单个主题的气泡练熟后,可以尝试一下 双气泡图( Double Bubble map ,这个对孩子来说难度要高一些。双气泡,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主题,它们之间关系是怎样,在“双气泡”图中就能有所体现。它的妙处在于, 可以帮孩子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 比如下面这个我跟六六玩过的关于水果的双气泡图。

选择苹果和香蕉两个主题,中间重合的气泡表示它们俩都具备的特征,左右两边的气泡则是它们各自不重合的特征。为了在视觉上有所区分,表示主题的两个气泡可以画的大一些,或者直接画成方形的。

流程图 Fllow map 也是个比较好理解,并且容易上手的思维导图图示,孩子们可以用流程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以及内在的逻辑。这个咱们就很熟悉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比如去医院门诊看病时,总是一眼就能在显著位置看到的 “门诊看病流程图” , 图中箭头的走向是基于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的,所以一张图就将在门诊看病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介绍的一清二楚了,非常强大。


我们带着孩子练习的时候,可以从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主题开始,用一个清晰的逻辑走一个单线程就可以了。比如我跟六六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很简单地画一个早上起床到上学之间这段时间要做的事情的流程图。除了让她熟悉这种流程图的表现形式外,也是让她自己梳理一下早上要做的事。她真的是在画完这个流程图后,每天都会有意按照流程一项一项照做,不会乱手脚了。


如果像下面这样,让孩子自己画下每个场景,效果会更好。

(图片来自网络)

思维导图中还有一种颜值比较高的 ,就是黄圣依在给安迪准备演讲内容时所画的那种类型的思维导图,学名叫 Mind map 。简单说来,就是从一个中心点向外发展思维的图示,包含“中心图、主干、分支、关键词以及小图标”五大要素。针对主题的主干和分支如何安排,说白了就是对所有信息按照某个逻辑进行分类。

为了看的更清楚, Mindmap会要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思维分支,一般是主干的颜色不能相同,每条主干延伸出去的分支颜色要跟主干相同 。另外,图标尽量不要省略,因为我们使用思维导图的目的就是要把文字信息图像化,图标越具体,记得就越牢。

比如画一张Mindmap是让孩子介绍她正在上的所有课程。中心图就是课程,主干分了文化课、美育课、课外课还有社会实践四个部分,其中文化课的分支做了语文、数学、英语;美育课分支做了体育、美术、音乐;课外课是舞蹈和书法;社会实践课分了环保活动、图书管理员、交通安全宣传员等等。


可以看出,因为这份课内课外上的课不少,如果将每个课程名称用文字就这么排比地列出来,可能一下记不全这们多课程,但用思维导图列完后,逻辑脉络很清晰,颜色也区分醒目,就非常容易记住了。

以上就是几个使用思维导图的实操小例子,就是非常非常初级的画法,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带孩子入门的思路。 需要强调的是, 这些图其实都不用太拘于形式,无论用线段还是用泡泡,无论图标画的像还是不像,都只是个大体的指导框架,重要的还是在思考的过程 ,孩子只要参与其中,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他自己能看懂,能解释给别人听懂就可以了,毕竟这只是个工具。

END

罗罗有话说:

这是根据后台呼声交的作业,罗罗有木有很勤奋啊。

怀了老二后,关于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我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就像这个思维导图,六六上学后才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接触,而如果老二在引导时不抵触,我应该会让她接触的早一些。虽然我现在依然觉得这个方法在我的生活中没什么具体作用,但在孩子学习梳理逻辑时,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


因为觉得思维导图确实有用,所以认真写了今天这篇分享,再次也感谢六六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给予的支持。这篇文不是什么思维导图教程,就是非常简单的实操示范,大家看过后应该很容易接受并上手。我觉得这些小练习的效果不容小觑,因为即使是再简单的一幅思维导图也是有清晰的逻辑在的,绘制的过程对小龄孩子的思维逻辑能力是个特别好的训练。而且和妈妈一起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母子间亲密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就跟玩一样,完全没有压力。有兴趣的妈妈们可以马上就跟孩子玩起来啦。


延展阅读


点击☞ 陶行知“六大解放”|值得每个家长学习的教育主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