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部落
「开智部落」是基于认知学徒制设计的学习共同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鱼皮  ·  五年经验薪资 16k,跳槽拿 30k 有机会吗? ·  3 天前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热招!家门口的好工作,月薪5000+交五 ... ·  3 天前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热招!家门口的好工作,月薪5000+交五 ... ·  3 天前  
金融街老裘  ·  这个白马龙头还有希望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部落

热情地创造,源自对生命两端的探索

开智部落  · 公众号  ·  · 2017-08-05 23:37

正文

2017 开智大会即将开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刻预约!

创造,让世界变得更美;热情,让创造与众不同,2017 开智大会如约而至。本届开智大会主题为「创造与热情」(Creativity and Zest)。今天介绍的嘉宾是「工作记忆模型」发现者艾伦·巴德利(Alan Baddeley)的弟子,英国约克大学心理系博士,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安人心智认知与情绪实验室负责人 —— 黄扬名。开智大会,黄扬名老师将带着他对生命两端的思考,和你分享他对于「注意力」和「情绪」的研究成果 ——《过载时代的认知卸载》,敬请期待。

学术道路转折:惊喜与手绢

如果说「长时记忆」是人脑的「超大容量硬盘」,那么「工作记忆」就是人脑的「高速内存」。

这是黄扬名在解释「工作记忆模型」时使用的比喻。「工作记忆模型」这个概念在 1974 年由黄扬名的博士导师艾伦·巴德利(Alan Baddeley)提出,迄今为止,提出该概念的论文已被引用超过三万次,在心理学领域踞于引用数量之首。

能跟随这样的导师攻读博士学位,黄扬名是幸运的,如果考虑到他与巴德利相识的过程,那么这个「幸运」还多了一层「命中注定」的意味。

2002 年从国立台湾大学毕业后,黄扬名决定继续攻读心理学博士,并将研究方向明确地定为「注意力」与「情绪」。起初他决定去美国攻读博士,但当时还在台湾当兵的他并没有时间去准备 GRE 考试,所以无缘美国。之后他又收到了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 Offer,正当他决定动身前往时,一封邮件的到来改变了黄扬名的学术道路。

那是巴德利亲笔写的邀请邮件,他们希望黄扬名可以加入他们在英国约克大学的实验室。面对这位世界闻名顶级学者的诚挚邀请,黄扬名十分惊喜,然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约克的学术岁月并非一帆风顺,起初黄扬名做情绪研究时经常没什么显著成果,巴德利对此倒是看得很豁达,他觉得在实验室里追踪情绪确实难,不如去思考怎么改进研究工具,最大化差异。思路改变后,黄扬名的研究逐渐顺利起来。

黄扬名非常珍惜在约克做研究的时光,在学习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在观察和模仿大师们的举动。作为记忆研究的大师,巴德利有一个比较奇特的习惯,他会随身带一条手绢,每天要做几件事情,就在手绢上打几个结,晚上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兜里的手绢还有多少个结没解开,以检查自己还有多少事情未完成。「当然他记的一般都是重要的事情啦,不然一条手帕根本不够打。」黄扬名笑着解释道。

通过外在装置来减轻大脑认知负荷,这真正体现了一位记忆学者的风范。正是因为受到这样行为的影响,黄扬名也开始养成随身携带工作日志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也是从那时起,他认识到了认知卸载的重要性,开始只对少数事情保持热诚,比如探索和创造。

探索生命两端:老人与儿童

如果你去了解黄扬名的研究和工作,你会发现他对处在「生命两端」的人尤为关注。这源自他独特的经历。

在英国读博期间,黄扬名接手学长的工作,每周要抽出时间陪伴一位英国老先生聊天、买菜。这位老先生教育程度高,且喜欢艺术,爱看电影,但是因为年龄大了,没力气到处跑,不得已放弃了许多爱好。黄扬名发现,老先生家中其实有电脑和网络,只是老先生不怎么会用。所以,他便开始教老先生用电脑搜索电影,逛博物馆的官网,看艺术品的照片集。黄扬名发现,为老人做这些事情其实一点也不难,对年轻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事,却能为长辈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

这件小事对黄扬名的触动很大,他意识到台湾步入高龄化社会近 20 年,但整个社会及政府对高龄者仍缺乏关注,关于「变老」这件事情,大家了解得太少了。所以,他决定投身于「生命末端」相关的研究中,从认知的角度看待生命衰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长辈的晚年生活。

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原本黄扬名决定只研究老年人的认知问题,但家中两个孩子的降生使得他开始反思生命的另一端。

黄扬名两个孩子的乳名为大宝和二宝,二宝还在牙牙学语。有一次黄扬名带着二宝去买菜,结账的时候,二宝看到菜贩突然冒了一句,「他是一位农夫」。黄扬名很惊讶,自己从来没有提过「农夫」这个词,随后一想,眼前的这个小贩带着斗笠,或许和二宝在学校里学的「农夫」有几分相似。这让他意识到,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和父母、老师怎么教有很大关联。如果告诉二宝穿西装的人是农夫,他或许不会再指着小贩说是农夫了。

还有一次,他开车去接大宝,他的车子被后面的车超过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大宝就喊:「叭他!」黄扬名很惊讶,他才意识到自己开车会不时有不耐烦的情绪,有时遇到不守规矩的司机还会大声谴责,这样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原来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

自己是个认知科学家,还时有注意不到这些问题的情况,那更多不了解认知科学的父母呢?会不会在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的时候,孩子就在不经意间长大了呢?带着这样的思考,黄扬名开始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索生命的另一端——儿童。

一边是「生命末端」的老人,认知受到人生经历的影响,可能不容易自主接受新生事物;一边是「生命起点」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正在成人没有注意的时候悄然形成,黄扬名站在生命的中轴线看着两端,产生了很多感悟。

科普认知科学:热情与创造

在完成约克大学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后,黄扬名回到台湾,在辅仁大学任教。在教学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把认知科学教给更多的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他认为,认知科学并不遥远,也不应该被科学家们独占,认知科学应该是面向大众的、能解决切身问题的。所以满怀热情,他用创造探索更多可能性。

第一个创造:科普内容

黄扬名开始在业余时间积极地向台湾民众普及认知科学,花了整整 8 年,把大量生僻的学术论文写成了老百姓们熟悉的博文,沉淀在「认知与情绪新闻网」上。对于这样的行为,黄扬名表示:

我希望透过这的历程让自己省思,怎么样把尖端的研究成果用最白话的方式介绍给没有太多学术背景的人,让他们能够对这个领域(心理学)有多一些的认识。

除了网站,他还经常活跃在「PanSci 泛科学」等科普平台,撰写大量科普文章,也常在各地进行科普演讲。他的科普文非常亲民,语言平实易懂,强调科学态度,文章广受读者喜爱。

在一次和朋友的讨论中发现,黄扬名发现,台湾老人会因为慢性疾病问题量血压、测血糖,却没人去测量「认知功能」上的问题。这让他意识到,仅仅让心理学走进大众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台湾当下的社会问题,需要借助科学力量才行。台湾步入高龄化社会已经近 20 年,整个社会和政府却依然缺乏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正确认识。所以,黄扬名开始了第二个创造。

第二个创造:科普平台和工具

2013 年,黄扬名和一群对此充满热情的师生一起创办了「银发心理科普知识推广平台」,包括脸书粉丝互动页面和银发族之家「银发心栈」。这个平台提供很多最新的老年心智研究成果,比如国外活跃老化的经验、如何设计第二人生、提升记忆力的技巧、如何与子女沟通等,这些资讯不只为长辈们提供「认知衰退」的知识储备,也给他们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给他们满满的变老的勇气。

之后,黄扬名与安人心智集团合作,共同开发了「瑞智庄园」和「海马指数」App,利用记忆及运算等小游戏,训练中老年人大脑认知功能,同时大量采集数据,预测失智症,帮助老人们早发现早治疗。App 上线约 2 年,根据用户资料统计,用户超过千名,产品的前景不错。去年 4 月,「瑞智庄园」还获得中国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全球创新挑战赛第二名。

第三个创造:儿童教育课程

在儿童心智启蒙上,黄扬名将初为人父的热情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摇身一变成了「科学奶爸」,他把对「情绪脑」「注意力」「记忆」的研究细化到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向平民父母们科普育儿知识。2015 年,黄扬名加入安人心智集团旗下认知与情绪联合实验室,并任实验室负责人。

同年,他加入安人心智集团旗下基于脑与认知科学的新一代儿童教育机构爱贝睿公司,任家长教练,并开发了《像玩游戏一样玩数学》《天才赢在注意力》《记忆博士教学习》等人气育儿课程。他言传身教,好似一本鲜活的教科书,经常在公开课探讨各种育儿难题,为父母们出谋划策,提供科学养育的锦囊妙计。黄扬名把过去研究过的一些课题,如「什么样的信息会吸引人的注意力」分享给父母,带领他们探索大脑学习的奥秘,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对于黄扬名来说,给一群在拼命长大的孩子们科普「认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给孩子的父母科普认知更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教他们用认知知识正确看待成长,更是让整个社会从新一代开始,打开心智,面向未来。

结语

大海无非潮起潮落,人生不过生长衰老,2017 年 9 月 9 日,黄扬名老师将带着他从生命两端中思考出的结果,和你谈一谈《过载时代的认知卸载》,聊一聊热情创造的故事。■

— 预约 2017 开智大会 —

戳原文,预约 2017 开智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