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阳春白雪的画廊、美术馆搬上云端共享会是个好主意吗?
如果说随处可读的电子书使更多人拥有了书,随身携带的播放器使更多人拥有了音乐,那是否存在一种方式,可以使更多人拥有艺术?
如何拥有一件或多件艺术品(可以不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个问题或许只属于眼下这个时代。在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看来,当生产工具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画作被复制和量产的可能,人类就已进入了“灵光消逝的年代”。作为本雅明的拥趸,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一书开篇即感叹了机械复制时代里绘画作品意义和价值的改变——“原作的含义不在它独特的内容而是独特的存在。绘画的市场价值成为绘画所失落的东西的替代物。每一幅复制的图画都已经成为论题的一部分,它与原作本来的含义毫无关系。”
在今天,早期油画背后的阶级性、财富象征和占有欲已渐趋消失,人们对艺术普及教育的想象,已经无法局限于逛美术馆和博物馆。同时也生发出更多对日常审美的要求,而从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来看,相对于艺术作品本身,人们更像在购买一种欣赏艺术的感受。中央美术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余丁曾经拿出这样一份数据:“2008-2015年,中国拥有一件以上艺术品的家庭总量增加2倍,最开始只有0.5亿-0.7亿的家庭拥有一件艺术品。今天至少超过2.5亿个家庭有1件艺术品,从展览的场次来看,2008年有10万场次的展览,今天已经超过20万场次,博物馆翻5倍以上。”那么,把阳春白雪的画廊、美术馆搬上云端共享会是个好主意吗?
日前,BOE(京东方)发布了一款名为“iGallery”的云艺术馆,试图以此连接起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普通人的生活。就像iPhone里的iBooks一样,你可以在这个云艺术馆中挑选画作并购买,除了在手机上欣赏,iGallery重要的终端设备是一块藏了无数可能的显示屏——如果你厌倦了扬·弗美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可以让它切换到梵高的《星空》。
目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部分艺术作品和美国一些新锐艺术家的数字作品已收入云端。iGallery和美国一家做线上艺术交易的公司depict合作,希望不断将更多新作品纳入“云”中。此外,也有不少中国职业画家和艺术家在尝试这种新的艺术展示和交易手段,包括唐晖、艾安、黄勇、姚璐、丁观加等。
iGallery项目负责人吕继刚介绍说,艺术作品的采集过程要经历摄影采集、数字化的色彩光线纠正以及最后的拼接,以期使显示屏上的画作无限接近原作效果:无色彩丢失,色彩过渡更加均匀。既然设计这一产品的初衷是艺术平民化,那么iGallery的价格是否足够亲民?四款显示器因边款材质不同,价格从2099至3299不等,至于画作的电子版权,吕继刚给出的定价是1元或者2元,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在云艺术馆购买一份画作显示于家中的显示屏上,只需支付非常低廉的费用,“这种低价策略一方面可以使更多人有机会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使部分待沽的艺术原作获得销售机会,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交易平台。”
画家丁观加已近八十高龄,擅绘山水滩涂,他第一批有10幅作品收入了云艺术馆中。当被问及他对于作品这种呈现方式的评价,他笑着说自己应该拥抱新技术,“我的作品多是黑白山水,这个背光显示屏对我画作之中的灰色呈现得很好,有层次感而且细腻,我画的滩涂在上面也显得更有质感了,我还是挺满意的。”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唐晖认为,显示屏的分辨率距离他个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可以通过技术实现更清晰的显示。此外,“背光显示通常能够使色彩更加鲜艳亮丽,所以数字显示也成了消费文化一个特征”。他更倾向于将呈现在显示屏上的画作作为“一件新的作品”,“数字呈现是另一个艺术方式,和绘画不一样,我们无法由此回溯到原作上去”。受屏幕大小(50cm*80cm)的限制,唐晖的作品在云艺术馆里被裁剪了,画作大小和艺术介质的改变,使唐晖把显示屏上的画当成了自己的另一番创作。
除了提供了更多展示平台和销售机会,这种新的艺术流动形式将如何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呢?艺术家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蜚声海外,他通过数字技术,将北京路边堆放的垃圾和建筑材料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亭榭相拼接,完成了他对于当代中国风景的荒诞重建。对数码技术驾轻就熟的姚璐十分期待iGallery对于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他认为科技可以激励和辅助艺术家进行创作,使艺术家可以通过更多手段来实践丰沛的创意。所以,“数字化和新技术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影像的呈现、传播、消费和教育,更可以成为介入影像创作的一种手段,拓展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实现视觉传达的更大可能。”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