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派新闻  ·  武汉籍知名歌手亮相央视!旋律一响就哭了 ·  23 小时前  
九派新闻  ·  武汉籍知名歌手亮相央视!旋律一响就哭了 ·  2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iPhoneSE4预计下周发布#】第四代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所有人注意咯,2020年《社会科学报》赠阅又来咯!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19-12-14 19:10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又是一年岁末。咱们做报纸的,总觉得时间都是随着一周一周的报纸走,不知不觉间,一年就过去了。

回顾梳理2019这一年,《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平台上有哪些文章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一起往下回顾吧。


文末有2020年报纸赠阅活动

千万别错过!


《征服全世界,茶叶竟然是最大赢家》

作者:南开大学 李冬君


十八世纪,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出了世界首富。为此,英国派了马嘎尔尼到中国来,想改变一下。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改变,英国人显然很失望。马嘎尔尼来时,正是英国的一个尴尬时期,这尴尬,便是喝茶喝出来的,对外喝丢了新大陆,对内喝出了贸易逆差,大清朝虽然闭关锁国,但中国茶叶却参与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喝茶改变世界。



又是一年“双十一”,造节运动和被消费的文化

作者:中国社科院  唐钧


前几年,在讨论法定假日的时候,有专家打起了传统文化的旗号。最后“文化”赢了,清明、端午和中秋被列为法定假日。于是,商家借传统风俗的东风,把清明的祭品、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之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另一方面,“黄金”输了,五一长假给取消了。到了2012年的十一长假,拥堵的高速,爆满的景点……再度勾起人们对五一长假的眷念。本已造就的节日被取消,终究是令人不爽的。但未必都是为了旅游购物,而是闲暇时间少了。而在国际上.闲暇时间的多少居然被视为“幸福”的重要指标。



身在“福”中不知福,法国人竟然还不领情

编译:周婷婷


经合组织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寿命更长,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因此,法国爆发抗议运动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政策问题,而是人们对政策的看法。“法国拥有优秀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免费教育和对患者而言几乎免费的一流医疗服务。”不知何故,这一切似乎都变得理所当然。美国人可能会对此投来羡慕的目光,但在法国,几乎没有人认为免费医疗是一种福利。



新公务员法: “一把尺子量到底”行不通了!

作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 句华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于6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公务员法亮点颇多,比如公务员录用条件增加,工作满30年可提前退休,基层公务员工资将得到提升,公务员须接受五项全面考核和两项重点考核,等等。总的来说,它将更加强调科学管理,以提高管理效能。政治回应性、效率、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四大传统价值在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当中并没有呈现此消彼涨的竞争态势,相反,与2005年版的公务员法相比,这四大价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强化,共融共生在新公务员法当中,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英美大学教师正陷入职业危机》

编译:毛心怡


随着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资本及其运行逻辑逐渐渗入英美高等教育体系,大学与企业、科研与市场、教育与管理的新关系给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冲击。在知识经济逐渐主导的高等教育中,以往的师生关系逐渐被一种“服务”与“消费”的关系替代,科研人员与高校的关系也被迫向“劳动者”与“雇佣方”的模式转变,英美高校教师陷入了复杂的职业危机。



如何准确把握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王公龙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不同的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进行的系统而科学的回答,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制度自信。准确理解这一重大论断,对于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力之


任何“真正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满足于理论的自洽性。而且,用实践来验证的话,“真正马克思主义”并非在于一次性地解决一切问题,而是能够在比较的意义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说当下贫富差距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不是一个好的实践结果,但是,可以确定地是,在国家发展崛起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包括目前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众,在此前提下再去运用多种手段解决贫困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思路,而不是通过凭据“本本”来指责“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试图走回头路(即“在乡村尽走他几百万年”),向后看永远是没有出路的。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史?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教授 洪庆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