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珉私自提出将苏宏章、王阳作为差额人选,默许纵容贿选乱象;武长顺利用职权违规经商办企业,动用刑事手段给生意对手施压;苏树林肆意报销私人费用
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
60%
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不只揭露个人贪腐,也揭开了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严重恶化的问题。
9
月
7
日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
《巡视利剑》第一集首播,解密辽宁原省委书记王珉,福建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的腐败众生态,可谓花样频出。
经历两次巡视 贿选窝案浮出水面
2011
年中共辽宁省委换届选举、
2013
年辽宁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以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换届选举中,连续出现违规提名、身份造假、拉票贿选。辽宁省委原常委苏宏章、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郑玉焯,都是通过拉票贿选当选;
102
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有
45
名拉票贿选,参加投票的
616
名省人大代表中有
523
人收受钱物,
116
人作为中间人转送钱物。这一系列贿选乱象,发生在王珉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期。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2014
年
3
月
30
日至
5
月
25
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辽宁省展开巡视;
2016
年
2
月
27
日至
4
月
28
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辽宁省展开巡视“回头看”。
节目披露,在第一次巡视过程中,中央巡视组发现选举存在严重问题,但当时还没有证据指向王珉与选举乱象有关;中央巡视组本着对辽宁省委信任的态度,在巡视反馈中明确要求辽宁省委对选举问题进行调查和整改。
“王珉认为自己就算过关了,辽宁省实际上对问题根本没有展开调查,贿选官员和人大代表也无一被追责。”节目披露。
2016
年中央巡视首次开展“回头看”,把辽宁列为四个“回头看”省份之一。“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盯的重点人就是王珉、苏宏章、王阳这些人,盯的重点事就是三次选举,我们抓的重点问题就是拉票贿选。”
时任中央第三巡视组副组长刘维佳透露。
节目披露了王珉和选举乱象直接相关的一个细节:
苏宏章作为省委常委的差额人选,就是由王珉自己私自提出,
“没有经过省委常委会的集体研究,这可以通过查阅省委常委会的会议记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另一个细节是,
王阳作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这个差额人选,也是王珉坚持提名,
“由工作人员拿着传阅件,让各位省委常委来签字,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和工作程序。”
节目指王珉默许纵容了贿选乱象,“省委书记既然是这个态度,拉票贿选渐渐变得全无顾忌,送钱送物几乎都是半公开状态。”“一些本来没有拉票贿选的候选人,看到别人又跑又送搞得轰轰烈烈,也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随后也开始活动,拉票贿选行为像瘟疫一样恶性蔓延。选举期间,会场上也有人公然打招呼拉票,代表驻地更是不断有人进出送钱送物。”
辽宁拉票贿选案的盖子被揭开之后,共有
955
人被查,其中中管干部
34
人,省管干部
905
人;
45
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
523
名收受贿赂的辽宁省人大代表被终止代表资格。
辽宁贿选案已致七名省部级官员被处分。王珉、苏宏章、王阳在“回头看”期间束手,“回头看”后四个月宣布郑玉焯被“双开”,
10
个月后又一名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文科被查;被认定失职失责,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峰被免职、省纪委原书记王俊莲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除了李峰和王俊莲外,其余五人都已进入司法程序。今年
8
月
4
日,王珉因受贿、贪污、玩忽职守三项罪名被判无期徒刑;王阳、郑玉焯犯受贿、破坏选举罪,分别获刑
16
年半、三年半;苏宏章犯受贿、行贿罪获刑
14
年;李文科也于今年
5
月
22
日被最高检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武长顺:用公共财政给私人企业输血
“有个大公司,名字叫联华,要说这买卖,能耐实在大,天津大小路,全都能拿下,只要一停车,您就交钱吧,六块至八块,多少全凭他……”节目中的这段天津快板,讲述的是在天津民间被称为“武爷”的武长顺,利用职权经商敛财的故事。
节目披露,武长顺长期由朋友、同学、亲信代持多家公司,承接他职权范围内的公安交管设施项目,定价高于市场价,用公共财政给私人企业输血。快板描述的就是武长顺占有股份的联华停车场有限公司垄断停车场经营权,既无人竞争,也无人监督,管理随意、层层转包,乱划线、乱收费,引发市民强烈不满。
节目显示,武长顺还授意下属利用公权力为他清除竞争对手,把一些项目交给他控制的公司垄断经营;当自家公司和其它公司起了民事纠纷,武长顺动用边控、技侦、冻结资产、查封账户等刑事案件手段,给对手施加压力。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2014
年
3
月
28
日至
5
月
28
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天津市进行巡视。节目介绍,期间收到群众来信来电来访
1
万多件次,其中大量内容涉及武长顺。当年
6
月,当巡视组向中央纪委移交武长顺相关线索时,明确建议把他列为重点对象。
作为公安局长,武长顺有强大的反侦查意识。
节目透露,
武长顺多年来不断成立、注销各种公司,频繁变换股权,试图让公司背景变得难以追查;
不少代持人甚至对自己名下公司的情况一无所知,
能得到武长顺信任帮助他打理的核心团队不到十人,由亲属和亲信组成,每周武长顺会召集他们到家中,
听取汇报、做出指示;武长顺还给他们配备了和自己联系的专用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销毁换号。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吕留献在节目中披露,
为了对付中央巡视,武长顺还主动找到巡视组,利用公安局经侦总队查案时涉及的一个中管干部线索,转移巡视组注意力。
2014
年
7
月
20
日,武长顺落马;次年
2
月
13
日因“违规经商办企业”“贪污巨额公款”“收受巨额贿赂”“向他人行贿”“挪用巨额公款”“滥用职权”等问题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