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进入免费
领取资料
进入资料分享群,后台回复:入群
作者: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广东东莞一个银行员工,向领导请婚假。
没想到不但没批,还被辱骂了一顿。
这一骂,戳痛了太多打工人。
张女士,是招商银行东莞石碣支行的员工。
最近她在公司6000多人的大群里,投诉了她的行长。
截图显示,张某投诉了三件事。
其中第三件事最可气,也戳到了打工人共同的痛点——
张女士准备结婚,要申请休婚假。
按照程序,在招呼
(招商银行内部员工办公软件)
上跟行长申请。
结果行长刚开始当没看见,
不回复,也不找她沟通。
之后又把她叫去办公室现场辱骂:
“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申请13天婚假!”
这话说的,感觉真没把员工当人看。
也难怪张女士气得直接在大群投诉。
张女士请13天婚假到底是不是很过分呢?
关于婚假,我查了下资料。
2015年,我们国家重新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删掉了之前有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晚婚假”规定。
之后,国家法定婚假原则上是3天。
但很多省份根据各省不同情况,做出了调整。
有些地方适当延长了婚假。
去年人民日报曾汇总过各地婚假的天数。
不同省份差别还挺大。
婚假少则3天,多则30天。
当然,法定30天的,人们到底敢不敢真休满30天,很难说。
目前大部分单位,其实都是根据
实际情况休婚假。
比如我20年前休婚假的时候,按规定大约可以休15天。
但当时我是一本杂志的主编,休那么久杂志就出不来了。
所以找领导请假的时候,领导就问我:你想休几天?
我说一周吧。
领导说好。
我就休了一周。
到去年我侄女结婚,她只有3天婚假。
但是她要先在沈阳办婚礼,再去广州婆家办一场。
3天婚假显然不够。
她就去找领导商量,领导也聪明,说那就给你5天婚假,加上前后两个周末,9天应该够了吧?
侄女觉得挺好,休假前把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让领导也挺省心。
这是会做事的领导和员工。
都懂得为对方考虑。
员工知道单位工作很重要,领导也明白员工结婚是大事。
双方都能人性化处理问题,最后皆大欢喜。
但现在有太多单位,领导和员工都做不到这点。
比如上面那个辱骂员工的招行行长,显然就有点强势蛮横了。
事情上热搜以后,有媒体联系到了这个行的工作人员。
对方表示,当地的婚假的确是13天,“东莞招行和当地应该都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那位投诉行长的张女士,申请13天婚假,是正常要求。
那问题就来了。
13天婚假本来合理合规,但行长显然觉得太长。
那正常情况,行长应该怎么做?
显然会跟员工和颜悦色商量:咱这人手紧张,你休这么久,工作不好安排……
话得好好说对吧,毕竟是你想违反规定,减少别人的待遇。
结果这行长,直接劈头盖脸骂开了,“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想申请13天……”
足见此人平时也很嚣张。
其实别说13天符合规定,就算不符合,行长也不能开口就“你算个什么东西”吧?
人家是下属,不是奴才,大家人格上是平等的。
给员工以最基本的尊重,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素养。
否则,你在你的领导面前,又算个什么东西?
据说这位支行行长彭某,平时就经常对员工辱骂、人身攻击。
现在招行东莞分行也已针对此事成立调查组,核查相关情况。
那位行长,可能要吃点苦头了。
但投诉领导的张女士,怕是苦头会更多。
下属跟上司对战,就算赢了,往往也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有经验的网友就说,张女士这下是有时间结婚了,因为以后不用工作了。
咱拿脚指头分析一下:
这个行长骂员工几句,罪不至死,大概率处分之后还是行长。
张女士如果不离职,休完13天婚假之后回到行里,会是个啥处境?
而她要想调动到其他支行,恐怕也难。
有哪个行长,愿意要一个会在6000人大群投诉行长的员工?
这就是打工人的困境——
在领导那里受了委屈,你忍了,很难受。
你反抗,会更难受。
所以多数人畏惧反抗后的糟糕结果,都会选择隐忍。
受了委屈,大气都不敢出。
而领导一方,则更容易表现得冷血又嚣张。
因为他们更强势,更无所顾忌。
很多网友都曾吐槽过自家单位——
有的年轻人爷爷去世了,单位要求他提前两天请丧假。
有的员工遇到意外请假一天,直接被要求离职。
有的女员工孩子发烧到42度,公司坚决不批事假。
有的员工请一天假,被扣了3000块钱。
有网友就调侃:
“上班赚的不是钱,是窝囊费”。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有些单位的规定就更严苛了,领导也更焦躁了。
很多可怜的打工人,也就陷入了更艰难的困境:
一方面深知工作珍贵,努力想保住饭碗。
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单位不合理的规定,上司不好看的脸。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能忍则忍,能坚持就坚持,能不请假就不请假。
有时病得半条命都没了,也要硬撑着去上班。
前阵子,在上海的地铁站里,有个小伙子突然倒在车厢里。
眼角都摔破了,满脸是血。
地铁工作人员把他扶到座椅上。
小伙子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上班,我要上班”。
之前在江西南昌,也有一个女子跌跌撞撞赶公交车去上班。
她摔倒了又爬起来,步伐踉跄,站都站不稳。
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车后,垂头靠在玻璃上,满脸通红,头一直抬不起来。
司机看她状态不太对劲,劝她下车,先去医院做个检查。
但是女子执意要去上班,
因为不想被扣掉300元全勤奖。
这两年,类似的新闻不时出现。
我每次看到,都很自然地生出两个疑问:
这样的员工到了单位,还能把工作做好吗?
为什么都病成这个样了,还非得拎着半条命要上班?
表面看,是他们为了全勤奖,为了保住饭碗,为了不被领导批评。
但根本上,还是管理制度太严苛,还是管理者太僵化。
虽说任何单位,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
但任何制度背后,也都需要有人性的温度。
因为干工作的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是人就有人的需求——得到尊重,得到善待。
是人就会遇到大事小情——婚丧嫁娶,头疼脑热。
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应该有能力共情员工的感受,有能力处理好规定和员工实际难处的关系,有基本的人情味。
而不是只会像个机器一样卡制度。
像个冷血的监工一样欺压下属。
如果一家单位的管理者,只把员工当机器,当牛马。
那员工也必然只会把工作当赚钱的工具,不可能为之卖命。
不懂人性的管理者,不配做管理。
没有人味的企业,也无法行稳致远。
如果你也认同,就点亮【赞】+【在看】吧。
作者简介: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解读情感,透视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