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望观察
聚焦非洲新经济、新商业、新机遇。好望观察从内容、活动、咨询三个角度促进中非商业合作。我们提供市场调研、用户调查、行业研究、考察团、企业落地等专业服务,是企业出海非洲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南阳最新人事任免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大学 “一级教授” 和 “四级教授” ... ·  5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秘书天天上班睡觉,她是在提醒我吗? ·  6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国家地理Loo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好望观察

非洲中国人之间的价格战

好望观察  · 公众号  ·  · 2020-12-06 09:23

正文


绝大多数的非洲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中国人的内部竞争,在“谁便宜买谁”的非洲,中国人走到哪里,价格战打到哪里。无论贸易、工厂、基建、新能源、通信、房产、电商等等,只要是中国人涉足的主要行业,基本都陷在价格战的漩涡里,结果就那么两个,一是一个行业里一家独大,形成垄断;二是行业做死,大家都没有利润。


经常有国内的做贸易的朋友,问什么什么产品在非洲有没有市场,这个很好做,那个很好做,这个利润高,那个利润高,好像非洲处处是黄金一样。非洲早过了淘金时代,那些认为能在非洲快速捞一把的,基本都是铩羽而归,只留一句感叹“我还以为只有我看到这个商机了呢”,除非是特别稀有的行业,以一个普通人的视野,你能想到的一切机会,基本都有中国人在做,在这个“网上随便搜搜都能知道你的底价”的时代,如果你不是国内有工厂,你极有可能还拿不到黑人自己去中国(甚至在网上)拿到的价格。有人反其道而行,既然把货卖到非洲已经白热化了,那就把非洲货运回中国,在非洲能够提供给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中,也就木材,矿产,农副产品等,哪一项都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而且购买时同样有来自中国人之间的竞争。


价格战最终让中国供应商们都在减少成本上动脑筋,一个是偷税漏税,因为不偷税漏税就根本没有利润,所以也别怪税务局经常上门找事,本身有太多的把柄在别人手上,二是降低质量,市场上一个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质量也就越来越差,到最后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给整个行业都晕烂了。价格战也让中国商人处于被动,基本上当地人在这件事上无比团结,坐山观虎斗,斗到最后买便宜的。中国人因为价格战的关系,甚至培养了当地人回款账期长的习惯,到最后变成谁给的账期长买谁的,要是出现一两个莫名消失的大客户,一般就会带走一个公司一年的收入,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人太能吃苦了,只要能挣钱的都干,并且总想把利润极致化,既做批发也做零售,既开仓库也开门店,你很难想象在达累斯萨拉姆的批发市场上有那么多的中国门店,中国人亲自看守的门店,而这在肯尼亚很少有,肯尼亚最近几年也有这种趋势,只是在当地人一波一波的抗议中偃旗息鼓。肯尼亚当地零售商很害怕中国人直接涉及零售行业,做零售,谁也做不过中国人,所以示威游行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所以干脆不让你干。


六七年前我在肯尼亚一家清关公司工作,一天一个打球的中兴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让我问问有没有机场附近警察局的关系,他们的几个项目负责人被人举报,因为没有工作签证的问题要被遣返回国”,朋友说都是华为在背后搞的鬼。那几年肯尼亚华为和中兴打的你死我活,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连互相举报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最终,华为取得了胜利,华为在哪里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越来越多的中国通信品牌进入非洲,满大街的oppo,vivo,在中国“默默无闻”,在非洲却如雷贯耳的tecno走出了一条中国企业当地化的道路,是值得很多中国企业学习的,当地化是避免很多中国企业内部竞争的一条出路。


在门槛低的贸易竞争已经白热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非洲建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建厂也是中国人之间内部竞争,中国有足够多的过剩产能需要转移,各种在中国被淘汰的机器和技术资源被转移到非洲,比如造纸、低端纺织、化工、塑料等等,很多达不到国内环保要求的厂一窝蜂的来到非洲寻求出路。当然,有一部分成功了,办厂的门槛还是高一些,当然也有不成功的,因为产品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走向市场还是免不了要玩中国人价格战的那一套。高端产品工厂在非洲很多时候因为原材料渠道缺乏而无法成行,因为原材料取得耗费过大还不如进口成品,所以目前非洲中国工厂还是低端日用产品工厂居多。


在肯尼亚给中国的一些企业供了几年的砂石料,所以我对基建的一些基本流程还是比较清楚,非洲大部分的基建项目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都由中国公司竞标拿到,基建狂魔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无论桥梁、公路、机场、码头,你能想到的一切基建项目都是中国人的天下,当然有时候有日本企业夺标,很少。这些年走出来的中资基建企业越来越多,几乎是一批又一批,每个省份都有自己走出去的各种基建企业,无论民营还是国营,基本都打着省份或城市的分公司旗号,每家企业都是想无论如何先拿一两个项目练练手,先站稳脚跟,很多时候盲目的投标,基本有标就投,非洲投标机会确实多。越来越多的投标者把中国的那一套投标戏码搬到非洲,造成大量的低价中标也产生腐败,给中国公司带来不好的名声也没什么效益,到最后既亏本又没赚到吆喝。以至于很多原本在非洲多年的老牌中国基建企业在“愣头青”们的冲击下也不得不陷入低价竞标的怪圈中,到最后就只图个有事做,养得起人就够了。


房产,电商,新能源,这些在非洲方兴未艾的行业应该及早预防出现中国人内部价格战的情况,即使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但是为时未晚,应该花个两三年时间建立行业规矩和信誉,也为后来者铺一条道路。


我之所以对非洲各国的各种中国商会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商会脱离了本职工作,商会是用来确立行业规矩和价格而不是用来联络感情和追求社会地位的,国企咱管不着也轮不到咱们说,但是私有企业之间商会还是应该能够发挥作用的,这点我们要向日本、印度在非洲的企业学习,窝里斗只能把大家都逼上绝路,还有就是尽量建中国同行之间的商贸城,一条街,走规模化集体化的道路,肯尼亚有些行业已经意识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走集中化的道路,比如武夷建的建材商贸城就是很好的例子。国企之间的竞争也只有大使馆出面协调了。国企同样可以组成自己行业间的协会,每次说到这个就有读者说“知易行难”,大家好像默认了每次这种建议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即使成行也只是徒有其表这样的事实。


在非洲久的中国人很忌讳别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们多半是价格战长期的受害者,他们深深的知道中国人捕风捉影和强大的复制能力,也确实就是这样,一个行业好不了几年光景,就被后来者冲的乱七八糟了,更可恨的,就是那些抱着试水心态的,冲击了市场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极低的价格,留原本行业的人在风中凌乱,只想骂娘。


前几天有个非洲视频火了,一个中国商人来到竞争竞争对手家拼命,说对方抢了他客户,对方冲进家里拿出手枪对天放了三枪,索幸最后无人员伤亡,但是中国人双双入狱,原因是非法拥有和使用枪支,这又是何必呢?中国人之间无休止的价格战,该休了。大家都是来挣钱的,何必搞得如此头破血流,惨不忍睹呢。

(全文完)
--==近期热文==--
全球化的“冰与火 之歌
重构全球化
中国的“世界意识觉醒”
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上)——“冰与火之歌”
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下)——美国的问题与中国的挑战
德法走向“脱美”,亚欧大陆或迎来变革时代
包容多元与文明冲突
西方文明在世界中的地位
美国缘何盯上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为何阻挠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连任

中非携手抗疫情
深度!新冠病毒疫情对非洲经济八大影响
《非洲新冠疫情输入信息图》发布
新冠疫情加强非洲对智慧城市的需求,建议中企抱团参与非洲智慧城市建设
首个非洲版“新冠肺炎自测评估系统”上线
Jumia与非洲国家政府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非洲多国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
非洲版抖音推广科学防疫知识 #CoronaYesAndNo
四达时代推出“疫情特别报道”,助力非洲抗“疫”行动
肯尼亚使用高空通信气球扩大网络覆盖,帮助民众在家办公(视频)
赞!马云为非洲每个国家捐10万个口罩等物资!
跌宕起伏!尼日利亚批准227亿美元贷款,但随即遭遇油价“黑天鹅”和第二例确诊
调研报告《如何看待和应对蔓延到非洲的新型冠状病毒》出炉!
大数据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国内外传播(含非洲)
如果新冠疫情在非洲爆发,非洲华人该如何自处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尼日利亚口罩、消毒剂货少价高!
中国商品在东部非洲断货,消费品价格飙升,非洲人民很受伤
新冠疫情迫近的非洲:最危险还是最安全?
当年,非洲是如何用大数据对抗埃博拉的
13个非洲国家被世卫组织列为新型冠状病毒高风险国家
尼日利亚没有计划禁止中国人入境,布哈里向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
中国政府与尼日利亚并肩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非洲人民与你同在!

非洲商业一百人
张华荣:“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
“非洲女王”:我与非洲不得不说的故事
芮后伟:帮助非洲创业者“拎包入住”
张伯辉:让贝宁小学生吃上热腾腾的午饭
张文海: 为什么要出海非洲第一经济体尼日利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