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五篇大文章”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针对性部署,对切实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和省联社的领导下,紫金农商银行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守“支农支小”经营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扎实做好“户户通”工作,全力满足“三农”领域、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奋笔疾书“五篇大文章”,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笔力千钧点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金融”树。
一是
强化组织领导,该行领导班子带队走访对接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全力推动投放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等重点领域企业贷款,今年以来已向10户相关企业成功发放贷款。
二是
突出制造业当家,推出了“专精特新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重点对接服务好本地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聚效益明显的工业集群。以两大产业园区——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为抓手,支持产业园区建设运营、提质增效以及园区经营主体研产供销、转型升级等的金融需求,着力加大小微制造业等群体的信贷投放力度,“整园授信”计划已落地实施。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5858.22万元,比年初增长2694.46万元,增速8.1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2个百分点。“园区贷”贷款余额13099万元,比年初增长1302.3万元,增速11.0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24个百分点。
三是
全力支持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通过“总对总”主动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采用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供给,支持传统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企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已向相关科技企业发放贷款7904万元,其中在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基础上,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424万元,余额1404万元。
浓墨重彩描绘“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蓝图。
一是
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为走好“绿美紫金路”锚定“路线图”和“达标线”。结合当地实际,以“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落实社会责任,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着力压缩和清退不符合‘绿色信贷’政策的客户贷款”为战略目标,制定了绿色信贷专项发展战略,设定了支持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达标线”,助力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二是
打造绿色信贷品牌,量身定制支持绿色经济拳头产品。制定了《广东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产品”管理实施办法》,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推出了“蝉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全流程覆盖紫金蝉茶的种植、加工、流通、销售,以及推动紫金蝉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蝉茶行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发放现代农业产业(茶产业)园贷款余额6174.78万元。
三是
完善绿色金融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将相关结果作为其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落实社会责任,切实做好绿色信贷工作,有效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引发的信贷损失和不利影响。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4862.43万元,比年初增长1323.19万元,增速9.7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97个百分点。
雄健笔力谱写“普惠金融”户户通新篇章。
一是
践行勤劳金融,大力开展“户户通”工作,深耕乡村金融市场,拓宽金融服务网络,深入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方便快捷的小额贷款和信用贷款,扩大服务覆盖面。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开展信用村“整村授信”245个,“整村授信”金额398505.03万元,实际用信6747笔,实际用信金额144490.16万元。
二是
全额承担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等企(事)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办理贷款的押品评估费,并免收客户贷款手续费、抵质押登记费等费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贷款利率稳步下行,在提升客户综合产效的基础上,切实降低客户付息成本。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实现持续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情真意切守护“养老金融”钱袋子。
一是
强化宣传工作,提高“银发族”防骗反诈意识。紫金农商银行先后开展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普惠金融推进月”宣传等活动,结合“户户通”工作,主动入户,与社区、园区、乡镇党建结合,大力宣传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充分宣传“代理退保”“征信修复”等非法职业代理的特征、危害、法律后果,提示消费者抵制“不当得利”“消除负债”等诱惑,帮助老年群体客户更好掌握金融知识,提高识别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网络平台诱导借贷、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共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91次,总累计触达消费者29910余人次,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
推进养老服务与金融产品的有效衔接,提供全方位的养老金服务,推出定期存单、一本通等“养老储蓄”金融产品,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收业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三是
实施适老化改造,设立无障碍通道、设置休息区、提供老花镜、轮椅等辅助设施,提升网点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客户群众,在确保合规、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开展提供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优化老年客户体验,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目前,紫金农商银行29个营业网点均开通了老人绿色通道,配备了老花眼镜,25个营业网点配爱心专座,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
切中肯綮发展“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
一是
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银行系统,加速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银行。
二是
引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积极开展流程再造,简化审批手续,推动展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移动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多渠道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半径。
三是
利用大数据分析助力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拓展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开发多样化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小微易”“三农易”“悦农小微贷”“悦农e贷”等线上产品实现精准授信。截至2024年3月末,紫金农商银行发放“悦农e贷”7010户,贷款余额51742.04万元,发放“三农易”“小微易”2617户、贷款余额44813.43万元。
接下来,紫金农商银行将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通过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引金融活水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