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从常州的地产市场开始说起。2016年年底的时候,常州中心城区的住宅均价只有9千块钱,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正是苏南地区地产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周边的三个城市,南京主城区的房价已经接近三万,无锡主城区一万二,苏州主城区则普遍超过两万。
从2014年开始,在常州政府的刻意打压之下,地产市场就处于持续的萎缩状态。2013年常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699亿,2014年下降到682亿,2015年下降到508亿,2016年继续下降到447亿,跟2013比起来,投资降幅高达36%。我跟你们讲,
常州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地产投资持续下降的城市。
常州房价在这种酷烈的打压之下,根本就没有涨幅可言,维持着苏南地区最低的房价水平。今年以来,常州的房价迎来了一波补涨,到8月份,中心城区的房价终于算是过万。一开始常州政府保持了克制,容忍了这一波上涨,到八月份常州政府怒不可遏,再次加强地产调控,全城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地产商都以各种名义挨了处罚,罚得最多的就是阴阳合同。地产市场瞬间就被打到了冰点,从江浙各地涌入常州的炒楼党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部被套得死死的。1-7月常州的月度住宅成交量约70万平米,从8月份开始,就降到了20万平米左右,降幅超过6成。价格方面则维持着1万1左右的均价,这种整个苏南地区最低的中心城区房价,跌当然是跌不动,在常州政府的酷烈打压之下,也根本不用再指望上升。
在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上,常州的实业投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50%以上的比值,并长期保持。而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则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24%持续下降到现在12%。其实我们回头一看,2013年的24%的地产投资占比其实也不算高,但是常州政府就是不乐意,就是看着地产就不顺眼,就是要打压。这种近乎偏执的坚守实业的态度,终于结出了硕果。今年1-10月,常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50亿,同比去年同期的10099亿,增幅11.4%。七大支柱性行业,服装、建材和生物医药行业这三种的日子都不好过,冶金行业算是马马虎虎,不过机械装备、电子与化工异军突起,支撑起了常州的城市经济。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下,常州的电子机械、化工冶金,这四大门类结合起来的发展方向,其实就是现在被包装得很厉害的
新能源
和
新材料
。在产业发展方向问题上,常州政府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在这里我直接使用今年三季度常州市统计局的原文:“
从产业投向看,完成工业投资1559.6亿元,增长7.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电子、冶金和机械行业投资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4.1%、13.4%和14.3%
”;“
1-9月十大产业链累计完成产值3712.1亿元,同比增长14.2%,对全市产值的贡献率保持在四成左右,其中
新能源
汽车及核心零部件、
新材料
产业链增速分别高于十大产业链平均水平7.5个、5.6个百分点
”。
在无声无息之中,常州的产业体系就走向了真正的升级。
比较起来,
国内那些叫喊新能源新材料口号喊得很厉害的城市,比如深圳厦门之流,在高房价泡沫的驱赶之下,实业早已处于窒息状态,各路企业纷纷迁走,根本就没有什么产业升级的迹象。
常州这种真正的实业型城市,相对于本系列已经提到的绝大多数城市,当然具有更强的资金聚集能力。体现在数据上,今年1-10月份常州的各项存款余额9363亿,对比去年底的8541亿,绝对值增幅9.6%,显著高于全国同期8.3%(168.5万亿/155.5万亿)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