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世相
每天最后一分钟,提供有物质基础的都市生活价值观。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泽平宏观  ·  中国儿童报告2024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李子柒宣告全网归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世相

为什么我总在人生选择上做出糟糕决定 | 这位生涯规划师给出的3500个答案

新世相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3-28 23:58

正文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339 篇文章


Sayings:


在新世相后台的留言中,我发现小到 14 岁的中学生(到底中考要选择什么学校),大到 44 岁的中年人(该不该辞职创业),大部分人的人生困惑都很相似。概括起来大概是:摆在前面的路这么多,我到底该选哪一条?


没有选择会让人感到痛苦,但有机会选择时,人也很痛苦。


人们害怕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因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而焦虑;因为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而担忧。有时候,面对选择,人会想逃跑。


因为见多了在黑暗里苦苦坚持,看不到希望的人,我明白了人处在某些难以抉择的处境中有多痛苦,这些时候,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对他们来说又有多可贵。


于是我们采访了这位给 3500 个人做过咨询的“生涯规划师”。她的工作并不是替人做出选择,而是告诉人们,抉择不定的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永远逃避痛苦,但如果知道“如何作出选择”这件事是有方法论的,你就可以免去一些彷徨。


 



向我寻求人生建议的那3500个人,后来过得更好了吗?

口述:卢美妏


我是一名生涯规划师。简单来说,这份工作是在为人解决跟职业生涯有关的问题。


美国职业生涯学会统计,80%的职业问题,都不是职业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在我 10 年的职业生涯里,经手了 3500 个案例,这种情况的比例达到90%。人们想要的答案,不见得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答案:来问自己是不是该跳槽换公司的人,也许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找到自我价值;苦恼是否要辞职读书的人,真正困扰他的也许是家庭与自我间的平衡。


职业生涯从来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们牵引出许多一生中还未解决的议题,比如爱情、家庭、自我。



1. 他 35 岁,普通工作,普通家庭,觉得这辈子活得很没意思


一位35岁的男性找到我,他在国企工作,职位不高。每天上班,上午回邮件、处理事务,下午看报纸、刷手机,出去散散步。用他的话说:“这辈子活得很没意思。”


年轻时,他想当船长,出海远行,却因家里的安排读了文科,毕业后被安排进入体制内工作。加上自己不善逢迎,拔擢机会不多。感觉一辈子被紧紧捆绑,能够预见十年后的人生,非常郁闷。


在考虑生涯规划时,我们一般参考三个方面:价值(什么让我感到有意义),能力(我擅长什么),兴趣(我喜欢什么)。


无趣的人生恰恰是兴趣的缺失。大部分人没有从事自己兴趣所在工作的幸运,又无法轻易承受改变。这时,我们一般会从兴趣入手,改变不了工作性质,就去改变生活方式。


他说自己最大的兴趣就是出海,但考虑到养儿、房贷、父母压力,转职不太现实。那一周,我给他布置的任务是:搜寻相关群体,找到兴趣同好。他找到一个游艇讨论群,一个垂钓爱好群,这是他第一次为梦想付诸行动。随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参加小型游艇出海活动,但第一次带家人出海,就发现自己晕船。


这其实是个好事,我们鼓励人们多尝试,这不一定会让你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但至少你会知道这不是自己要的。划掉一件事,继续寻找,就会越来越趋近目标。


于是,他参加了垂钓群,虽然对垂钓热情一般,但他却因此结交一群朋友。那里的大部分钓友都是过着无聊人生,有妻有儿,偶尔希望逃离家庭几小时的中年男子。有了同好,他的生活质量瞬间提升,一起出去旅游钓鱼让原本无聊的人生有了出口。


半年多后他再找我,人生已经有了不同的议题。他的钓友们喜欢喝茶,而他自己又是云南人,在老家的表妹做普洱生意,久而久之,他成了大家的普洱供应商,做出了自己的小事业,他来找我咨询要不要做大生意。


我为他做了性格评测,一方面内控型人格比较擅长创业,他们更容易坚定 “我的命运自己把握”的想法,而这位先生偏向外控型,更容易受人影响。另一方面,在生涯价值重要性排序中,他认为安全感很重要,这与创业相悖。因此,我在时间管理方面给出建议:保留原有工作,稳定茶叶小生意,既提高收入,又保留安全感,还能在闲暇时带着家人旅游垂钓放松心情。现在他与家人的关系变融洽,幸福感也提升了不少。


● 觉得人生无聊的人,通常没有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也没为自己的兴趣付出过。


 不需要指望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改变人生,有时获得幸福感只需要微调。



2. 他 24 岁,是哲学系教授助理,可他希望能过上穿 Burberry 的生活


他是个24岁的男孩,本科哲学系毕业两年。先做了教授助理,教授们建议他选择读研、读博,也许十多年后,他也会像前辈们一样,拥有一间自己的小研究室。


教授的话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又焦虑,找到我解答困惑。我问他:“你理想中的人生是怎样的?”他起初很犹豫,不太敢说。我注意到他穿着一件 Burberry 经典款式的外套,便说很好看,他腼腆又有点自豪的说这是他存了好久好久的钱买的。


交谈中,他慢慢讲出自己的向往:其实他很期待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比如拥有一些精致、大牌的生活用品,出入时尚又高端的派对。但由于专业原因,他认为学哲学的人不应该跟这种俗世的东西沾边。毕业后,他听从老师的建议探索世界的真理,像大家对自己期望的那样钻研学术,但其实内心非常矛盾。


交谈中,我发现他是学生会的风云人物,很擅长与人互动,筹办了许多活动,帮助老师处理学术交流、联络事宜也得心应手,于是建议他抛开对哲学专业出身的自我限制,重新做评估,用数据分析他的兴趣跟能力跟哪些工作比较符合。资料分析显示,他其实很适合销售,这也与他对自我优势的认知不谋而合。


现在科技发达,在咨询者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其实也会用兴趣资料、擅长能力进行整理,通过职业资料库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找出比较适合他的职业,像算命一样找出统计上符合程度最高的职业。


当时我留给他的课后习作就是去找前辈访谈、收集资料,看自己是否能胜任销售工作。再加上研究助理离职其实很简单,他果断去了一家手机品牌做销售。由于没有相关经验,他非常努力,每天八点去上班,常常晚上十一点才回家。刚开始很辛苦,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但他擅长与人互动,再加上同事对他的照顾,不久就有了业绩。


同时,他也积极参加社交聚会,因为过去身处学术圈,初跳出来,他希望学习更多,看看别人怎么做。一年之后,他就被偶然认识的同行挖去一家互联网大公司做销售,不到半年又跳到另一家国产手机大品牌。


我曾经和一位资深的猎头公司负责人谈到这个案例,他当初不以为然,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在一个地方踏实待个三五年,这样一直跳槽难成大器,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发展。


后来我偶然得知,这个男孩获得了当年公司的MVP员工奖,被某个电商巨头挖角,成为了海外分公司的负责人。现在29岁,年薪近百万,成功地把外套手表鞋子帽子皮带裤子全部都换成Burberry。


职业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有些人会担心一直跳槽会不会怎样?就是被过去的某些经验困住了。比起经验,更重要的是你对当下境遇、自身条件的选择,和对机会的把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是人生最实用的建议。


● 职业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有些人会担心一直跳槽会不会怎样?就是被过去的某些经验困住了。


● 比起经验,更重要的是你对当下境遇、自身条件的选择,和对机会的把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是人生最实用的建议。



3. 他 25 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下班躺在床上时,觉得看不到未来


一位男生找到我,他的焦虑是:25 岁才开始决定自己即将投入的事业,很难迅速看到成就与回报。现在才开始改变,真的来得及吗?


他是个典型的“普通青年”,大学文科毕业三年,换过几份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来到大城市沉浮,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进入一家流动性差的日企工作,五年内都很难升职。很多时候回到家躺在床上,回想自己这一天挣了两百块,感到人生疲惫又缺乏意义,不知道未来到底在哪。


针对这样的案例,我会从比较务实的角度出发。他说自己是单身狗,但我反问:“如果有女朋友,你还敢随便离职吗?”这是他第一次发现单身的优势。再加上父母健康、家庭收入稳定,我认为他目前没有什么负担,能够做出改变的空间较大。


这是许多人固有观念上的迷思:迅速培养一门新能力很难,即使拥有了新能力,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事业走向便因此局限。


我们在工作中的技能可以被分为两种:可转移技能与专业技能。比如一份金融领域的销售工作,社交技巧、时间规划等能力就是可转移技能;金融知识、产品资料就属于专业技能。在转职、换专业时,我们并非从零开始。通过转移前一种技能,补足专业技能,换一条路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我和他一起做了“能力盘点”。要求他回顾自己参加过的活动。通过这个小任务,他发现自己的沟通、理解力很强,又具备一些绘画功底,做过设计文宣工作,而他的兴趣点恰好在设计方向。这时,这位男生才发现自己也具备一技之长,只是此前从未察觉。


第二次咨询,我们的重点是制定目标,做出规划。制定目标一般会以两年、五年、十年为分界线。他制定的目标是:两年后跳槽到其他公司,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最好能做到管理层,工资翻倍。他的优势是沟通能力强,具备销售技巧;需要补足的是设计功底。


由于他暂不考虑离职,我要求他通过目前的工作积累相关能力,比如:参加线上课程,使绘画、设计成为可转移能力;在日常做好本职工作,精进业务,为未来的简历不断增加价值;观察主管的工作补足差异,为将来的升职打下基础。


一年之后,他所在的公司由于领导辞职,管理层出现空缺,而他之前累积的管理经验恰好派上了用场,这位男生便在原公司升职了。由于事业出现起色,他也少了很多迷茫,现在的人生更有动力。


● 转行的确包含风险,但重要的是评估这风险到底有多大。换条路不一定很难,没必要因为想象中巨大的困难而感到痛苦。


● 甚至都不需要转行。很多时候事业的起色就能让人获得成就感,减少迷茫。



4. 她 33 岁,因为内向,“跟同事搞好关系”都成了她的职场焦虑


一位 33 岁的女性找到我,希望解决自己内向性格带来的困扰。她是一家知名外企的 hr主管,由于企业文化,定期搞 party,大家直呼其名、平行交流都是常事,甚至可以约上司吃饭谈人生。她作为主管有搞好关系,请教交流的社交需求,同时,她认为内向性格影响了工作,比如视频会议中,她无法像同事一样从容应对,积极发表观点,这让她压力很大。


这也是很多内向者在职场生涯中的普遍焦虑。初迁领导岗位时,自己不再是一颗螺丝钉,无法单纯听指令执行任务。还要拥有自己的团队,互动社交,经营人脉。人们自然会对这样的转变产生焦虑。


但很多人对内向存在误解:内向者的社交能力比外向者差,内向可以通过训练“矫正”为外向性格。事实上,内向、外向是性格,社交是一种能力,二者间没有决定性关系。也有研究指出,内向者跟外向者从社交中得到的快乐不相上下。


为了打破迷思,我做的第一步就是改变她对内向的自卑心理,因此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在工作时,观察内向与外向的不同表现,找到内向的优势。


第二次来访时,她告诉我她的结论:作为hr主管,性格沉稳、观察力敏锐的内向性格成了加分项。大家很愿意向她倾吐烦恼、调解矛盾,对各部门情况也有深入了解。这让她发现,内向者并不比外向者表现差。


对于她苦恼的约饭、开会,我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技巧是:改变专注点。这个女孩的部分焦虑源于过度关注内向性格的劣势。但当她在社交中专注自己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态度也会比较自然,并对谈话充满好奇、缓解焦虑。


在和领导交流不畅,难以表达方面,我为她提供了社交技巧:专注学习,截取对自己有帮助的咨询,并有技巧的表示感谢。比如可以告诉对方,自己从这场谈话中学到了什么,对方的哪句话给予了帮助,将焦点从主观感受转移到对方的具体动作。这会让沟通更真诚、顺畅。


我还建议她,如果不擅长应对聚会场合,可以考虑晚到或早走,注意自己的“社交电量”。我常把社交消耗比作电池电量,内向与外向的区别不过是对能量的掌控。我建议她总结自己在“能量耗尽”前的一些感受和反应,为自己确定“电量”,避免过度社交带来的消耗与负面情绪。


几次咨询下来,她已经建立了社交上的自信,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


不同职位对于人的个性需求也是不同的,没必要因为自己缺乏某种“好像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心焦。


对于真的很难克服的事情,与其强行改变自己,不如为自己设立合适的尺度。



写在最后 |


从上大学学习心理专业开始,我每年都会花三分之一时间投入公益服务。很遗憾,在协助失业无业人员、留守儿童家庭时,无论第三方经费如何充足,都无法真正解决一个家庭的困境,谁能花三十、五十年帮助他们呢?


比起暂时的援助,我发现一份工作才是这些家庭真正所需。只要家庭成员中一个人找到工作,拿到工资,人们可以迅速获得价值感、力量感,担负起家庭运转的责任,同时增加自我认同。


以下是关于一些常见困惑的建议——



● 如何知道一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价值、兴趣,能力。


价值是你所重视的东西,是人们获得意义的来源。经常换工作,其实就是认为工作缺乏价值。当我们觉得一份工作只是在浪费时间,没什么意义时,自然会对它失去坚持。兴趣是你喜欢做的事情,对于热爱的事情,人们更容易激发热情,表现出色。能力是你掌握的技能,擅长的事物。少了能力,工作难度上升,就很难胜任。



● 选择职业领域时,应该注意什么?


在决定自己即将走上的职业生涯之前,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第二步才是认识我们的工作世界,在这个部分,包括了解该职业所处的领域与分类,它对从业者职业所需特质的要求。


比如,有逻辑、有条理的人适合从事编程工作;口才好、洞察力强的人适合销售。最后,我们要对自己想要从事的领域与自身条件进行匹配,并且在考虑人生其他方面,如婚姻、生育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 为什么我总是在人生选择上做出糟糕的决定?


在我们回顾人生选择时,总是因“当初选择A,导致坏事B”的抉择责备自己,甚至把自己归为失败者。但事实上,我们回忆、叙述一件事的方式是完全主观的,就像从许多事件点中连了一条线,指向最后的结果。


但事实上,我们叙述的方式还有很多选择。试着总结自己“糟糕的一生中”,到底有哪些事并非存在必然联系,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时间梳理人生历程。这是建立自信,寻找自我的重要一环。



● 我从事的职业与我向往的工作毫无关联,还有可能转行吗?


在考虑自己距离“理想工作”有多远时,我们可以考虑这份工作所需的能力中,有哪些是专业能力,又有哪些是可转移能力。


专业能力一般是特定领域、需要专门传授的能力,比如医学知识、焊接技巧,绘画、作曲等能力。而可转移能力是更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从一份工作带走到下一份工作的能力,比如沟通技巧,理解力,策划技巧等。分析出自己目前拥有的可转移能力后,结合理想工作的能力要求补强差异,你会发现它离你没有那么远。



● 十年后的人生太遥远了,我该如何做出规划?


面对未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的焦虑是:十年间的变动这么多,我即使制定了目标,也不一定会达成。这时,我们的思路可参考积极不确定理论。面对变动的世界,我们要“有方向,但不要太肯定”,即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但也要对未来即将出现的种种不确定保持积极态度,不必因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而轻易放弃。



在心理咨询时,我也遇到过很多卡在通往未来道路上痛苦的人。许多人一毕业就被塞到“模具”里烤成成功的蛋糕,很多年后才发现自己想成为的是馒头,于是就遭遇了“中年/青年危机”。我从事这一行业,就是希望能帮助这些人找到一个方向,划清属于他们的起跑线与重点。


我认为一个人的生涯不会因为你不去规划就停止发展,生涯其实是生活职业生命的总和,你不去规划就是放任他发展,没有目标的船,不管航向哪里都是逆风。


我们不可能在一个陌生环境不了解情况就闭着眼睛乱走,例如你去了纽约,一定会先知道自由女神在哪、地铁怎么分布。不是一定要找咨询服务,而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未知的世界中,你可以选择买一份地图,或者找一个向导。


但我常说:不要相信给你答案的任何人,这些人不了解你,也不会为你的选择负责。


我的工作不是给来访者指一条明路。我不是他,无法给他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答案,也无法替他作出决定。我的工作更像剪辑师,而编剧、导演、演员都是来访者自己,我所做的只是把人生中的很多画面重新整理呈现,让人们看到自身的全貌。


如果你像拼好一块拼图般解决了职业生涯中的某些困惑,往往会发现,其他拼图也回归了正轨。


题图:Maria Svarbova



晚祷时刻:

关于人生选择你有什么值得传授给他人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