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南师兄
躬耕于清华的南方都市人,社会学播士、情感心理学砖家,青年人必读的活百科全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怀民亦未寝”又火了,更火的是…… ·  2 天前  
新华社  ·  这些地方太美了!有你的家乡吗? ·  2 天前  
新华社  ·  精彩!开幕式这些亮点不能错过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南师兄

我和这个沉迷“快感”的世界不熟

清南师兄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3 20:12

正文


 / 清南-刘醒省


《中华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叮咯咙咚呛》,《我们穿越吧》,《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秦帝国》……

上面这些,不知诸位看过的,有几个。

而这大概是我近一年来,看过,听过,被许多“有品位”的观众贴上文化标签的综艺及影视作品。

有许多观众表示欣慰,欣慰文化进入主流,在鲜肉横行的综艺圈吹入一阵清风。

当然还有许多带着中国风元素的动漫动画作品;经典电影、故事翻拍;还有渐渐没落的传统艺术传承者意外增加了曝光率。

这似乎如许多文化底蕴深厚或者行业经验丰富的文化界人士所说,呈现出了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厚重的历史和艺术的呼喊和回归的现象。

我没有什么资格评判节目本身好坏,一是年轻又浅薄,无论分析哪一点都超出我的能力之外;二是,一直认为文字与影像,但凡能深深触动一个人,也许都是成功的。

无论如何,上面提到的节目都用心雕琢设置,传达了某种严肃认真的文化诉求,单这一点,也许在商业气息浓厚,速食般产出的影视圈,就已经很难得。

然而这个时代普遍缺乏的耐心,又真的能靠几档节目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焦躁麻木的人群,真的可以被那样厚重的文化历史与蕴藏的情感唤醒吗?

有胜于无,但这样的想法依旧是天真的吧。

也许再也没有比现在更沉迷“快感”的时代


速度上的,享乐上的,灵魂上的。

交通工具的高速,网速,快餐,快递,碎片化快速阅读,速成班,快速拿证……

速食恋爱,经营感情太麻烦下个APP找个看得过眼的for one night。与人交往揣度着能否对自身有所助益,各取所需,泛泛之交,片叶不沾身。谈着业务、金钱、完成任务般的旅行。

对事物的评判在于“是否有用”,对赚更多的钱是否有用,对得到更好的职位是否有用,对经营人脉是否有用。而“有用”的定义,是可以迅速让自己能获得实在的回报。

于是我们看着“干货”,看着“怎样管理时间”“如何写好一篇推文”“从××到××我是如何做的”看着“怎样说话”甚至“如何恋爱”……

生活被无数实用指导的“干货”填充着,懒于思考,懒于用心感受,情感本能似乎都被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答案的搜索引擎取代。点着“收藏”,点着“保存”所有“how to do”的标签。

商人逐的一时之利。赚一笔算一笔,一人上当就是胜利,不需要回头客,发“断子绝孙”的横财。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山寨假冒。


网络聚齐了所有寻求快感、制造快感、交换快感的人。

不负责任的媒体,瞄准激增的流量,打上博人眼球的标题,发布真假来源不定的新闻;

不明真相,或者,也不在乎真相的观众,一拥而上、一目十行之后依靠着自己的加工和删改的理解快速敲击键盘,愤怒、攻击,推波助澜;

热点被制造出来,于是又新的一群人“蹭热点”,点评,反驳,反驳反驳的反驳。

多好,发泄的快感,流量提升的快感,围观着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的快感,被围观的快感,都被满足了。

热点变冷,周末结束,仗义执言或者浑身戾气的我们又风平浪静地回到苍白的现实,等待着新的能激发快感的热点。

就连这样的“文化回归”

也不过是另辟蹊径的“热点”


可我们看着节目,回顾着历史,品味着传统艺术,读着书和诗词,追溯的到底是什么呢?

于我而言,更直观的感受是,似乎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人们总会开始集体“怀旧”。

我想,多半,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走着走着开始害怕往后看,因为只顾着往前走的时候,都忘了背后是不是空无一物,土质疏松。

总是让人欣慰的吧,念旧的人,还爱着深刻的文字,还存有细腻的温情。仿佛从这些“小众”的文化节目中获得某种感动和力量。

可这个时代,我们连怀旧,连表达对更深沉绵长的文化与情感的诉求,都那么焦躁。

诗词大会火了,去微博上做了几道诗词填空,背了几首记忆中的诗,可能一时兴起还买了字帖临摹抄写一番;

看了《见字如面》,笑了,哭了,可能还萌发了要为个什么人一字一句写封信;

看了《朗读者》,听了几段故事,记了几段文字,也许要跟从着把里面的书找出来读一读。

诗抄了几首,选了最满意的拍了照加了滤镜发朋友圈;信写了两段,发现不用键盘,似乎不知该如何遣词造句,也纠结于某个模棱两可的错字,没了兴致;书断断续续边玩手机边看了很久,似乎没有电视里的故事加成,少了些意思。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弹幕上写“觉得不好看的可能也只能看看韩剧和跑男了”,说着主持人或者专家的态度和能力,嘲笑着发前一条弹幕人的智商,叫着“小学生”滚出去;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了一期就去网上浏览相关讯息,留言、点赞,升华意义或者表达对世人浮躁的痛心;

或者,抓住了某个点,去豆瓣洋洋洒洒写篇评论,新媒体编辑也根据各方消息,整合产出相应的显得更有底蕴的文章。我现在,也在干同样的事情。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当然它们的作用可能被我远远低估。

但有时候我想,这些东西,也许就像言语。

言语无非,本就是那样的东西,给真正愿意听的人听,劝诫真的想要悬崖勒马的人。

所以节目激发的兴趣,是本身就有那样渴望的人;

感动的,是本就一直被那样的东西感动的人;

能达成共鸣的,也无非,是精神位于同一层次的人。


文化、文学、艺术,难道不应该是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东西?我不知道需要将它们刻意拎出来宣扬的时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也许哪一天我们不再点名表扬“好人好事”,而觉得那只是平常举动,是普遍行为,就能得到答案了吧。

这是个怎样的时代呢?


似乎,是个焦躁得连思考这样的问题都显得浪费时间的时代。

大概,是真的把这样的问题抽出来放到平常生活中进行讨论,都会被视作矫情的时代。

应该,是科技把很多事情都变得轻易,却让人更加无所适从的时代。

我们急切得不自知,虚荣得不自知,精神怠惰贫瘠到懒得挣扎。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走出去,被人打量评判,永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谁也没有义务和耐心来探听你波澜壮阔的内心。

这是责怪时代吗?

不全是。我们本身就是它的一部分。

这样的思考有意义吗?

所以,我是不是也要端上一碗“鸡汤”,说些有用的“how to do”呢?

看吧,我们又绕了回去。我不行,我连个安身立命的地儿都没有,只妄图在这里找到些快感。


我们没有哪个时刻,会比现在更惶恐。

怀疑着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吃进去的,用着的,甚至惧怕自己的想法也是某个神通广大的站在网络和媒体背后的人潜移默化灌输的。我的头脑,不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样渺小,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永远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手里,我讨厌手无寸铁无从反抗的自己。这就像个懦弱避世到极致的人的,自我开脱。

如果没有答案,那么这样的思考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算我们怀旧,我们看着“文化综艺”,也清楚地明白,回不去。

可还是追溯着什么呢?

歌里诗里的美好光景: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不过,是有温度的人情,更含蓄绵长的爱意,从容而踏实的人心。

而这一切,似乎得交给时间。

因为现在的我们,只能时刻被提醒:

不要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忧国忧民的心。先操心,怎么在北京活下去。

(本文系 清南 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公众号ID:qinghuanandu

回复日期:如 20170402,可查阅最近200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