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小时
又到一年一度的“剁手”节
很多人购物车都装满了宝贝
心情如下
然后按照以往的规律
买买买一时爽
买买买后吃土受不了
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
如何防范“陷阱”?
今天为大家整理一下“双十一”避坑指南,
为了更加安心地“买买买”,
快来看看吧!
陷阱一: 先涨后降,“低”价不低
部分电商平台某些商品在“双十一”促销前先涨价,而在促销当天降价,促销活动名不副实。消费者对于心仪商品,要
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
陷阱二:注意区分“定金”与“订金”
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消费者在支付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
咨询客服关于“定金是否可退”等问题,并保留下单凭证。
陷阱三:赠品虽多,小心藏“猫腻”
消费者在购买下单前,如有附送的赠品,要截图保留商家宣传的活动页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诺发送赠品。
法律早已有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
一般情况下赠品通常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是赠品保修时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陷阱四:慎点红包、链接
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要小心;
拆红包要求输密码的不可信。
陷阱五:谨防低价拼团陷阱
(1)“一元拼大奖”实为抽奖。(2)“低价拼团”其实是为了获取用户隐私信息。(3)虚假拼团链接有些可能带有木马病毒。
陷阱六:电商专供小心被“套路”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但是在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别。
所谓的“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特别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
,这种情况出现较多,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陷阱七:当心冒充商家的诈骗短信
这类短信仿照官方商家说得有模有样,有的甚至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网购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消费者要学会查询官网官方信息,在拨打商家客服电话咨询时,
一定要仔细确认其是否为官方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八:快递诈骗防不胜防
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陷阱九:部分分期消费高利息无提示
消费者需明白
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
。消费者在选择金融分期服务时,要仔细看清条款及具体还款事宜,避免出现问题。
陷阱十:好心帮朋友代付,结果被骗
骗子们会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伪装成你的亲朋好友希望你能帮忙代付。提醒消费者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银,
养成良好的习惯,操作结束后选择“退出”淘宝、支付宝、网银,并关闭浏览器。
密码设置要科学,并尽量避免简单保存在电脑中。
除此之外,
小早也建议大家可以购买以下品类的产品
生活类用品
趁双十一囤点纸巾、保鲜膜这些生活必需品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商家打折力度大,也能参加满减活动。但大家除了要注意保质期,更要想想家里有没有地方囤放。
服装类用品
为了避免冲动购物买到不喜欢的服装,大家可以逛街时先去品牌店里试试,再看网上旗舰店是否有更低折扣。
如果相比实体店价格更低,自己又很喜欢,此刻就是下手好时机啦!
花大价钱买一件自己真心喜欢的衣服、包包,犒劳辛苦赚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