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Talk君
9月17日,
黎巴嫩数千台BP机同时发生滴滴滴的鸣叫声,数秒后开始接二连三的爆炸,时间持续了约一个小时,
爆炸造成9人死亡,超过3000人受伤
,还有数百人生命垂危,其中包含不少儿童。
一瞬间,整个黎巴嫩变成人间炼狱,人们惨叫不断,没被炸伤的人也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黎巴嫩这样的地方发生爆炸,按理说并不奇怪,但这次令人极思细恐的是,
几千台BP机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生爆炸,
这绝不是简单的锂电池爆炸这么简单
。
就这么说吧,现在不管是老的7号电池还是锂电池,都很难发生爆炸,就是三星来了也难,顶多是冒白烟,所以
这
是一次有预谋的恐怖袭击
。
跟据外媒的观点
,
有人在数千台BP机里放入了炸药,通过遥控远程同时引爆。注意,这里说的在BP机里放入炸药,不是指后期放入,而是在生产时就被预先安装上了。
这样的说法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首先,根据路透社的分析,被爆炸毁坏的BP机其格式和背面的贴纸与
台湾省企金阿波罗公司生产的AP924型号BP机一致
。
说到这,咱们先来聊聊BP机,这个非常遥远古老的名词,在中国应该是50岁左右的人才会知道或者见过这种机器,但此次事件中的BP机,还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老古董,我特意研究了一下这台
BP机
。
这台AP924型号BP机使用的是
内置锂电池设计,而非传统7号电池,并且使用USB-C接口充电,
还具备和电脑连接使用传输数据的功能
,可以说是一台更加现代化的BP机。
另外,
这台机器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拆解,外壳是两片塑料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永久固定的
。
也就是说想要快速拆解数千台机器再植入炸药,最后不留痕迹地复原,几乎不可能。
晚些时候“金阿波罗”的董事长许清光公开表示,
这些BP机并不是台湾生产的,而是授权匈牙利Bac Consulting Kft公司生产的贴牌产品,工厂设置在黎巴嫩,从设计到加工都与“金阿波罗”毫无关系
。
如果确实如此,倒也能说得通了,如果幕后黑手混进位于黎巴嫩的工厂,
直接在元件中植入炸弹,再组装出货,这一套流程确实更加有合理性
。
如果不是,那我们只能联想,
这一批BP机,是
金阿波罗
给黎巴嫩真主党的“定制版”
。
但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长期行动,而实施者,大概率就是以
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
。
那有人就问了,为啥黎巴嫩人还用BP机?那是因为自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频繁通过监控手机的方法,寻找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首脑的位置,位置一旦暴露,便会引来杀身之祸。
但BP机就没这个烦恼了,
它只负责接收信号,不发送信号
,这样一来,以色列就没法定位,但万万没想到,看似“安全”的BP机,让真主党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就在各方紧锣密鼓的调查BP机爆炸事件时,又出事儿了。
9月18日,新一轮的电子设备连环爆炸再次发生,在BP机事件中遇难的一名真主党议员的葬礼正在贝鲁特举行。突然,人群中传出了爆炸声,参加葬礼的人顿时四散逃跑。
很快,黎巴嫩北部的数字式对讲机开始接二连三地爆炸,同时,还有一些其它电子产品也在爆炸,比如
车载无线电台、电子锁、笔记本电脑甚至理发店的电动推子都炸了
。
其他电子设备我都能理解,这电动推子到底是怎么引爆的?这玩意它也不联网啊?如果有懂技术的朋友也可以在留言处解答一下。
话说回来,此次电子通讯设备爆炸事件也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由于现代电子产品供应链极其复杂,可能超出了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管能力,面对精密且冷酷的对手,保护这条供应链几乎是不可能的
。
有专家称,此次爆炸事件的规模和伤亡人数在间谍史上前所未有,也使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正如一些国家政府长期以来担忧的那样,这可能是现代社会电子设备和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后最坏情况的现实化。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梅纳德警告说,一些武装组织可能会效仿这种战术。他表示:
“一扇新的大门被打开了,这是一种新的恐怖活动形式。每个人的口袋里,或者孩子手中的设备,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
说实话,
以色列这场袭击,虽然直击要害,伤害打满,但TM实属不要脸。这一行为
完全打破了世界规则,将普通民用级的商品武器化进行无差别攻击,而且还要承受附带伤害
。
当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了,一个小小的BP机都能如此致命,那稍微大点的手机、电脑、打印机,内部空间更大,可操作空间更多,岂不是分分钟要了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