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思想网
爱思想网(曾用名燕南网、天益网),以专业、严谨,原创性和思想性著称的公益学术平台,数百位各科杰出学人的授权专栏是其最大特色。投稿和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爱思想网

日天皇退位前坚持要视察的冲绳,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爱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18-03-30 0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信息超载时代最精粹的华语思想平台 | 点上方蓝字加入

作者:小米桶;来源:“地球知识局” 公众号 (diqiuzhishiju)。爱思想受权发布。

3月27日到3月28日,日本 明仁天皇及皇后 乘坐专机视察冲绳县。对于明年4月即将退位的天皇来说,这也将是他在位期间的 最后一次出巡 了。选择冲绳这个日本领土的边远之地,天皇也许有着自己的考虑



冲绳古称琉球,与中国大海相隔,外交上却与中国至为亲近;它国土最小,主岛面积仅有台湾的三十分之一, 却曾经极为富庶,为东亚海上贸易枢纽。 其旗下商船北至日本,南至马来,终年穿梭不息,宛如一海上强权。


东南亚与东北亚之间的纽带-琉球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一起看看天皇在位期间最后一次强烈要求造访的琉球故国。




贸易王国


若想说清琉球的往事,还得从明朝讲起。


1368年,朱元璋建元称帝时,琉球主岛正分裂为 中山、北山、南山三国 ,相互争斗不断。此三国都希望被中国认可为琉球之主,争相向明朝称臣朝贡。最后, 中山国胜出 ,并在明朝的支持下于1429年征服全岛。


琉球主岛冲绳岛

真是岛小王国多



在此之前, 中山国王巴志 曾于朝贡时请求明朝赐予中国人丁,指导琉球人研习汉学、航海及造船之术,以便来往通商。朱元璋应许其愿,乃迁福州、漳州两地之闽中舟工三十六姓,跨海移居中山国,加速琉球汉化。


这些人均为学者、航海家或造船师 ,社会地位崇高,更在琉球和大明往来频繁后任内外政要职,渐渐成为琉球当地一大士族。


远渡重洋

支援琉球人民的封建主义文化建设




尔后中山国统一三山,明朝遂册封其主巴志为琉球国王,赐姓尚氏,授与国印,往后代代国王均需明朝册封,确立与中国的藩属关系。 汉文化于是开始成为主导该国的风尚。


中山国王巴志


不过明朝对琉球最大的影响,在 贸易方面


早在三山时代,琉球诸国已 各自向明朝朝贡 ,全岛统合后,朝贡的规模和频率更且提升。对明朝而言,朝贡的重点并不在于经济效益,而是在于 彰显国威 ,计较的就只是诸国使者来给大明天子叩头这件事,所以甚少在意贡品的价值。反倒是作为奖赏的回赐,因顾及天朝体面,非得丰厚不可。


海上朝贡贸易


以琉球这类小国来说,送出的贡品一般只是当地土产,得到的回赐则是 绸缎或瓷器 等较珍稀的工艺品,可谓只赚不赔。由此,琉球的朝贡搞得 极为频繁 ,一有借口就发出朝贡使者。《明实录》有云:“(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天朝虽厌其烦,不能却也。”


且除朝贡制度之外, 明朝自十四世纪晚期开始奉行的海禁政策,亦为琉球带来巨大利益。


所谓海禁其实并非全面锁国,而是将海上贸易彻底国营化并高度限制。 所有未得朝廷许可的商船皆以走私论处,且仅有特定的藩属国能与明朝直接通商,比如十分恭顺的琉球。


以前的琉球那霸港看不到了

今天的还看得到



因此琉球成了堂堂大明的 物资进出中转站 。中国的瓷器丝绸由此发往海外,日本的银矿和南洋的药材、香料或蔗糖等急需物料,也必需先舶往琉球,方得门路进入中土。 货物于此岛周转一回,价格随即翻涨 ,为琉球牟得暴利,其主港那霸很快跃升为繁荣的经贸转运站。



守礼之邦


两种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 充实了琉球的国库 ,使之自十五世纪初至十六世纪中国力大增,进入 黄金时代 。琉球四处出兵,把领土最北扩展至 吐噶喇列岛 (距离日本九州岛200多公里),最南至 与那国岛 (距离台湾100多公里)。


也算是幅员辽阔了



在此时期,琉球的商船往北航向日本、朝鲜,往西直达中国,往南则至越南、吕宋、马六甲、苏门达腊、爪哇以及暹罗, 广大的海上贸易网 几乎令人联想到后来的 英国、荷兰、葡萄牙等重商主义国家


沟通四方的琉球群岛



然而琉球自身的资源,实比欧洲列国贫乏甚多,其兴盛主要归功于明朝对海洋的漠视甚至敌意。 明朝几乎是把所有的南方海洋贸易都外包给了琉球国 ,还经常赏赐先进船只帮他们提高海洋贸易水准。


琉球人也没有因为富强而膨胀。 他们非常清楚国运对大明的依赖 ,故每当天朝派来使节团,必举全国之力盛情招待。以至于首都首里有不少建筑是专为中国使节而造。


琉球使节



譬如现今琉球最有名的观光景点之一,是个叫做 守礼门 的中式牌坊,其横匾题以「 守礼之邦 」。守礼二字固然与当地地名首里有谐音之妙,但更直接的意义则指琉球是个 遵守天朝礼数的国家


守礼门



每当中方使节前来册封新即位的琉球国王,国王与官员门皆需在守礼门恭迎册封使,尔后进入宫殿接下皇帝诏书时,国王更要行 三跪九叩 之礼。


进入首里的第一道便是守礼门



琉球首都首里在内战期间本为一座 要塞 ,地处 山势之顶 ,层层坚厚高墙均以硕石砌垒,间以箭楼橹台,是个兵戎气息很重的地方。但隐藏在守礼门这座牌坊背后的王宫第一道城门却叫做 欢会门 ——一个毫不威武的名字,只为表示每每与大明天使相会,琉球臣民均甚欢愉。


要塞



穿过欢会门后,首里王城的防御功能更加明显。内里不是宽敞的大道,而是整片山墙石壁,要 弯向侧旁爬坡而上 ,方至第二道城门。欢会门若遭攻破,此门便是下一个防守地点。


欢会门



但它也有个讨喜的名字,叫做 瑞泉门 ,因为门旁山石之中有一口清澈的泉水。此泉水质特佳,除平日供王城饮用之外,中国使节团来时亦由专人每日运水至 那霸港的使者行馆 明朝使节似乎也钟爱这甜美的瑞泉,故于1523年自中土带来一座 龙头雕刻 ,镶于泉眼,清泉便如仙龙口里吐出,当地谓之 龙樋 (樋在日语意指排水管)


守礼门-欢会门-瑞泉门-首里王城



首里王城北面,尚有一座名叫龙潭的人工湖,亦与明朝有着渊源。


1425年,中山国仍未统合琉球,但已与中国往来甚密。该年明朝遣使至中山国首里,册封其主巴志为中山王。 使者见首里城北 风水颇佳 ,乃劝巴志于此引水造湖,环以花木,谓可益助国运。 巴志信之,即遣官员赴明 研习风水之术,考察中国各地庭园。


首里王城



1427年,官员归还中山国都,掘土城北,导城中瑞泉蓄水成潭,潭中饲养彩鱼,岸边满植花卉,并因该潭形似龙首而命名 龙潭 。造潭挖出之石土则于龙潭西岸叠成一座小山,谓之 安国山


首里城与龙潭



山水建成后两年,巴志果然征服全岛, 更信风水之说 ,对此宝地甚是钟爱。每有天使前来,受赐汉姓的琉球王尚巴志必 于龙潭大设飨宴,并造龙舟邀众使节游湖 ,在舟上饮酒奏乐,观赏岸花。


尚巴志死后,其子孙代代亦皆如此款待中方使者,龙潭也就一直都是岛内最美的名胜之一。


龙潭




日落之殇

这幅繁华景象,自1429年琉球统一开始算起,莫约维持了 150年 左右。这对一个狭小的岛国来说或许已是相当了得的成就,却终究是依靠外力获得的繁荣。


十六世纪后期,中国沿海因 倭寇猖獗 ,严重影响了琉球与明朝的贸易;葡萄牙等殖民帝国亦在南洋扩张势力,打击到琉球在该区域的商贸通道。


欧洲人从南方步步逼近

东南亚被逐步渗透

台湾已经成为新的交界地带



最大的灾难则在 1609年 ,日本 九州的萨摩藩 出兵三千余人、战船百余艘攻打琉球,一个月后即侵入主岛。琉球守军千余人虽有堡垒可守,却不敌 已经购入洋枪的萨摩人 ,节节败退。


九州的萨摩藩

估计很多人直接想起日本幕末四强藩

这是个有名的海军强藩



最后琉球军被逼入王城首里,仗以 坚石高垒 令萨摩军难攻不下。气急败坏的倭人遂于首里市街及那霸港烧杀掠劫,阻断城中粮水, 终迫使守军投降。 琉球王尚宁遭生擒,并被押送至九州 ,自此琉球由萨摩藩直接控制,成为其附庸国。


让我们比较下

首里王城与雅典卫城



宗主国大明对此却 无动于衷 ,万历朝廷得知后的唯一反应仅是将朝贡暂停,毫无东亚大家长的威严。


不过仅仅斥责明廷目光短浅也并不全然正确。此时明朝已经历西南播州之役、西北宁夏之役以及东北壬辰倭乱, 国力耗损巨大


周边的麻烦一个接一个

已经顾不上琉球了

(难道还要用大明水军和日本刚么)



而且此时明朝上下似乎已经在朝鲜战场上意识到了自己的 海军实力不足 (明军在海上倚仗几乎亡国的朝鲜,切断日军补给,陆军才得以推进)。


近若咫尺的朝鲜半岛,明朝的海军就已经不管用了,派兵到汪洋之中的琉球自是更加困难。因此对于琉球王国的覆灭, 明朝或许不只是无心相助,而是根本无力相助才对。




不过令明朝庆幸的是,就在琉球亡国后不久,朝贡团与商船又一如既往地来到了中国。琉球使节只字未提九州萨摩藩的侵略, 让天朝能够很方便地无视此事,假装天下太平。


这个留给酋长做



殊不知自此开始, 琉球国王已经失去实权,是萨摩藩主手中的一个傀儡。 琉球重臣均由萨摩藩任命,连王储亦需萨摩点选,接着再等明朝给予形式上的册封。


此外, 如无萨摩允许,琉球不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擅自贸易 ,亦不可与萨摩以外的日本他藩通商,且年年需 向萨摩进贡 ,只是这次可没有慷慨的回赐了。


就这样,萨摩藩实际掌控了琉球,却为了与中国的贸易利益而准许琉球 保留独立的假象 ,持续270年之久。


萨摩藩主



至于岛上居民的生活,则受日本文化影响甚大,愈多民众以日式姓氏自称,习俗也愈似日人。 只有当中国使节来访时,人们才会匆忙换下平常穿的和服 ,收起写着日文假名的商铺招牌,隐藏铸有日皇年号的宽永通宝,待天朝上使于龙潭宣旨完毕还朝,旋复拿出使用。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不再顾忌中国颜面, 遂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易名冲绳县。 琉球人开始面临高压的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 被日本人当作二等公民。


其巅峰,在一甲子后的二战尾声。时美军登陆冲绳主岛,守岛日军迎战时便用刺刀抵着琉球人,逼其步于皇军之前, 以为肉盾 。待至日军战败在即,又逼迫剩下的岛民跳崖殉国,不从者皆遭枪决。


如今的局面



来到今日的琉球,已是个遍布美军基地的日本县。 其语言文化被日本人洗刷殆尽,古迹建筑亦被美国人轰炸一空。那霸市虽仍有一座叫做首里城的城堡,但实乃1992年重建的膺品,一砖一瓦皆非旧物,就连城边龙潭的树木造景都已炸失原貌。


遍布美军基地



唯一一件保持原样的东西,仅仅是那镶嵌在瑞泉门旁石壁上, 由明朝天使带来的龙头形石雕,依然潺潺吐出清泉。 洞然的龙口似乎在评说着琉球兴衰与天朝对待海洋的态度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龙樋悠悠地见证着历史





文章授权丨商务合作

请加微信同电话:13520537424

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