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审判研究
推送司法审判信息资讯,探讨法律适用实务问题,汇集全国各地法律人专业智慧,致力于专业原创作品的分享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谷歌工程师吃个午饭回来发现被裁员...科技大 ... ·  6 天前  
天同诉讼圈  ·  尹庆律师承办案件荣获LegalOne ... ·  1 周前  
Kevin在纽约  ·  #三只羊被罚款没收违法所得6894.91万#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审判研究

What’s Next,就让我们把握!

审判研究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8-08 21:18

正文


让法官更懂律师 让律师更懂法官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姚望 江苏拙正律师事务所


这是一个值得凌晨4:30挣扎着起床,从苏州的家驱车狂奔158公里,然后在杭州会议酒店的地下停车场吃完一个被沪甬高速的夏日骄阳一路加热的瘦身三明治,继而在人头攒动的会场翘首以盼醍醐灌顶之甘霖的盛会。

2017年7月28日,在浙江省高院、江干区政府等单位指导下,“法律+科技”领军者峰会在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之都,杭州市江干区万豪酒店举办。我有幸得到主办方的邀请,近距离聆听了理查德•萨斯金教授(Richard Susskind)这样的“法律未来学”大咖的真知灼见。

然而,什么是人工智能或者信息技术能为法律职业提供的呢?

主旨演讲人萨斯金讲了他的故事。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代,他便对当时方兴未艾的电脑技术感兴趣,并在1986到1988年间,与友人一起,用“决策树”的方法,编制了一套分析判断普通法上不同的诉因(causes of actions)的诉讼时效问题的程序(或者说,是个“数据库”?)。

这套程序把律师10个小时的判例检索工作量,缩短为10分钟。只是那个时期,一方面,开发这样的程序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律师界以计时收费为主,并没有动力进行效率方面的革新。

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革新并没有止步。

1997年,代号“深蓝”的IBM电脑战胜了俄罗斯国际象棋圣手卡斯帕诺罗夫。

萨斯金教授在演说中这样评述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此之前,科学界一直在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试图让机器模仿人类的思维和判断力,比如高级棋手的对弈策略,但伟大的棋手都会宣称自己的策略中有无法被复制的部分,有天赋、直觉的成分……”

萨斯金教授认为,“深蓝”之所以能够战胜人类棋手并不在于它能“像人一样思考”,而在于它每秒能够计算200万步棋,而最优秀人类棋手,也至多能够计算100步

“相对于人,机器更善于应对不确定性”,萨斯金教授这样说,“有人会问,机器如何能像人一样作出判断呢?这个问题并不好。真正值得问的是,人们为什么需要专业人士作出的判断呢?”

社会公众之所以需要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作出判断,就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是萨斯金教授演讲中的亮点。他重估和解构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而将问题聚焦在“机器的优势”上,即电脑目前并不能像人一样思维和判断,但是其强大的计算、储存能力可以飞速处理各种数据,从而减少专业人士作判断时的各种不确定性,这一点,与专业人士服务社会的方式是一致的。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法律职业的结合点得以明确。

其后,萨斯金教授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在辅助法律职业方面的尝试和发展。2007年,英国通过《法律服务法》,允许非律师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冲击了法律服务市场。现在,一些国际大型律所都有自己的分析系统,帮助分析非常复杂的数据、梳理大量的信息。JP摩根研发的投行领域法规、政策影响分析软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律师需要花费36万小时的工作量,从而帮助客户省下上百万美元

IBM Watson Legal的联合创始人、首席专家Brian Khun、美国第一个“律师机器人”ROSS创始人Andrew Arruda汤姆森路透社法律集团市场信息部总监David Curle、Neota Logic亚太区总裁Julian Ueberang等法律科技服务业的先行者,也都亲临现场,或通过远程视频技术介绍了各自企业专长领域和业绩。

其中,Neota Logic为澳大利亚的某建设工程案件提供服务的事例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涉案企业认为当地知名律师收费过于高昂,在Neota Logic认知科技的帮助下,企业法务学习,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赢得了诉讼。

峰会其他的信息已多见诸报端和审判研究、法影斑斓等微信号,本文不再赘述。下面谈谈我作为一个前法官,现实习律师在参加盛会后的思考:法律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联姻”,会给我们的法律服务业带来什么呢?

1 . 如同英美一样,我国可能会出现一批法律信息、科技服务公司,与律师事务所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交叉发展的格局

这些法律服务公司与多个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将律师助理、实习律师、青年律师作为兼职员工,为企业处理诸如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容易类型化和定型化的法律服务。这是一种多赢的局面:欠缺经验的法律新手们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将枯坐律所电脑前浪费的时间,转化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得到额外的收入以补贴自己的生活;律师事务所可以让自己的新兵得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客户企业可以得到来自法律服务公司的专业化服务,降低了沟通成本。因为公司相对于律师事务所,在市场推广、品牌营销和提供标准化服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服务中发现了“疑难杂症”,法律服务公司又可以推送给大咖律师们。这样,对律所而言,可以起到市场导入作用。

2 . 法律垂直领域的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

在很多专业领域或许会产生诸如“有机化学工程法律信息服务”的专门性企业,沟通整合客户公司法务、专业技术人员,与律师实现无缝对接,为诉讼律师更好的“提供弹药”,为非诉项目更充分的提供背景知识和信息,从而让法律服务业更加精准、高效。

3 . 社会资本进入

在我国目前的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下,成立律所、成为律师或合伙人都有严格的准入和资格限制,是“法律人”的内循环。社会资本不易进入,外资恐怕更难。法律信息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股权结构上的灵活性,吸引风投、创投资本,也许会改变整个法律服务业的样貌。

最后,应该还会有一种影响,就是人对人的影响,是IT工科男和各种理工科男女与法律人的碰撞,一种不那么容易对之加以理性分析的影响,于是忍不住要祭出一点情怀……

会场上,年轻的工作人员的T恤上写着:“未来已来”。

这样的话语似曾相识,甚至带来一些怀旧的感动。

1990年代,当笔者还是一个中学生时,电视上尼葛洛庞帝这样的未来学家和“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样的强势话语带着走向新千年的气势滚滚而来;耳边仿佛又飘过朴树“轻松一下,WINDOWS98”的歌声和中考结束后的人生第一台电脑开机时的撩动少年心气的阵阵嗡鸣声。

电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总是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感。笔者认为,一直以严肃、刻板甚至略显沉闷的面貌面向国人的法律职业,正是缺少了这点灵动、奔放、富于创造性的“少年心气”。

诚然,也许正如萨斯金教授所言,技术之于法律,“其短期的作用被高估了,但长期的价值被低估了”。也许“法律+科技”企业近期的发展还要经历各种波折,但是,也正如一位浙大工科男,百事通公司CEO冯子豪先生在7月28日中午掷地有声的发言:在物质丰饶后,我国人民将更加追求有尊严的生活,而法律,就代表有尊严的生活;“法律+”则代表着人们在各个领域有尊严的生活

身为一个15年来学习法律并以之业的人,我觉得,这位企业家如此的理念与《法学阶梯》序言中“法律是关于让每个人得到他应得部分的那种坚定而恒久的信念”是相通的。

当工科男与法律人心灵相通,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最后,借用1999年萧亚轩的第一张专辑中一首流传度不高但很好听的歌曲what’s next来结束本文:“what’s next,不要说;what’s next,让我把握。 ”


核对:焦文 璐蔓 

              

选取关键词 跳转阅读推荐内容

智慧法院征文  民商程序资料  公司主题

民间借贷    建设工程    婚姻家事

李双庆 房屋土地 九章说 审判研究





汇聚专业人的智慧|分享法律圈的话题

办庭上的那些案子|读掌中的审判研究

投稿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提示:以上内容,微信群和朋友圈随意转发。其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审判研究原创作品。回复APP下载安卓审判研究APP,支持自定义关键词检索历史内容。提出建议和惠赐作品,发送邮件或者添加微信号:L360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