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丨视觉中国
特斯拉 FSD 入华了,但又还未完全进入。
2 月 24 日晚间,彭博社报道称特斯拉公司正在为中国客户准备一个软件更新,后者即将在中国部署 FSD 功能(
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售价为 6.4 万元
)。次日,特斯拉中国发布一则资讯,表示开始分批推送 2024.45.32.12 软件更新,升级城市道路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面向的是定购了 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
两个信息中都提及将升级“识别交通信号灯、进行转弯动作、处理车道和速度的变化,根据速度和路线自动进行变道工作”等功能,“特斯拉 FSD 入华”成为话题中心。
对比美国的 FSD 功能,此次特斯拉推送软件更新的功能并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而仅仅是基于 EAP 功能(
Enhanced AutoPilot,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售价 3.2 万元
)的优化。
也就是说,即使都在说 FSD 功能即将上线,但上线的仅是“阉割版”,而非马斯克口中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比人类司机安全 10 倍的 FSD 自动驾驶功能。
完全形态的 FSD 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有哪些不确定性
“没有中国数据,不要期待太高。”对于已经推送的 FSD 功能,一名智驾方案厂商的高管直言。无法实地收集道路数据进行训练,是特斯拉 FSD 难以真正落地部署的瓶颈。
FSD 在中美数据合规问题上面临两难困境。“中国不允许特斯拉将训练数据转移到境外,而美国政府又限制特斯拉在中国进行训练”,马斯克在2024 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说道。这是近乎死结状态。
FSD 自采用 “端到端”技术架构后(
一端输入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另一端直接输出控制结果
),数据驱动变得尤为关键,需要大量用户实际驾驶的真实数据进行训练,模型才能够主动学习人类的驾驶习惯。
但问题是,目前特斯拉很难收集中国的道路数据,在各项合规工作没有到位前,其只能通过工程车在限定区域进行部分道路进行数据采集。也就是说,即便其在中国一年卖出了近 66 万辆车(2024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其本地数据量也是堪忧。
马斯克表示现阶段只能在互联网上找一些中国道路的视频给 FSD 先训练,但这种数据质量始终和实地采集的道路数据难以比拟。不仅如此,中国的交通法规和道路环境与美国差异较大,诸如公交专用道、导流岛、待行区等特殊区域都是中国道路特殊场景。
马斯克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就曾透露,FSD 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公交专用道。“在中国,一天当中有好几个小时是规定了公交车道的使用时间,如果你不小心在错误的时间驶入了公交车道,就会立刻收到一张罚单。”马斯克说道。
对交规难以理解是一方面,中国道路中的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交通参与者进一步增加了交通复杂性,对FSD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涉及的是安全性问题,而这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的支撑。
为了推进 FSD 在符合监管条件下在国内进行部署,特斯拉此前一直在寻求规避一些敏感问题,例如在中国部署数据中心,将数据地图数据服务商将更换为百度地图等。但要满足中美两地的监管需求,特斯拉还需寻求更多解决路径。
另外,算力也是一大瓶颈。特斯拉在海外建了Cortex 超级计算集群用于训练 FSD,拥有约 10 万颗英伟达 H100 和 H200 芯片,是算力规模最大的车企,但这不能用于国内数据训练。
由于国际政策影响,特斯拉也在试图解决中国算力瓶颈问题,有消息称其可能在中国租赁或建算力中心训练 FSD,但这个训练中心的算力能否满足中国庞大的数据训练需求,还未能得知。
FSD 入华,谁急了?
即使不是 FSD 的完全形态却依旧先行推送,特斯拉是真急了。
特斯拉销量已经陷入增长瓶颈。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 2024 年共交付 178.9 万辆新车,相较于 2023 年(180.86万辆)同比下降 1.1%,是特斯拉新车销售十年来首次下跌,两款走量车型 Model 3/Y 已经出现销量疲软的态势。
特斯拉近五年交付量表现,2024 年出现了下滑
中国汽车市场上,围绕 Model 3/Y 目标市场出击的车型不在少数,去年爆款车型小米 SU7 闯进的特斯拉的 Model 3 的市场区间,Model Y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八方迎敌的状态,包括乐道 L60、智己LS6、阿维塔 07、极氪 7X、智界 R7 等皆是直击 Model Y 价格区间。
市场竞对增多削弱了特斯拉产品的竞争力,再加上特斯拉在近十年里一直依赖 Model 3/Y 两款车型(2016 年上市 Model 3,2023 年推出改款;2019 年发布的 Model Y, 2025年 1 月推出改款),而更低价的新品 Model 2/Q 一直未推,进一步影响了交付表现。
特斯拉交付乏力的情况将更加严峻。开年以来,以比亚迪、长安等车企为首,国内已有多家车企和供应商在推动“智驾平权”,高阶智驾能力(具备高速NOA、自动泊车,以及部分城市 NOA 功能)已经逐步下放至 8 万级别的车型。
当高阶智驾逐渐成为国产车型的标配,特斯拉还需额外支付 6.4 万元购买智驾套件进一步丧失吸引力,不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的 Model 3/Y 两款车型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被削弱。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亟需 FSD 撑起腰杆。即使是阉割版本,特斯拉也不得不先妥协,以免错失市场的机遇;毕竟大中华区一直是特斯拉的核心销量来源。
反观国内车企,对于FSD入华并未过于担忧。从公开言论来看,各家车企的态度不外乎两种:一是支持引进,希望借特斯拉之力进行智驾推广和教育;二是等待特斯拉进场,在国内道路场景一较高下。
何小鹏曾公开表示,特斯拉FSD技术如果进入中国,将对包括小鹏汽车、华为在内的智能驾驶公司产生正面影响。
国内车企与 FSD 的同场竞技还未能实现,阉割版的 FSD 的入华也只是给已购入 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用户的一个交代而已,这少数用户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掀起多大水花。
说到底,这是特斯拉的一次豪赌。尽管“FSD 入华”极具话题效应,但着急将一个尚且不成熟的 FSD 版本在中国市场推出,最终反而会影响特斯拉的口碑。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