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打游戏,偏爱捣鼓计算机。2008年,施鹏程跟着同学,一起加入了淘宝的创业大军,从经营家居服类目开始,专研运营玩法,逐渐在多个类目打下TOP级爆款。
跟许多商家一样,靠着一股冲劲,他成为电商风口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据施鹏程回忆,当时很多商家一夜卖爆,年销几千万,但依然对运营摸不着头脑,会在论坛和群里互相交流经验,自己作为商家也常在淘宝大学(现淘宝教育)学习相关课程。
2011年,在授课讲师的推荐下,他凭借对经营方法的总结和提炼,顺利成为了当年的认证讲师,从此站上讲台,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坑,传递给更多的商家。
淘宝教育对话认证讲师 施鹏程 ,聊聊从商家学员到讲师的历程,以及对新入淘商家的运营建议,以下是访谈节选:
-走进淘宝-
“也曾是‘不务正业’搞电商的创业者”
淘宝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淘宝,从事电商?
施鹏程 :我从小偏爱计算机,喜欢打游戏,喜欢跟软件、网络打交道。当时我有个同学开始做淘宝,我觉得这个事也特别适合我,2008年加入了淘宝的创业大军。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做淘宝要交保证金,连1000块钱都拿不出来。从服装市场拿货倒卖,运营了一个月左右,才凑齐了这笔钱,把保证金缴上。
当时圈子里一位商家调侃:“刚开始做电商,奶奶听说他在做淘宝,认为在网上搞诈骗”,当时做电商是充满了质疑的,叫不务正业。什么叫‘务正业’?就是找个固定工作上班,所以我们很多人是在质疑声当中前进的。
淘宝教育:刚接触淘宝,做什么类目?面临哪些挑战?
施鹏程 :我从2011年开始做家居服,一直到2018年,前后做了六七家店,比较好的店铺基本上在年销两三千万的水平。2018年之后,开始以合伙人的身份经营家电类目。
因为我偏营销和运营出身,这一路过来最大的挑战在供应链上。
我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晚上,是在供应商工厂过的节。当时一款产品,初八回来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冲到行业前三。我开车六百多公里到供应商那里,第二天一早,去各个加工厂去催货、赶货。
淘宝教育:在不擅长的板块吃了哪些亏?
施鹏程 :2017年是我经营家居服类目的最后一个年头,那年其实是被物流坑了。因为深耕产业带货品的商家,更注重货品性价比,就会想尽办法优化成本。当时我们对物流费用的谈判压价其实是非常重的,想把省下来的成本,从而变成货品的价格竞争力。
但是物流的服务商也会想办法节约成本,比如货物扫描上传平台后,如果物流车没有装满,当天不发。久而久之,会影响正常履约,可能当时促发了平台规则,最后导致店铺最优秀的爆款死掉了。
爆款都有一定的备货深度,销量下来之后,几天不流转,仓库马上就满了。因为面料采购和生产是前置的,当时考虑到现金流转,在多个平台去做倾销式的快速出货,一轮下来亏了200来万,心理其实是很失落的。
-讲师生涯-
“从学员到讲师,13年里把青春献给讲台”
淘宝教育:为什么会从商家成为一名讲师?
施鹏程 :因为负责店铺运营,就有学习的需求,所以最早我也是淘宝大学(现淘宝教育)的学员。
在上课过程当中,我认识了几位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在2011年的时候,老师推荐我参加当时淘宝大学的课程赛马,通过比拼后顺利地成为了一名讲师。在课程赛马里,我遇到了单隆庆老师(原淘宝大学讲师),他帮我找出了很多问题,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如何去适应讲台,怎么能把内容更好的传递给商家。
在这种分享的过程当中,组成了我在淘教的这十几年的讲师生涯。
淘宝教育:很好奇,你为什么给自己取名“老草”?
施鹏程 :我是2011年加入的淘宝教育,那时候刚刚20出头,传统企业还没有完全拥抱电商,希望自己显得老成一点,就取了这个名字。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从小草熬成了老草,从假老草熬成了真老草,把青春已经献给淘宝教育了。
淘宝教育:成为讲师之后,是如何走进商家、帮助商家的?
施鹏程 :第一,我们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商家来的,所以其实学员的痛点,也就是我们踩过的坑,我们把运营当中的感悟、思考、经验进行总结分享给商家。
第二,在教学相长中成长和反哺,我们跟学员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这样能够更好的洞察商家难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
淘宝教育:自己最擅长的课程板块是什么?
施鹏程 :我打磨的课程主要在爆款维度。这些年,其实大家对于什么是爆款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从 产品角度 看,在所有信息高度趋同的时候,同一群人他们选择的商品会高度雷同,这就是爆款,它来源于消费者的选择。
从 运营角度 看,爆款是带来更多流量收益的链接,这点一直都没有变,所以不论是店铺的哪个阶段,都少不了打造爆款这一环。
淘宝教育:从商家学员成为讲师,你认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施鹏程 :在讲师圈子里,遇到了很多牛人,大家有各自擅长的板块,都是从实战当中摸爬滚打的一群人,大家聚在一起,亦师亦友。
成为讲师,首先需要具备实操能力,得有“好生意”才能站上讲台;其次是分享的精神,把经验方法提炼出来,以开放的心态交流学习;最后是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让学员能学得会,让更多商家收获成长。
-我的课堂-
“从需求出发,助力商家成长”
淘宝教育:对自己的的第一堂课,还有印象吗?
施鹏程 :记得在2011年的杭州,当时上课在百瑞大酒店,当时很多学员,是踩着那个时代的风口上来的商家,比如童装做到4皇冠店铺。
课上我跟学员分享,在流量上踩过的坑,收到的反馈很好,因为我踩过的坑,是他们即将或是正在面对的,让我感受到了分享的价值。
淘宝教育:跟过去相比,当下学员的需求有哪些变化?
施鹏程 :在市场竞争还没有白热化的时候,大家对流量板块的知识需求是,有哪些行动点可以争取流量。现在竞争越来越强了,大家都想着怎样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所以对流量的精准度,成本的控制,以及多样化的流量需求会有区别。
淘宝教育:现阶段在运营上,商家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
施鹏程 :首先,商家需要关注平台流量结构的变化,以前更多是搜索流量,关注好关键词,如何引导用户进店就可以了,后来陆续有了推荐流量、逛逛、短视频内容、微详情、直播等等。
其次,以前是聚焦渠道,现在要关注好目标人群,因为用户触达商品的方式有多种渠道,不同的流量来源,需要聚焦的点不一样。哪个场景做拉新、追投、触达,哪个留存的成本更低,根据目标用户的偏好来,找到最优路径。
淘宝教育:新店第一步就是打造小爆款,有哪些步骤和思路?
施鹏程 :爆款在点击率、收藏加购率、转化率上的表现一定是好的,并且能满足一定的用户基数。概括来看,可以简单分为三步:
第一步, 赋予商品精准匹配的标签 。无论是免费还是付费流量,系统需要知道商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才能精准推荐。我们在运营爆款的时候,需要抢时间,等到同行的爆款已经卖了两三千件了,你刚把标签打准,就处于劣势。
第二步, 占领市场先机 ,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触达,把新客从A(认知)转变为I(兴趣)人群,最大规模进行目标人群的累积。
第三步, 在用户的需求释放的时机 ,比如大促、比如会员日等等,找到最优的渠道,精准触达用户进行成交。
淘宝教育:能否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何提升人群运营的效率。
施鹏程 :举个例子,商家全店在一定周期内,有15万名访客,但70%以上的成交,来自于浏览10次以上的访客,但这部分人群只占比15%,商家要做的就是,提升10次以上进店人群的比例。
如何让看过2次、3次,甚至是5次的用户,提升到10次?过去流量成本低,商家就是砸钱投放,现在我们就通过工具和方法,教商家怎么筛选人群,怎么建立投放计划,能做到效率最大化。
但我经常跟学员说,学习的并不是标准化的SOP,而是我们通过SOP帮助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商家建议-
“现在做电商,找到突围点才能从0到1”
淘宝教育:很多人说做淘宝很难,你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施鹏程 :今天做淘宝的难点,是很多比你早入局的人,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程度,积累了一定的壁垒,所以新商家在做的时候,会比过去要难很多。
举个例子,过去大家都是小学生,打架拼的是运气,今天我吃的饱、发挥好,就赢了。但今天你是小学生,别人是大学生,你打不过了,所以差距在这儿。
淘宝教育:很多新商家会说,我销量不好,是因为平台不给我流量。
施鹏程 :实际上平台还是鼓励中小商家的。因为中小商家的创业者,创造力真很强。平台平台在流量分配规则上,对中小商家是有扶持的,是有一部分流量给到新品的。
做电商不久的这些商家,会说“我的产品很好,但是不给我流量”,他说货品质量、工艺、甚至商品的包装。但店铺的商品应该叫宝贝,宝贝不单指那件货,还包括图片视觉、销量权重、买家评价、商品标签等等,所以千万不要只关注商品的工艺和货品。
新商家盲目去指望平台把流量给你,这是不客观的。而应该去想平台给的流量,我为什么竞争不过大卖家?有什么样的优势是我可以发挥出来的?比如更细分的品类、更聚焦的市场和人群、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以及细分的流量渠道。
淘宝教育:新商从0到1,你有哪些建议?
施鹏程 :很多新商家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货盘相似度非常高,但在货盘的基础上,你的突围点是什么?
内容种草能力?模特视觉图?营销渠道?成本控制?同行不足的短板,你能更强,你就迈出了从0到1的第一步。
做电商就是信息差 ,我有,你没有,你有,我比你强,可以体现在很多个方面。
比如你有个大姑,家里开工厂,你以为大姑只会把货给你卖,后来你发现你大姑把货给了几十个人去卖,那谈不上优势,但如果你能更低成本拿货,那就构成了优势。再比如,我们之前做家居服,素材的同质化非常高,但一个潮汕商家,他店铺模特拍出来的素材,点击率就是高,这也是他突出重围的要素。
所以新商家、尤其是产业带的商家要突围,一定想清楚你跟其他也在工厂拿货的人,有没有独特的优势,这点非常关键。